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祖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祖的故事彭祖,中國古代養生學奠基人,大彭氏國創始人,號稱華夏最長壽老人,傳說壽高八百。屈原寫進楚辭司馬遷記入《史記》,孔子表示欽佩,真有其人,但後被神化。[1]

民間傳說

每年農曆六月十二,是彭祖的祭祀日。據村裡的老人講:彭祖是個很刻苦又很有善心的孩子,13歲那年,他在水田裡做抹田岸農活,剛好有一位老者經過,老者也沒想到在這種地方能碰到這樣一位氣宇軒昂的年輕人,便停下腳步驚奇地觀察他,更驚奇的是:老者發現這個年輕人的氣數將盡,對此倍感可惜……

彭祖看到一位老者停下腳步站在那裡發呆,還以為是他在為過不了路而煩惱呢!因為剛抹的岸路都是泥巴,在未乾硬之前是不能走的,於是便走到岸邊要背老者過去。那老者也不客氣,順從地讓彭祖背過對岸,只是在背上不停地嘆氣……

平白無故嘆什麼氣?彭祖對此很是不解,便問老者為何唉聲嘆氣?老者不忍,自言自語道:「既然受人恩惠,就要與人消災!」於是便把歲數將盡的事告知彭祖,彭祖一聽大驚失色,得知遇見高人,納頭便拜:「懇求神仙一定相救!」於是老者便授予機宜:要他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在門前的大路上擺上八仙桌,供上清茶、點,用桌裙遮住桌子四周,然後自己躲在桌下,到時如此如此……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彭祖按老者說的躲在桌下,也不知過了多久,迷糊只聽一陣腳步聲漸近,有人說:「既然人家誠心相敬,我等藉此歇歇腳也好」,於是幾個人坐下來邊歇邊吃邊聊,……

這時,彭祖從桌底下一下子竄出,看他(她)們有男有女正好是八位,於是納頭便拜:「懇求八仙救命!」那些人正是八仙,剛好雲遊到此。八仙不是凡人,(她)們一看這陣勢其實早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機。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於是八個人一合計,便每人給彭祖增添了一百年的壽期,讓他好人長命。這就是後人常說的「彭祖八百單三歲」,其實是八百一十三歲(歷史上不可能有那麼長的歲數)!至於彭祖後來有沒有活那麼長歲數,這是後話,按下不表。話說到了彭祖歲數將至之前,儘管年壽已高達800餘歲,但由於有神靈保佑,仍然神采奕奕,健碩無比,閒來無事,還經常到處走走。而這陣子有兩個小鬼最鬧心,因為閻羅王地府里已經發話了,要他們務必將逍遙在世上的彭祖緝拿歸陰,可是幾百年他都被八仙罩着,沒有半點信息露出,該到哪裡去找。無奈之下他倆就使了下小伎倆,故意在河邊洗黑木炭,想把黑木炭洗白。這時,剛好彭祖從此處經過,看了小鬼的愚蠢之舉,不禁仰天大笑:「從我彭祖活到八百外,從來也沒聽說黑木炭可以洗白,哈哈哈!」兩個小鬼一聽,不禁大喜過望,原來彭祖就是此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這樣,壽星彭祖離奇的一生就此結束了。

古代聖賢的故事-​彭祖

彭祖是黃帝後代顓頊帝的玄孫,他的父親叫陸終,母親是鬼方氏女,懷孕十一年,還沒把孩子生下來,只得請醫生,用刀子剖開左右窩腋,各生出三個兒子,彭祖就是其中的一個 , 叫籛鏗 , 封於彭城。三歲母親就逝世失怙,後來北方犬戎之亂,流離到西域一百餘年。因為長壽的緣故,先後亡故四十九個妻子,喪失五十四個兒子,又數遭天災人禍的憂患。

