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彭陽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邊緣,六盤山東麓,介於東經106°32'-106°58'之間,北緯35°4l'-36°17'。西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東、南、北環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平涼市崆峒區、慶陽市環縣等市縣。面積2528.65平方公里,轄3鎮9鄉,156個行政村,總人口26.26萬人(2013年),政府駐地白陽鎮。
彭陽縣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盛產小麥、玉米、胡麻、蕎麥、豆類等農作物,素有「糧倉油盆」之稱。先後榮獲中國造林綠化先進縣、水土保持先進縣、退耕還林先進縣、綠化模範縣、平安建設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文明縣城、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先進縣、群眾體育先進縣、國家科技進步縣等榮譽。[1]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考古發現,境內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嶺兒、劉河遺址及其層位的打制石器和動物化石,都說明遠在3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在境內繁衍生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先民已大量從事畜牧和農業生產。境內曾是伏羲、女媧等人文始祖活動過的地方。
夏朝時期
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彭陽境屬雍州,世居戎狄部落。
商朝時期
彭陽境內居鬼方、羌方等族落。據《周易》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高宗妻婦好統兵攻羌方。《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歷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周易》又記,殷商後期,"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說明當地人口增加,經濟和軍事實力已經十分強大。
西周時期
《史記·周本紀》裴駰集解引《汲冢紀年》載:"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據《漢書》記載:"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戎族的最大一支--昆戎(即犬戎)就生活在彭陽及附近地區。西周時稱固原一帶為大原之域,至周穆王時,戎狄不貢,發兵西征犬戎,俘五王,遷戎於大原。周夷王時,命虢公率六師伐大原之戎,至於俞泉,獲馬千匹。周宣王五年(前823)獫狁攻周到涇水北岸,尹吉甫反攻到大原,有兮甲盤銘文記其事。《史記·周本紀》載:"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大原。"就是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在當地調查民數。
春秋時期
《史記·匈奴列傳》載:周平王末年"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彭陽境內屬義渠戎居住範圍。當時地處關中的秦國,自"平王東遷,以岐西地賜秦後,秦地愈大,秦乘勢勵精圖治。"霸西戎,兼併弱小諸侯,僅秦穆公三十年(前623),用由余計攻戎王,"兼國十二,開地千里。"居住於"。
戰國時期
秦厲公三十三年(前444),秦攻義渠,並俘獲義渠戎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攻義渠,取郁郅(今甘肅慶陽),更元十一年(前314)再攻義渠,得二十五城,滅烏氏戎,置烏氏縣(今涇源縣境),此後秦惠文王欲伐楚,曾投文詛楚於朝那湫(今彭陽古城鎮境內)。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后誘殺義渠戎王,秦滅義渠國,於其地設北地郡,以今彭陽境內的朝那邑為中心置朝那縣(今古城鎮),縣境長城遺蹟即為朝那縣北緣。
秦朝時期
秦滅六國後,廢分封諸侯之制,分全國為36郡,朝那縣屬北地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視北地、隴西途經朝那。始皇三十三年(前215)使將軍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疆域北擴,朝那縣相對處於內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烏氏倮畜牧,及重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十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時於列臣朝請。"據文獻中零散史料印證,今縣境新集鄉剡堡(焉氏塞)和城陽鄉吳堡(烏氏堡)均與烏氏倮有關。
