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聯合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聯合鄉,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部,東鄰石柳鄉,南與郁山鎮蘆塘鄉接壤,西連普子鎮,北接連湖鎮,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0千米,區域總面積69.58平方千米。[1]

1949年以前,聯合鄉境域分屬郁山鎮、親鄰鄉、周南鄉;1984年1月,由聯合公社改為聯合鄉。

截至2018年末,聯合鄉戶籍人口為14049人。截至2020年6月,聯合鄉下轄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蔡家壩。

聯合鄉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紅苕、土豆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山羊、家禽為主;工業以個體加工業為主。2018年,聯合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中文名:聯合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部

面 積:69.58 km²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蔡家壩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409611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渝H

人 口:14049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49年以前,分屬郁山鎮、親鄰鄉、周南鄉。

1951年2月,從郁山鎮、親鄰鄉、周南鄉析出置聯合鄉,屬第一區。

1953年1月,聯合鄉分為同聯、三沿、龍池、聯合4鄉,並改屬第十區。

1956年1月,撤同聯、三沿、龍池3鄉,併入聯合鄉。

1958年3月,石柳鄉併入聯合鄉,聯合鄉改為聯合公社。

1984年1月,石柳鄉析出後,聯合公社改為聯合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聯合鄉下轄龍池、同連、河東、蔡家壩4個行政村;下設2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聯合鄉下轄4個行政村:蔡家壩村、龍池村、同連村、河東村,鄉人民政府駐蔡家壩。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聯合鄉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部,東鄰石柳鄉,南與郁山鎮和蘆塘鄉接壤,西連普子鎮,北接連湖鎮,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0千米,區域總面積69.58平方千米。

氣候

聯合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7℃,1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2℃(2008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40℃(2009年8月5日);最低月均氣溫4℃(2008年12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4℃,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20天,最短為2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0小時;0℃以上持續期8天(一般為12月5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均降雨天數為95天,最多達110天(2010年),最少為60天(2009年);最大雨量2100毫米(2010年),最少雨量1600毫米(200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6月,6月最多。

水文

聯合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後江河自北部入境後,先沿東界南流,中貫南部全境,再折轉向南曲流出境,境內全長5千米。

自然災害

聯合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災、霜凍等;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1—2月,嚴重的一次發生2008年1月18日高寒地區,全境受災,損失金額達64萬元。

自然資源

聯合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鐵礦和石英砂等。

人口

2011年,聯合鄉總人口14360人,城鎮化率10.7%;另有流動人口508人。總人口中,男性7291人,占50.8%;女性7069人,49.2%;14歲以下3505人,占24.4%;15—64歲9327人,占64.95%;65歲以上1528人,占10.65%;總人口中,少數民族占88.7%;其中苗族10028人,占總人口的69.8%,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1.0%;另有土家族1235人,占總人口的8.6%。2011年,聯合鄉人口出生率14.4‰,人口死亡率11.3‰,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4人。

2017年末,聯合鄉常住人口為6963人。

截至2018年末,聯合鄉戶籍人口為14049人。

視頻

航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