彭祖善於數學算筭, 在堯帝時, 以美食烹飪事堯;到了帝舜治國,請他規劃人類第一個地球 大小的衡量 , 測量地球的南北與東西距離 , 彭祖聽說古代黑雲氏后土生子信, 信的兒子夸父, 個性魯直志願宏大, 身高二丈, 神勇非凡,住在東南〔浙江一帶〕, 該地二百餘年都不下雨, 人民紛紛遷徒他方, 造成土地荒廢, 夸父正是當地的官, 他擔憂稻禾枯藁, 於是前往華蓋, 祈求雨師[浮丘公], 普降甘霖, 半途巧遇九天玄女 , 玄女送給夸父一道龍符, 可以召龍施雨, 夸父接符就走, 到了蓋竹山北邊, 發現龍符丟失, 跌足深悔, 突想亢旱不雨, 都因太陽炎烈, 若能掩其光, 就可灌溉, 為了探究太陽出沒的地方, 夸父到蒼俉找齧缺, 求得王倪飛步法, 不疾而能飛速, 踏水猶如陸地, 登山如同平原, 於是在黃河濱修鍊三個多月, 功夫學成, 於是在日中, 右手拿青蛇, 挾杖飛渡黃河,與日競走,經過百里,回頭看,太陽不移影,似乎沒有勝負,又跑了二千餘里,太陽已經轉到前方,在禺谷地方,眼看要趕上太陽,頓生煩躁,跑到渭河飲水,河堤太高,不能俯身掬水,只得尋找大澤,不幸,在路上渴死,屍旁挾杖--後來長成了茂密樹林,稱為鄧林。

夸父死後,他的子孫章亥、堅亥二人健步善算,彭祖延請二亥共同測量地球的東西南北距離,讓他們右手把筭,左手指畫,章亥從東極到西垂,測出二萬八千里;堅亥自南到北垂,測得二萬六千里,測量工程完成於舜帝乙卯四年夏五月,彭祖歸都復命,舜帝封徐州彭城為彭祖的食邑,是曰大彭,子孫都稱呼他 為彭姓祖先,故稱」彭祖」。

禹帝時,授命彭祖疏濬河川、道路,劃定十二州疆界,由十二牧伯統轄。

到了商朝末年,彭祖已七百六十七歲,人不衰老。商王聽說彭祖長壽,授給他大夫的官職,請問長壽方法,彭祖常稱病閒居在家,不參與政事。喜好恬靜,窈然無所作為,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也很少出遊,偶而獨自行動,人不知 他所去的地方,伺候觀察竟不見人影。有車馬而不乘坐,或數百日,或數十天,不帶錢糧,回到家,衣服依然清潔,沒有污穢。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 常閉氣內息,從早上到中午,一直危坐拭目,摩搦身體,舐唇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其體中或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攻克不適的地方。心存人體九竅,五臟四肢,至於毛髮,皆令具至。覺其氣行體中,故眼鼻口胃達十指末,尋即體和。而喜歡補導 術,平時常服水桂雲母粉麋角散,保持青春容貌。

彭祖性情沉穩,始終不稱有道行,也不詭惑變化鬼怪的故事, 謹言慎行,從不吐漏方術。商王贈送給他的數萬金錢與珍玩,照常接受,再轉送給貧賤人家,絲毫不留一物。

商王不得其門而入,聽說,采女是彭祖修煉房中術的伴侶,年少既已得道,也懂得養性方法,年二百七十歲,看起來像五六十歲。 特建華屋紫閣,飾以金玉,奉事采女於掖庭。然後請求采女乘輜車,一齊去向彭祖問道。既至再拜。

彭祖才說出長壽法訣,曰:「欲舉形登天,上補仙官,當用金丹,此九召(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卷六,采女條「九召」作「元君」。)太一,所以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之所能為。其次當愛養精神,服藥草,可以長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虛飛行。身不知交接之道,縱服藥無益也。能養陰陽之意,可推之而得,但不思言耳,何足怪問也。肌膚不澤,榮衛焦枯,恐不度世。所聞淺薄,不足宣傳。大宛山有青精先生者,傳言千歲,色如童子,步行日過五百里,能終歲不食,亦能一日九食,真可問也。」