西漢時期
西漢初,地方建置仍沿襲郡縣制,郡有郡守、都尉等職,朝那縣為北地郡都尉的分治所。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冬,匈奴老上單于14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郡都尉,虜掠月余而去。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原州區),上隸涼州刺史部,領高平、朝那、烏氏等21縣。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湫淵祠朝那",史學家司馬遷隨駕記勝,漢武帝在位曾先後6次北巡安定,往經朝那。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變更大部分地名和官名,然朝那縣依舊。
東漢時期
中國設十二刺史部(州)和一個司隸州,朝那縣仍屬涼州安定郡。漢安帝永初五年(111),由於北方羌族起義,下詔安定等三郡內徙,烏氏、涇陽、朝那等屬縣及漢族百姓隨安定郡遷至美陽(今陝西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詔內遷三郡還舊土,"使謁者郭璜促徙者各歸舊縣,繕城郭,置候驛。"並省涇陽入朝那縣,縣域範圍擴至平涼西北。永和六年(141)東西羌會合,勢力大盛,又徙安定郡於扶風(今陝西新平縣境)。獻帝初平元年(190),因分安定、扶風兩郡置新平郡,朝那縣隨郡遷還。
三國時期
曹魏恢復《禹貢》九州建置,朝那縣屬雍州安定郡(治臨涇)。此時因高平縣(今原州區)處在曹魏政權和羌胡的分界線上,廢高平縣入朝那縣。安定郡的管轄區域也大為縮減,只有高平以南的朝那等6縣。
晉朝及十六國時期
晉分全國"凡十九州,郡國一百七十三",朝那縣仍屬雍州安定郡。西晉時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向南遷移,當地除原有漢、氐、羌族以外,還有匈奴、鮮卑、休屠、白狄、黃石等族,史書所稱的"平涼雜胡"就是指朝那縣境內的各少數民族。東晉十六國時,朝那縣境先後屬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五個少數民族政權。前趙時,朝那縣屬雍州安定郡和後置的隴東郡(治涇陽,今平涼安定國鎮境),並在高平(今原州區)置朔州牧。後趙沿襲前趙建置。前秦苻堅永興二年(358)在原朝那縣境陽晉川置平涼郡,郡治在今新集鄉境,以當地居住的休屠族首領金熙為第一任太守。後秦時,平涼郡屬北雍州"嶺北五郡"之一。赫連夏時不置郡縣,唯以城為主。縣境平涼城(今新集鄉境)屬梁州。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位於平涼城,作臨時國都近三年時間。勝光二年(429)於"姚秦時之黃石固(今紅河鄉境)置長城護軍"。
南北朝時期
北魏、西魏、北周先後統轄今縣境。北魏太武帝於神麚三年(430)率軍親征平涼城(今新集鄉境),城陷,夏帝赫連定奔上邽(今甘肅天水市),平涼城歸魏。神□四年(431),魏遷縣境平涼郡治於陰盤(今甘肅平涼市東)。延和三年(434)魏殺縣境休屠族首領金崖,休屠族人立金崖從弟金當川為首領,起兵反魏。太延二年(436),魏置高平鎮(今原州區),轄縣境戰國秦長城以北地區,長城以南屬涇州隴東郡朝那縣。正光五年(524)改高平鎮置原州,轄高平、長城二郡。長城郡領黃石、白池二縣,郡治駐黃石縣,即赫連夏置長城護軍故址---黃石固(今紅河鄉友聯村古城址)。黃石縣為原朝那縣轄境,白池縣(縣治待考)為原高平鎮轄境,仍以今縣境長城為界,朝那縣廢。西魏初沿北魏建置,廢帝二年(553)改黃石縣為長城縣。北周時置原州總管府,領平高(今原州區)、長城二郡。武帝建德元年(572)在陽晉川平涼城(今新集鄉境)置平涼縣,屬長城郡,白池縣廢。
隋朝時期
隋初改南北朝時期的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文帝開皇二年(582),整頓州縣,罷長城郡,長城、平涼二縣直屬原州。煬帝大業二年(606)改長城縣為百泉縣。大業三年(607)省并州縣,廢州復郡,改原州為平涼郡(今原州區),縣境範圍分屬平涼郡的平涼縣、百泉縣和安定郡(治甘肅涇川北)的湫谷縣(治甘肅鎮原縣)。湫谷縣只轄今縣境的一小部分(約為孟塬、馮莊、小岔等地)。
唐朝時期
唐初分全國為十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改為十五道,地方建置為州、縣兩級。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隋平涼郡為原州(今原州區),屬關內道,轄今縣境平涼、百泉二縣。武德八年(625)百泉縣城由陽晉川(紅河鄉境)遷至茹河川(今縣城附近)。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在百泉縣設置了兵部直轄的彭陽折衝都尉府。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將原置於陽晉川(今新集鄉境)的平涼縣治移至涇河南的古塞城(今平涼安國鎮境)。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吐蕃入大震關,陷原州,縣境百泉縣大部分地方陷於吐蕃。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復關隴,原州歸治平高(今原州區),百泉縣復。唐未黃巢起義後,吐蕃又乘機入寇,百泉縣再陷吐蕃被廢棄。
