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伯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伯壽中國夏朝初年的人物。

彭伯壽是彭祖的後裔,出自大彭氏夏啟時師相。彭伯壽出掌軍旅之任,入朝輔佐朝政。啟平定伯益有扈氏叛亂,建立夏朝。之後,日益驕奢淫逸,父子矛盾嚴重。夏啟十五年(約前2055年),夏啟的幼子武觀在西河反叛,彭伯壽被任命為師,出兵平亂。武觀戰敗投降,啟命武觀率部東遷至海濱。

人物熱點

彭伯壽 王子反叛我打你

彭伯壽,中國夏朝第一任宰相,彭祖的後裔,出自大彭氏。

夏啟平定伯益和有扈氏叛亂,建立夏朝。之後,日益驕奢淫逸,愈發昏聵,父子矛盾嚴重。夏啟十五年(約前2055年),夏啟的幼子武觀在西河反叛,彭伯壽被任命為師,出兵平亂。武觀戰敗投降,啟命武觀率部東遷至海濱。

然而,金麟豈是池中物,三年後,武觀又起兵反叛,規模比上一次更大。

夏啟聞訊後,召集太康、六卿商議西河平叛問題,太康說:「父王剛滅有扈,威震四海,只要父王肯親自率領王師出征,何愁西河叛亂不平!」夏啟也有親征之意,后稷的兒子不窋勸他說:「天子萬萬不可親征。」太康問:「為什麼?」不窋說:「骨肉相殘,名聲不佳。」

夏啟覺得不窋講得很有道理,於是想讓不窋和太康代征。不窋說:「這樣也不合適。西河平叛,最好不用王師。」太康問:「那用誰的軍隊?」不窋說:「天子分封方伯,目的就是讓他們代替天子討伐反叛,安定一方諸侯的。當年征戰有扈氏,天子親自出征,是因為大局不穩定。今有扈氏被滅,四方歸附,天子威加海內,這正是起用方伯,發揮其作用的大好時機。」

最後經過三天兩夜的抓鬮討論,我們的彭伯壽很幸運,被抽中,於是夏啟傳詔彭伯壽,令其率師平叛西河之亂。彭伯壽接到諭旨,不敢怠慢,立即起兵向西河進發,前往討伐武觀。

彭伯壽是誰,當年跟着大禹和夏啟南征北討的一代武侯,武觀小兒聽說彭伯壽率領大軍前來討伐,自覺不是敵手,驚慌失措。臣子們給他鼓氣說:「夏啟是禹王之後,難道大王就不是禹王之後?彭伯壽一向忠於禹王,他又敢把你怎麼樣?」武觀覺得這話有道理,心裡也就沉穩多了。

彭伯壽率領大軍來到西河,向武觀喊話說:「武觀請聽,天子詔令老臣前來平叛,你最好不要讓老臣兵器染血。出城投降,老臣可以保你活命。」武觀不服,說:「啟與觀都是禹王之後,啟能廢黜伯益,擅自稱王,我為什麼不能?」彭伯壽一時語塞,想了想說:「上天只允許有一個天子,所以你不能再擅自為王。」武觀強詞奪理地說:「我乃禹王之後,就要擅自為王,你乃禹王臣子,又能把我怎麼樣?」彭伯壽見武觀拒不受降,只好攻城,同時下令:「任何人不許傷害武觀。」

武觀自然不是彭伯壽對手,城池很快被攻破,武觀被生擒。武觀大罵彭伯壽,彭伯壽自不理他,只管把他押解到夏都,交給夏啟。夏啟命人將武觀推出斬首。彭伯壽勸諫夏啟留武觀一條性命。武觀認罪服輸,表示悔改。啟命武觀率部東遷,在今山東觀縣境內建立觀國,一年後猝死(原因待考察)。

啟死後,太康繼位。當時夏王朝的局勢相對穩定,太康處於尊位而不理事,喜好安樂,喪失君德,喜歡打野,遊獵沒有節制,從中條山麓之南過黃河、穿洛河,到洛河南面打獵百日不歸。有窮國君主羿,順應民心,在洛河北抵禦太康,不讓他回國都。在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居住十年而病死。彭伯壽在這十年時間整治夏的政治,發展生產,讓夏的國力迅速恢復並逐漸強大,得知太康病死的消息後,太康沒有兒子都城,扶太康的弟弟仲康上位。

甘之戰和西河平叛的勝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甘之戰屬於同姓邦國戰爭,西河之戰則是平定王子叛亂,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代家天下確立之後的第一場平定王子爭權奪利的戰爭,意義十分重大。經過這兩場戰爭,夏王權進一步得到鞏固,天下大定。[1]

參考資料

  • (彭伯壽)王子反叛我打你, 東方網, 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