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譯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於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185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法律學校,在司法部任職。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學習班(次年改建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1863年辭去司法部職務,獻身音樂事業。1865年畢業後,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作,第一批作品問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事創作。1878-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揮《6號悲愴交響曲》首次演出後不久即去世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jpg
出生 1840年5月7日
維亞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
逝世 1893年11月6日
國籍 俄羅斯
別名 柴科夫斯基
職業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知名於 悲愴交響曲、四部協奏曲、芭蕾舞《天鵝湖》

目錄

目錄

1、人物生平

2、音樂作品

3、音樂風格

4、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中國樂迷親切稱之為"老柴",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也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優秀作品與其一生的情感經歷密不可分。他的曲子織體飽滿,旋律優美,情感豐富。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維亞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莊。父親是一位礦業工程師,1848年遷家至聖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聖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並選修音樂課。師從Т.И.菲利波夫學習鋼琴。1859年從法律學校畢業,進入司法部任職,同時鑽研音樂。


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的音樂班學習。1862年在音樂學習班的基礎上成立了俄國第1所高等音樂學校──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列寧格勒音樂學院),柴科夫斯基成為該校第1批學生,在Н.И.扎連芭指導下學習和聲與復調,在А.Г.魯賓斯坦的指導下學習配器和作曲。由於司法部的職務與學習音樂之間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幾經考慮,於1863年毅然辭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獻身於音樂事業。


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作品為康塔塔《歡樂頌》(J.C.F.席勒詩),獲得銀牌獎。同年應Н.Г.魯賓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來到莫斯科,任教於新成立的莫斯科音樂學院,並開始了緊張的創作活動。約10年時間,柴科夫斯基寫下了許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響曲鋼琴協奏曲、歌劇、舞劇、管弦樂序曲、室內重奏等。由於教學任務繁重,柴科夫斯基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創作而苦惱。但為了經濟來源,他又不得不繼續擔任教學工作。前蘇聯為紀念柴可夫斯基,將曾任教的莫斯科音樂學院更名為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結婚。這是一個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殺威脅),柴科夫斯基為此極為痛苦,想自殺跳河卻未能成功,不久即離異。創作與教學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帶來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負擔沉重。

1876年,柴科夫斯基與梅克(Nadezhda von Meck)夫人建立了通訊友誼,這給柴科夫斯基以極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頗有文化教養的富孀,非常喜愛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兩人在頻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梅克夫人從1877年開始,每年給予柴科夫斯基以優厚的經濟資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辭去音樂學院的教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創作。

從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間,是柴科夫斯基在創作上獲得輝煌成就的時期。他的第4、第5、第6交響曲以及標題交響曲《曼弗雷德》,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瑪捷帕》、《黑桃皇后》、《伊奧蘭特》,舞劇《睡美人》、《胡桃鉗》、《天鵝湖》以及《小提琴協奏曲》、《意大利隨想曲》、《1812序曲》以及許多浪漫曲等,都是這一時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歐旅行,並於1891年赴美國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

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國劍橋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10月28日在聖彼得堡親自指揮其《第六交響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於霍亂症逝世(另一說是被逼服用砒霜自殺而死)。或許是因為其同性戀的身份不被當局接受。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處於沙皇專制制度腐朽沒落的時期。他熱愛祖國,關心俄國人民的命運,但他又看不到俄國社會的出路。他從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國政治的黑暗與腐敗,但他的政治態度卻又是保守的王朝擁護者。這種無法克服的矛盾不斷促使柴科夫斯基對祖國的前途、社會的出路、人生的意義進行深刻的思考,並把這種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創作中去。這可以說是柴科夫斯基創作上的基本思想傾向。

柴科夫斯基雖不直接選取現實的政治生活、社會衝突等作為自己創作的題材,但卻通過自己對於時代悲劇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對光明理想的追求、對生活意義的理解。

從創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創作傾向於表現對光明歡樂的追求和信心,後期則更傾向於表現深入的悲劇性。