五代時期
五代時彭陽境內大部一直被吐蕃占據,只有今縣境東北一小部分區域(也就是隋時湫谷縣的轄境範圍)屬北方各割據政權。即先後屬岐(李茂貞的割據政權)、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轄地。
宋金時期
宋初因高平、百泉、平涼"三縣落蕃",縣境仍只有原五代各政權的轄境範圍屬北宋秦鳳路原州(治今甘肅鎮原縣)。直到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才收復故原州失地。至道三年(997)設鎮戎軍(今原州區),與原州同屬秦鳳路,慶曆元年分置涇原路後,又同屬涇原路。鎮戎軍轄今縣境一縣二寨,即彭陽縣(今縣城)、東山寨(今古城鎮)、乾興寨(今王窪鎮梁壕古城址),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改彭陽縣為彭陽城。原州轄今縣境三寨,即靖安寨(今小岔鄉耳城)、平安寨(今城陽鄉轉灣)、綏寧寨(今孟塬鄉蘇喇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部署邊防,將涇原路擴編為十一將,其中第四將駐綏寧寨,第六將駐彭陽城。
金初沿襲遼制,盡升軍為州,或升城、堡、寨、鎮為縣。升鎮戎軍為鎮戎州,隸鳳翔路,轄今縣境東山縣(宋東山寨升)領彭陽、乾興二堡。原州改屬慶原路,仍轄今縣境三寨(靖安、綏寧、平安寨)。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蒙古成吉思汗破德順州(今隆德縣境),避署於六盤山,縣境屬蒙古政權管轄範圍。
元朝時期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省并州縣,撤銷縣境東山縣建置,直屬鎮原州(今甘肅鎮原縣)。至元九年(1272)封皇子忙哥刺為安西王,設立王相府於開成(今原州區開城鎮),徙民屯耕。至元十年(1273),在開成府設開成路,於金東山縣舊址置廣安縣(今古城鎮),至元十五年(1278)升廣安縣為廣安州。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降開成路為開成州。
明朝時期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又降開成州為開成縣,撤銷廣安州並於開成縣,隸屬陝西布政司關西道平涼府。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並移治原州故址(今原州區),縣境屬固原州轄地。明代彭陽縣境曾為官營畜牧業基地,設靈武監(後改清平監)駐今彭陽縣城,領清平、萬安(今環縣車道鄉境)二苑,隸屬陝西苑馬寺。
清朝時期
清初建置基本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構分省、道、府、縣四級。康熙四年(1665),固原州上隸的平涼府改屬甘肅行省,固原州轄今縣境東昌里,永豐里,清平里和萬安里。同治十二年(1873),固原州升為甘肅省直隸州,轄縣境興上里、興下里、東昌里、永豐里及清平監和萬安監。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改固原直隸州為固原縣,屬甘肅省涇源道,縣以下建置基本沿襲清制。民國十八年(1929)實行區村制,縣境屬固原縣東區、萬安區和南區一部分。民國二十三年(1934),實行鄉鎮保甲制,縣境有城陽、草廟、萬安三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縣境設王窪鎮、城陽鄉、萬安鄉、張化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重設區制,縣境屬第二區和第三區。[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8月,彭陽全境解放,仍為固原縣管轄範圍。後歷經區、鄉等建置更換。
1962年,在彭陽村成立彭陽人民公社。
1963年,在縣境設立彭陽、王窪兩區,轄14個人民公社。
1965年,改為太平公社彭陽大隊。
1983年7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劃固原縣東部彭陽、王窪兩區成立彭陽縣。
1985年1月,劃草廟鄉的何溝、米塬、劉塬、牛灣、王岔5個村新設劉塬鄉;3月劃彭陽鄉的崾峴、李岔、龐陽窪、中莊、豐臺5個村和草廟鄉玉窪村、城陽鄉白岔村新設崾峴鄉。同年12月增設白陽、王窪2鎮。析王窪鄉北窪、路寨、李寨3個行政村歸王窪鎮管轄。同時,將羅窪鄉原60個村民小組合併為31個;城陽鄉將原125個村民小組合併為103個。
1986年6月,將彭陽鄉的彭陽、海巴2個村合併更名為姚河村,以所屬劉溝、趙窪、鄭溝、姚河、嶺兒、河對面、小河口7個村民小組,歸白陽鎮管轄。同時,將原彭陽村的斬刀山、劉河、楊樹峁3個村民小組,分別劃入彭陽鄉的南山、任灣、余溝3個村管轄;將馮莊鄉雅石溝村窯莊村民小組的石堡梁劃歸王窪鄉王窪村管轄;包山、南梁2個村民小組,分別劃歸草廟鄉的崾峴、包山2個村管轄;石岔鄉由李窪村分設李岔村。李岔村轄李岔、前台、墩底、廟峁4個村民小組;李窪政村轄李窪、馱水溝、唐川、王堡、陽窪5個村民小組。
1988年9月,在境外中寧縣大戰場設立馬家梁鄉,轄白崗、七敦、馬家梁、彭建、沙溝5個行政村。
