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彩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彩扎

彩扎也叫紙紮,綢扎。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手工藝術品

早在中國唐代,彩扎藝術已開始盛行,匠人們用竹備篾子作骨架,通過藝人巧妙的構思和嫻熟的技藝,可以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和廣為流傳的戲曲故事。到了宋代已發展到極盛時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彩扎匠人「剪綾為人,裁綿為衣」,已經能扎出壽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壽桃、壽麵,作為獻給長者壽誕的禮。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彩扎

批准時間:2008年

遺產類型:傳統美術

遺產編號:Ⅶ-66

非遺級別:國家級

申報地區:湖南省鳳凰縣、河北省永清縣

歷史源流

唐宋時期興起,早在中國唐代,彩扎藝術已開始盛行,匠人們用竹備篾子作骨架,通過藝人巧妙的構思和嫻熟的技藝,可以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和廣為流傳的戲曲故事。

到了宋代已發展到極盛時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彩扎匠人「剪綾為人,裁綿為衣」,已經能扎出壽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壽桃、壽麵,作為獻給長者壽誕的禮。

明清以後,彩扎工藝在大江南北迅速發展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題材開始反映現代生活,材料上也由過去僅用紙紮發展成為使用土、蠟、搪塑、絲綢布料等,使之更加富於表現力。

主要功能

紙紮品多用於紅白喜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動,隨着社會的進步,逐漸發展成為兩種謀生形式,一種是單純為「喪葬文化」服務的傳統「彩扎活兒」;第二種是跟隨時代的發展,為滿足大眾娛樂文化和民俗節令,以及旅遊工藝品的需求而服務的「風箏」、「燈彩」、「絹人」、「微型仿真昆蟲」等新的彩扎工藝。這種新的工藝,既發揚了傳統民間藝術特點,又能滿足現代兒童的審美需求,成為他們手中的觀賞玩具。

彩紮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除傳統題材外,創作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彩扎工藝成為人們喜愛的旅遊紀念品。彩扎人物與北京「絹人」、廣東「紗燈」同屬美術人形一類,取材很廣,但以戲曲人物為多,有雙像和群像,高大者可達2米,小巧者不足5寸。彩扎人物表現力豐富,藝人能應景即興隨意扎制民俗玩藝。內容由顧客任意點出,規格依需要而定。一般造型簡括,形體洗鍊,手勢現實,整組人物多以青、白、紅、黑等色表現人物性格,動物則較為誇張,裝飾味濃,詼諧成趣。

藝術形式

彩扎分為「站活」和「坐活」兩種, 「站活」一般製作大型作品,如「鰲山」、「靈厝」、「彩樓」等;「坐活」一般製作精巧作品,知名人物、飛禽走獸等。我省彩扎工藝品與北京絹人和廣東紗燈同屬「美術人形」一類,主要有廈門和泉州兩地。廈門彩扎屬於「北派」,擅於表現戲劇武打人物,已故老藝人柯石頭是北派彩扎的代表,作品有《武松打店》、《獅子樓》、《快活林》、《景陽岡》等,人物神態惟妙惟肖。泉州彩扎屬於「南派」,擅於扎制戲劇婦女形象為多。老藝人陳天恩的代表作有《觀音》、《牛郎織女》、《水漫金山》、《陳三五娘》、《霸王別姬》、《西廂記》、《紅樓夢》等,泉州彩扎藝人還有盧金釵、陳浪等人。他們的作品也各有所長。

傳承意義

彩紮實用價值、藝術觀賞價值高,科學研究價值同樣也不小。[1]是中國傳統工藝的良好體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