他在交響曲、歌劇、芭蕾舞劇、協奏曲、音樂會序曲、室內樂以及聲樂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音樂作品

柴可夫斯基生於1840年,在距離莫斯科1000公里的votkinsk小鎮度過童年,在他年幼的時候,有一次他彈完鋼琴後一直在哭泣,然後大聲嚷道:有音樂,有音樂!但周圍根本沒有音樂響起,他指着自己的頭說:遠離我!遠離我!在這裡。後來的事實證明,音樂並沒有遠離柴可夫斯基,甚至他自己後來放棄公務員的職位,進行音樂的創作,之所以喜歡柴可夫斯基,是因為第一柴式悲劇的張力十分吸引人,第二點是因為柴式的音樂是一直基礎的美,即使不懂復調和聲照樣可以欣賞柴式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10歲的時候進入聖彼得堡的法學院就讀,他學習了9年,這裡有嚴格的紀律。他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寫音樂,在這裡還不懂音樂理論的他,留下了一首我的天才,我的天使,我的朋友的浪漫曲。

1874年,他完成了第一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來看望尼古拉·魯賓斯坦的時候,他彈奏了這首協奏曲,並希望得到他的建議。柴式回憶道:"我彈奏了第一樂章,沒有一個字,沒有一點評論。那是多麼的愚蠢和不能容忍,一個人為他的朋友準備了食物,他的朋友吃了,但沒有說一句話,說點什麼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即使不表揚,請發表點意見。我增強自己的耐心,一直彈奏到最後。沉默了許久之後,他終於開口評價整個協奏曲,他覺得這首協奏曲完全沒有價值,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見",柴可夫斯基說:"我不會修改任何一個音符!",然後義憤填膺的走人。

之後柴可夫斯基把這首協奏曲獻給了漢斯·馮·比洛,比洛去美國的時候,帶上了這首協奏曲,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首演,之後的一個月又在俄國上演,尼古拉·魯賓斯坦最終改變了自己的看法,這首協奏曲成為音樂會上的熱門曲目。基辛說他自己經常用柴一鋼協來試鋼琴,因為開頭的和弦太棒了!

莫斯科大劇院1875年委託柴可夫斯基創作《天鵝湖》,故事取材於俄羅斯古老的童話,由別吉切夫和蓋里采爾編劇,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原編導在創作上的平庸以及樂隊指揮缺乏經驗,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敗。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獲得了驚人的成功。

音樂風格

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高漲時期走上創作道路的,從創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創作比較傾向於表現對光明歡樂的追求和信心,而後期則更傾向於表現深刻的悲劇性。他在70年代末所寫的《第四交響曲》和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則屬於他在前後兩個時期交界時的作品。

交響曲
交響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寫過六部交響曲和一部標題交響曲。

他的第1、第2、第3交響曲寫於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屬於前期創作。這三部交響曲體現了柴可夫斯基與М.N.格林卡以來俄羅斯交響音樂傳統的聯繫。這三部交響曲都屬於生活風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題上往往採用民歌素材。

柴可夫斯基的後三部交響曲以及《曼弗雷德》交響曲。屬於後期創作,風格上轉向深刻的心理刻劃,它們的主題思想都屬於表現主人公對幸福的渴望和阻撓幸福的"厄運"之間的矛盾衝突。

f小調《第四交響曲》寫於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獻給梅克夫人,但在總譜手稿上只寫"獻給我的摯友"。柴科夫斯基賦予這部交響曲的序奏主題以極重要的意義,讓它貫穿整個交響曲的4個樂章,稱它為整個作品的核心,是"厄運"的象徵。雖然在第1樂章中個人和厄運間發生了悲劇性的激烈衝突,但在末樂章中則體現了力圖擺脫苦悶,走向人民,從人民的歡樂中獲得對生活的信心的樂觀結局。

e小調《第五交響曲》寫於1888年。在這部交響曲中也有一個代表"厄運"形象的序奏主題貫穿全曲,並且全曲的最後也是在凱旋式的尾聲中結束。

b小調《第六交響曲》寫於1893年,此曲完成後,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傑斯特的建議,題名為《悲愴》。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劇性交響曲創作的高峰。全曲在經過激烈的戲劇性衝突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後,達到的是悲劇結局。末樂章一反交響曲的傳統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氣氛的慢板代替了熱烈的終曲。