1993年6月,為設立寶中鐵路彭陽火車站,固原行政公署決定將固原縣開成鄉五里山村劃歸彭陽縣古城鄉管轄。
1997年5月,根據區人民政府的批覆,撤消古城鄉,設置古城鎮,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劃不變。
2000年1月,彭陽縣移民吊莊馬家梁鄉整體移交中寧縣管轄。
2002年3月,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白陽鎮鄭河街社區。全縣為19個鄉鎮156個行政村831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
2003年8月,區劃調整後,全縣轄9鄉3鎮156個行政村831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
轄區詳情
截至2013年,彭陽縣轄3個鎮、9個鄉,156個行政村,即白陽鎮、古城鎮、王窪鎮、新集鄉、紅河鄉、城陽鄉、孟塬鄉、草廟鄉、馮莊鄉、小岔鄉、羅窪鄉、交岔鄉。[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彭陽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邊緣,六盤山東麓,介於東經106°32'-106°58'之間,北緯35°4l'-36°17'。西連寧夏固原,東、南、北環臨甘肅的鎮原、平涼、環縣等市縣。國土面積為252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0.3萬畝。
氣候
彭陽縣年平均氣溫7.4-8.5℃,無霜期140-170天,降水量350-550mm,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地形
彭陽縣境內分為北部黃土丘陵區、中部河谷殘塬區和西南部土石質山區三個自然類型區,海拔1248-2418米。
人口民族
截止2013年底,彭陽縣戶籍總人口26.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49萬人,占88.1%;回族8.05萬人,占30.2%,人口密度105.4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46萬人。
自然資源
截止2013年,彭陽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30億噸,遠景儲量達140億噸以上,僅次於寧東煤礦,有王窪、草廟兩個儲煤區,原煤年生產能力330萬噸;已探明含油麵積59.9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396萬噸,累計部署井場80個,打油井171口,日產原油420噸,累計產原油34.5萬噸。石灰岩、磚瓦粘土、磺砂岩等地質儲量可觀,富含鍶、鈣、鋅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優質礦泉水日涌量2790噸。[4]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彭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7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65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由2012年的32.1∶32.4∶35.5調整為2013年的31.2∶33.2∶3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40.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4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6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42元。
第一產業
2013年,彭陽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21億公斤,新發展優質經濟林4萬畝,嫁接改良低產山杏3.1萬畝,引導農民發展苗木基地5萬畝。新建草廟劉塬、王窪李寨等集中連片紫花苜蓿規模種植點8個、苜蓿精量播種技術核心區3個,種植紫花苜蓿20萬畝、一年生牧草16萬畝、地膜玉米35.5萬畝。新建百頭以上肉牛養殖示範園區10個、500隻以上肉羊養殖園區33個、特種養殖園區8個、生豬養殖園區6個、種肉牛養殖示範村10個,補欄基礎母牛5500頭。新建水泥拱架大棚2674棟、日光溫室119棟、改造舊棚700棟,建立種薯繁育基地4個,種植馬鈴薯16.4萬畝。
第二產業
2013年,彭陽縣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3.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9.5%,工業增加值8.92億元;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5.7%。規模以上(2000萬元以上)工業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4.1億元,工業增加值5.4億元;規模以下(2000萬元以下)工業132家,完成工業總產值9.4億元。全部工業從業人員數為8930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3045人,規模以下從業人員5885人。石油開發工程累計部署井場129個,成井221口,新打油井32口,日產原油402噸。全年生產原煤470萬噸、原油14萬噸。