采女曰:「敢問青精先生是何仙人者也?」

彭祖曰:「得道者耳,非仙人也。仙人者,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俗流。然此等雖有不死之壽,去人情,遠榮樂,有若雀化為 蛤,稚化為蜃,失其本真,更守異氣。余之愚心,未願此已。[2]

道當食甘旨,服輕麗,通陰陽,處官秩耳。骨節堅強,顏色和澤,老而不衰,延年久視。長在世間,寒溫風濕不能傷,鬼神眾精莫敢犯,五兵百蟲不可近,嗔喜毀譽不為累,乃可貴耳。人之受氣,雖不知方術,但養之得宜,常至百二十歲。不及此者傷也。小復曉道,可得二百四十歲。加之可至四百八十歲。盡其理者,可以不死,但不成仙人耳。養壽之道,但莫傷之而已:夫冬溫夏涼,不失四時之和,所以適身也﹔美色淑資,幽閒娛樂,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車服威儀,知足無求,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悅視聽,所以導心也。凡此皆以養壽,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下才之子,不識事宜,流遁不還,故絕其源:故有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苟能節宣其宜適,抑揚其通塞者,不以減年,得其益也。凡此之類,譬猶水火,用之過當,反為害也。不知其經脈損傷,血氣不足,內理空疏,髓腦不實,體已先病。故為外物所犯,因氣寒酒色,以發之耳,若本充實,豈有病也。夫遠思強記傷人,優喜悲哀傷人,喜樂過差(《御覽》卷七二引神仙傳作喜樂過量傷人,此有脫字)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陰陽不順傷人。有所傷者數種,而獨戒於房中,豈不惑哉?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所以神氣導養,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傷殘之期。能避眾傷之事,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天地晝分而夜合,一歲三百六十交,而精氣和合,故能生產萬物而不窮。人能則之,可以長存。次有服氣,得其道則邪氣不得入,治身之本要。

首向、責己謝過、臥起早晏之法,皆非真道,可以教初學者,以正其身。人受精養體,服氣鍊形,則萬神自守其真 ,不然者,則榮衛枯悴,萬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人為道,不負其本而逐其末,告以至言而不能信,見約要之書,謂之輕淺,而不盡服誦,觀夫太清北神中經之屬,以此自疲,至死無益,不亦悲哉?又人苦多事,少能棄世獨往。山居穴處者,以道教之。終不能行,是非仁人之意也,但知房中閉氣,節其思慮,適飲食則得道也。吾先師初著九節都解指韜形隱遁尤為開明四極九室諸經,(明抄本遁作首,尤作無。《抱朴子﹒內篇》《遐覽篇》有《九都經》、《蹈形記》、《隱守記》、《節解經》。又《仙藥篇》引《開明經》,《御覽》六六七引《有四極明科經》、《指教經》。本文有訛脫顛倒處,疑當作《九都》、《節解》、《指教》、《韜形》、《隱守》、《無為》、《開明》、《四極》、《[[九靈]》諸徑。)萬三 千首,為以示始涉門庭者。」采女具受諸要以教王,王試之有驗。

殷王學得彭祖之術,想要藏秘自得。下令國中,有流傳彭祖之道者 都要滅絕,並想誅殺彭祖。彭祖知道後,離去不知所向。其後七十餘年的時間,有人曾在西域流沙之國見到彭祖。商王雖然不常行彭祖之術, 也能得壽三百歲,氣力丁壯,如五十歲之人。後來與鄭女妖淫,精氣耗散,失了真道而病殂。

民間傳言彭祖之道殺人,乃商王查禁的謠言。後有黃山君者,修煉彭祖之術,數百歲猶如少年容貌。彭祖既去,乃追論其言,以為彭祖經。

中原地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夏王朝,各地氏族部落也先後進入文明社會。彭氏部落在其首領彭祖帶領下在今徐州市區及周圍地區,建立了大彭國。