標題交響曲《曼弗雷德》寫於1885年,這是根據G.G.拜倫的同名詩劇而寫的交響曲,抑鬱寡歡的主人公的最後命運是充滿悲劇性的。柴科夫斯基交響曲中所蘊含的感情十分豐富,複雜,深刻,感人。正是因為他在創作過程中內心不斷涌動的情感使他經常打破傳統交響曲的模式,將自己的感情完全表達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柴科夫斯基的交響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劇

柴科夫斯基創作中另一重要領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寫過11部歌劇,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和《黑桃皇后》。這兩部歌劇的腳本都是根據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編的。

《葉甫蓋尼·奧涅金》寫於1877-1878年。歌劇表現了塔吉雅娜、奧涅金、連斯基等幾個貴族青年由於厭倦了本階級的生活方式,在朦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經歷的悲劇,表現了歷史的趨向。音樂以悠長、抒情的旋律,細緻表現人物心理為特徵。

《黑桃皇后》寫於1890年,所表現的主題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殘酷的現實所粉碎的悲劇。音樂在刻劃人物性格、表達戲劇衝突上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舞劇
柴可夫斯基在舞劇音樂創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

他一生寫了三部舞劇音樂:《天鵝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夾子》(1891-1892),都已成為世界舞劇藝術中影響巨大的作品,廣泛流傳在各國的芭蕾舞台上。

柴可夫斯基對舞劇音樂進行了許多革新,他克服了過去舞劇音樂的公式化弊病,賦予舞劇音樂以交響性的發展,使之更富於戲劇性,大大提高了舞劇音樂的表現力。
器樂協奏曲

在器樂協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874-1875)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878)。

前者是一部明朗樂觀的作品,第1樂章熱情洋溢,第2樂章優美抒情,末樂章粗獷豪邁,並在壯麗的凱歌般的音樂中結束了全曲。

後者也是一部充滿歡樂情緒的作品,主題音調和俄羅斯民間音樂有着內在的聯繫,整個作品在質樸的風格中富於青春的朝氣和親切的抒情,並以熱烈的具有民間歌舞特點的終樂章結束全曲。

人物評價

柴科夫斯基

的創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處在腐朽的沙皇專制制度下,俄國知識分子對光明的嚮往,對黑暗現實的苦悶壓抑的感受。

他善於在矛盾衝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內心體驗。他繼承了格林卡以來俄國音樂發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歐音樂文化發展的經驗,重視向民間音樂學習,他把高度的專業創作技巧和俄羅斯民族音樂傳統很好地結合起來,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強烈的戲劇性衝突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富於獨創性地有機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為俄國音樂文化和世界音樂文化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柴科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時而熱情奔放,時而細膩婉轉。他的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充滿激情,樂章抒情又華麗,並帶有強烈的管弦樂風格。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極端情緒化、憂鬱敏感的性格特徵--會突然萎靡不振,又會在突然之間充滿了樂觀精神。

柴科夫斯基對過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與他的同性戀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滿了痛苦的掙扎,這亦反映在他的音樂里,尤其是晚期的交響樂作品中。

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樂里,我們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他將民族文化與西方交響樂傳統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儘管柴科夫斯基結識了"強力集團",但是他始終沒有加入任何一個民族主義團體。

柴科夫斯基曾寫道:"至於我對音樂里俄羅斯元素的關注,是由於我常年生活在異國。在我年幼的時候,俄羅斯民族音樂無法描述的美麗就已經充滿了我的生命。

相關視頻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玫瑰慢舞》 選自 《選自睡美人芭蕾組曲Op.66a》[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