第三產業
2013年,彭陽縣建成塞上新居超市6家、鄉鎮貿易中心4個、農家店20家;建成縣城蔬菜配送中心1家、蔬菜直銷店9家,西門標準化菜市場主體工程竣工。新註冊登記各類工商企業199家,個體工商戶937家。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5億元。
彭陽縣建成縣城工業園(安德慈善工業園)七條5.4公里道路、給排水基礎配套工程和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26734平方米,新入駐園區企業21家,初步形成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中小企業聚集的孵化基地。全年共引進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3個,總投資74.7億元,當年實際到位資金10.84億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資任務10億元的108.4%。[5]
社會事業
交通
截至2011年,彭陽縣境內等級公路總里程達到1540.8公里,等級公路密度達到54.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國道67.9公里,省道95.4公里,農村等級公路1377.5公里(其中二級公路30.8公里、三級公路240.9公里、四級公路1105.8公里;瀝青(水泥)公路880.2公里、砂礫公路497.3公里)。全縣100%的鄉鎮通油路且建有汽車客運站,156個行政村基本通瀝青水泥公路且100%通班車,100%的公路列養且綠化美化。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國省幹線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兩翼,村級公路為脈絡的"四縱五橫"公路交通網絡。
2013年,彭陽縣總投資17.9億元的彭青一級公路全面開工建設(2012年11月開工)。總投資2.75億元的S203改擴建工程彭陽過境段已經自治區發改委立項批覆,崾峴岔路口至任灣岔路口12公里已開工建設,投資為0.8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40公,正在建設129.6公里。
教育
2012年,彭陽縣全年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014億元,新建、改(擴)建84所,撤併中小學校、教學點7個,新(改)建幼兒園6所。截止2012年底,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4所(個),其中高級中學2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8所,完全小學165所(其中民族小學5所),教學點12個,幼兒園16所(民辦5所)。教職工3364人,在校學生48756人,其中高中生7216人、初中生11392人、小學生21231人、農村學前班幼兒2381人、在園幼兒3988人。
2013年,彭陽縣建工程主體完工,縣一小、孟塬中心學校擴建、古城中心幼兒園、民生家園幼兒園、10所農村中學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和120套教師周轉宿舍新建工程竣工。
文化
截止2012年底,累計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12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25個,農家書屋156個,村級文化室35個,農民文藝隊27個,農民文化中心戶43個。全縣電視入戶率達到100%,廣播電視覆蓋面達到100%。
醫療衛生
截止2012年底,彭陽縣有醫療衛生機構21所,其中鄉鎮(中心)衛生院14所,社區衛生服務站2所。實有衛生人員467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50人,每千口人擁有醫護人員1.68人;醫療機構設置病床數560張,床位平均使用率80%,每千口人擁有病床數2.09張。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56所,村醫193人。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6%。
社會保障
2012年,對4126名企業退休人員和21308名60周歲以上居民統籌城鄉養老金進行了調增。清退已超出低保條件的保障對象1749人,將符合條件的1458人納入保障範圍,真正實現"應保盡保、應退進退、動態管理"。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9267萬元,支付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各類社保資金1.39億元。改造農村危窯危房1744戶。
