徐宗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徐宗實(1344—1406),號靜齋,浙江黃巖縣(今黃巖區)焦坑石櫃岙人。少時與弟宗茂師從永嘉史伯浚,人稱「東甌後二徐」。元末厭世不仕。明洪武十五年(1382)應薦入朝,慷慨議論,皆中時宜,授司風紀官,以草茅愚賤相辭;再授銅陵(今安徽)主簿,因請迎母就養,忤旨謫為淮陽驛官。時功臣之子胡璉選為附馬都尉,延請宗實為師。胡璉設座南面中堂,置師座西階。[1]
人物簡介
徐宗實(1344—1406),號靜齋,浙江黃巖縣(今黃巖區)焦坑石櫃岙人。少時與弟宗茂師從永嘉史伯浚,人稱「東甌後二徐」。元末厭世不仕。明洪武十五年(1382)應薦入朝,慷慨議論,皆中時宜,授司風紀官,以草茅愚賤相辭;再授銅陵(今安徽)主簿,因請迎母就養,忤旨謫為淮陽驛官。時功臣之子胡璉選為附馬都尉,延請宗實為師。胡璉設座南面中堂,置師座西階。徐說:「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豈以我一布衣而詘師道哉。」遂手引附馬於下,自己端坐中堂授課,教育三事大義,不可富貴驕人,使胡璉一改綺紈習氣。帝大喜,召見獎諭。洪武末,任蘇州通判,奏發20萬石糧賑饑荒,徵集民夫修築堤壩。役部使者以「妨農勞民」為由,反對征工。下令,有田者須負擔費用,限期當年完工。工部向蘇州府征銅數千斤,宗實派兵敲碎寺廟銅佛充數,舉朝驚動。 建文二年(1400),升兵部右侍郎,上疏移整風俗、裁定賦稅、開政教、塞異端、進賢退不肖等十事。浙西府庫被焚,府官逮隔壁寺院僧人,逼其招供縱火。宗實見庫內貯桐油,知僧人無罪,取桐油放烈日下,果然自己燒死。三年,燕王朱棣舉兵南下,奉命至兩浙招兵。次年六月,南京陷落,遂隱居故里。永樂三年(1405),朱棣大殺建文舊臣,十二月,被逮上路,次年一月卒於途中,終年62歲。著有《靜齋集》。
史籍記載
《明史》——列傳第二十五
徐宗實,名垕,以字行,黃岩人。少穎悟。篤於學。洪武中,被薦,除銅陵簿。請告迎養,忤帝意,謫戍淮陰驛。會東川侯胡海子觀選尚主,帝為觀擇師,難其人,以命宗實。中使援他府例,置駙馬位中堂南向,而布師席於西階上東向。宗實手引駙馬位使下,然後為說書。左右大驚,相顧以目。帝聞而嘉之,召宗實慰勞數四。
洪武末,授蘇州通判。奏發官粟二十萬石以活饑民。春水暴,齧堤,倡議修築,吳人皆以為便。請旌元節婦王氏,禮部以前朝事,不當允。宗實言:「武王封比干墓,獨非前朝事乎!」遂得旌。建文二年,超擢兵部右侍郎。坐事貶官,尋復職。燕事急,使兩浙招義勇。成祖即位,疏乞歸。逾二年,以事被逮,道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