大彭國是東方比較強大、政治關係比較密切的屬國。夏王啟曾命大彭國國君壽率兵平定西河地區(今河南安陽南)叛亂一一這是徐州最早的戰爭記載。

彭國在商朝前期也比較強大,被稱為大彭。商王外壬時,彭國助商平定了近鄰邳人、嫵人的叛亂。商王武丁在位時期,彭國被商朝所滅。大彭國大約存世八百多年。

有關彭國的歷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許多記載,不僅證實史籍中有關大彭國的記載真實可信,還將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溯到3200多年前。商代彭國至今仍有許多遺址可尋。當時彭國不僅盛行占卜之風,還有用人和狗進行社祭祈求農業豐收的習俗。

彭祖在歷史土影響很大。孔子對他推崇備至;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於彭祖的言論;《史記》等史書也有關於他的記載;道家更是把彭祖奉為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著彭祖養生遺論。先秦時期,彭祖在人們心中是一位賢人。到了西漢,劉向《列仙傳》把彭祖列入仙界,並稱為碩仙.彭祖逐漸成為神話中的人物。(資料來源:石工坊雕刻)

徐州旅遊近來開始推介「三故」品牌,即彭祖故國、漢高(劉邦)故里、西楚(霸王項羽)故都。兩漢文化已經在國內叫響,項羽在徐留下遺蹟不多,開發難度較大,最有開發前景的還要數彭祖文化資源。我市有旅行社提出彭祖文化游,以遊覽彭祖遺蹟,探尋彭祖美食、氣功、烹飪歷史為主題,但現在如果真是把遊客拉來了,讓他們在徐州看什麽,暫時還真拿不出一個成規模的景區來。著名學者田秉鍔先生說,要打「彭祖故國」的旅遊牌,必須做好大彭國與彭祖的文章,做大做強徐州的彭祖文化產業。

徐州又稱彭城,是遠古時期由彭祖開創的大彭氏國的所在地,是世界彭氏宗親公認的發祥地。徐州城裡有紀念彭祖的彭祖園和彭祖祠,西郊有當年彭氏聚居的彭山和大彭鎮,城南的淮海食品城裡有巍峨壯觀的彭祖樓。徐州籍學者朱浩熙先生30餘萬言的專著《彭祖》風行海內外。民間關於彭祖的傳說和秘藏的養生健身方法更是不勝枚舉。銅山縣大彭鎮每年農曆三月三的彭祖廟會熱鬧非凡,燒香的,還願的,祭祖的,遊玩的紛至踏來,各種民間表演目不暇接,風味小吃應有盡有,民間工藝隨處可見,是獨具特色的鄉風民俗遊覽勝地。

彭祖園位於徐州市南郊福壽山,占地520畝,這裡原為果園,1976年籌建公園時稱南郊公園。1984年擴建園林時,還其歷史真貌,易名為彭園,2004年底又經市地名辦批淮,更名為彭祖園,以象徵徐州的悠久文化,弘揚古老的彭祖文化。彭祖園的「彭祖三勝」,即:彭祖像、彭祖祠、大彭閣三個景點,就是彭祖文化的集中體現,其古樸典雅、肅穆雄渾的建築風格,蘊含著豐厚的文化積澱,也是徐州燦爛的彭祖文化的佐證。

彭祖開創烹飪之先河,成為烹飪界鼻祖,已是不爭的事實,彭祖菜系在徐州一帶也廣為流傳。徐州市旅遊局緊扣「烹飪王國游」主題,大打飲食文化牌,收到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彭城美食文化節活動中,向中外遊客推出兩大菜系,有彭祖菜系、金瓶梅菜系;八大風味有彭祖養生風味等。 據考證,徐州是烹飪和武術氣功發源地。彭祖發明的美食———稚羹(今徐州人愛喝的■它湯)和武術氣功———導引術,是彭祖美食、養生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長壽文化的瑰寶,是徐州人民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