宗教
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真主。教民們一般須修念,禮、齋、課、朝功。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為禮拜大殿,也叫上殿,建在寺院的中軸線上,坐西面東,朝着聖地麥加的方向。彭陽境內有伊斯蘭教、道教、佛教三大宗教。依法登記宗教場所175個,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160所。佛、道教宮觀13所。有宗教教職人員283人,宗教團體1家。
民俗風情
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中國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亦稱為"大爾德",寧夏南部山區八縣回民則稱為叫"小爾德"。與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流行在中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齋月,是伊斯蘭教曆九月,人們習慣稱為"萊麥丹月"。由於回曆是純陰曆,所以開齋節出現在每年的不同時期。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紀念穆罕默德,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如遇到霧氣茫茫、黑雲翻滾、黃沙彌天等特殊的氣候條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遲到初二、初三的晚上。
古爾邦節
又叫"宰牲節",在開齋後的第70天舉行。時間是伊斯教歷太陰年十二月十日。因為教歷每年十二月上旬為穆斯林朝覲麥加的朝聖期,十二月十日為朝覲後一天,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聖紀節
在伊斯蘭教曆太陰年的三月十二日,這是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穆斯林們重視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先聖,讚頌穆罕默德的美德,永遠不忘他的教誨。這天要集會誦經,贊聖、講述聖人的事跡,還要聚餐,俗稱辦"聖會"。相傳穆罕默德也是在這天逝世,故穆斯林又稱此日為"聖忌"。
花兒劇
花兒劇是一種集歌、舞、劇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戲劇。花兒劇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和銀川市地區,也稱"花兒歌劇"、"花兒歌舞劇",因其音樂主要來源於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民歌"花兒"而得名。1979年,銀川市文工團首次把民間敘事詩《馬五哥和尕豆妹》用花兒的曲調加以改編,並正式上演。同年,西吉縣文工團又創作並演出了《曼蘇爾》,1980年,又創作了《金雞姑娘》。
回族禁忌
回族的禁忌習俗,主要有三大類: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煙、喝酒等;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會行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
旅遊
任山河烈士陵園
任山河烈士陵園位於古城鎮任河村。1955年為紀念任山河戰役中壯烈犧牲的364名解放軍指戰員而修建。紀念碑立於任山河烈士陵園大門正中,碑高6米,坐北向南,呈四角形柱狀;碑身正面陰刻時任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德志將軍題寫的"烈士紀念碑",背面陰刻整個戰鬥過程。陵園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無量山石窟東窟
無量山石窟位於寧夏彭陽縣城西北25公里的古城鎮田莊村北源組,背靠無量山,面向石峽河,傍山依水,風景秀麗。此窟建於1032年(宋天聖十年)。石窟坐南面北,沿石峽河東西排列。在距地面約2.6米處有一題記:"景祜二年四月十二日劉緒等公修羅漢人"。1985年,無量山石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皇甫謐文化廣場
皇甫謐文化園位於"世界針灸鼻祖"皇甫謐故里古城鎮政府駐地西北角,西接任山河烈士陵園和小岔溝毛澤東紅軍長征宿營地,東距彭陽縣城15公里。彭陽縣委、政府為追念先賢、彰顯彭陽歷史文化魅力而新建的一處大型歷史文化建築。整體建築雄渾古樸,人物造像栩栩如生,是寧夏境內最高的歷史名人石造像。
彭陽戰國秦長城
彭陽戰國秦長城由甘肅靜寧縣進入寧夏西吉縣,途經原州區,於河川鄉黃河村黃家莊進入彭陽境。 彭陽戰國秦長城現存較好的是白陽鎮白岔村段和孟塬鄉玉塬村段。殘存高度2-13米不等,基寬7-10米,頂寬2-5米,夯土層0.1-0.3米。在縣內長城塬、孟塬、白岔等地設有多處長城敵台,最大坡長14米,底部周長73米,頂部直徑約5米。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