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歸去來兮(彭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歸去來兮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歸去來兮》中國當代作家彭晃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歸去來兮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有沒有一隻知更鳥,曾經出現在陶淵明的窗檻上?

秋風漸起,張繼鷹忽然思念故鄉吳中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有沒有一隻知更鳥,曾經出現在張繼鷹的窗檻,聲聲喚歸?

更,時間也。知更鳥是告訴你:「是時候!」還記得最初的理想嗎?還記得最初的感動嗎?還記得最初的快樂嗎?是時候回到自己了,就像一湖水在秋季退向湖心。田園將蕪,速速歸來!這樣的知更鳥其實時時都在,處處都有,只是物質遮住了眼睛,虛名蔽蓋了心靈,麻木屏蔽了感動,對於知更鳥的提醒,一無所知竟或視若不見聽若未聞,而到最後,或如草木一般逝去,或悔恨未能迷途知返,乃有東門黃犬之嘆。

只有保有靈魂潔淨的,時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才能感知知更鳥的到來。在桑塔亞納,他反感美國產業化教學模式,不適於兩個精神家園的衝撞,加上母親的離世使他產生了「存在」的惶惑,他要去尋找精神家園;在陶淵明,是「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於是慨然命駕,「當斂裳宵逝」;對於張繼鷹,是「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他們都是清醒者,他們的靈魂都是時常擦拭的,栩栩如新。

斂裳宵遁後,桑氏有了《英倫獨語》、《懷疑主義與動物信念》、《地獄邊緣對話錄》、四卷本《存在諸領域》、《最後的清教徒》等大著;陶淵明有了輝耀千古的詩文傳世;辟張繼鷹為大司馬東曹掾的齊王司馬冏,不久事敗被殺,牽連者眾,而此時張繼鷹早已優遊吳中。

[1]

作者簡介

彭晃,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