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式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式穀

圖片來自新竹縣議會

性別
出生 1890年 大清福建臺灣省新竹縣
逝世 1977年
母校 新竹公學校(新竹國小) 國語學校師範部
職業 新竹公學校訓導、教諭;香山莊長;大東信託新竹支店長;新竹市協議會議員、新竹州會議員 新竹參議會議長、新竹市第一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新竹縣議會議長
父母 父:張麟書

張式穀(生1890年-1977年歿)號菊癡,臺灣新竹人,教育界、政治介及商業界人物。原為公學校教職員,後來擔任香山莊莊長,離職後又出任大東信託新竹支店長等職。二次大戰後,曾擔任過新竹一信理事主席與新竹縣議長等職。其父親張麟書是新竹地區有名的漢學家,曾在新竹公學校擔任漢文教師,幾乎當時新竹所有受過新式教育者都曾是他的學生。

二二八事件中,為新竹市二二八事變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來遭到訊問拘捕,幸被友人保出。

生平

張式穀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是當地漢學家張麟書長子,於日明治卅七年(1904年)自新竹公學校(現在的新竹國小)畢業,同年即進入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畢業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畢業之後,張式穀被分發到新竹公學校擔任「訓導」,其父親亦在該校以「雇員」名義受聘教授漢文。任職三年後(1912年10月),張式穀通過檢定考試取得「乙種教諭免許狀」,升任為教諭(當時全臺含該年通過考試的5人在內,只有11名臺籍教諭)。

莊長與青年會

大正九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時,新竹郡的一街七莊中,除新竹街關西莊首長為日籍之外,其餘六莊莊長均為臺灣人。張式穀即是那六名臺籍莊長之一,為香山莊莊長。而在新制施行之前,香山地區長期由仕紳陳雲如擔任首長,張式穀對於香山人來說是外來的空降首長。張式穀在大正十五年(1926年,因為考量香山欠缺金融機構可以融通,所以倡設香山信用組合與香山漁業組合,辦公室便位在莊役場。據《臺灣新民報》之報導,信用組合的運作情形成績不壞。然而在張式穀於昭和四年(1929年)辭職後,據《臺灣新民報》之報導(1930年11月22日),莊政內部的黨派之爭表面上看似融洽,其實更為惡化,並連帶影響到信用組合的內部。

而在成為香山莊長的同時,張式穀也參與了新竹的青年活動。大正九年(1920年)他與數名當地紳商擔任「鹹一會」的起案委員,將會址設在新竹區長陳信齋的辦公室。次年(1921年)他也在香山莊組織青年活動,是為「香山尚風會」,其宗旨是啟發民眾、達成自治。此外張式穀也與章錫樹曾圭角蘇培堃戴良等人成立新竹街青年組織「竹聲會」,該會會長即是張式穀,由新竹街街長擔任顧問。竹聲會雖與同類型組織一樣受到官方影響,但是竹聲會成員的想法主張不見得與官方的期待未必一致。竹聲會成立後,內部曾有營運問題,官方也積極想介入該會活動,但除有一段時間改由李良弼擔任會長外,大多數時間仍由張式穀擔任會長。竹聲會後來改名為「新竹青年會」,仍以張式穀為會長。和其他的青年組織一樣,新竹青年會也有是否要親近官方的派系之分,雖然張式穀是香山莊莊長,但在政治傾向上被歸為「青年派」(與之相對的是親近官方的「御用紳士」派)。後來因為派系之爭與臺灣總督府強力規範青年活動的影響下,新竹青年會最後在昭和四年(1929年)解散,而張式穀也未再參與地方青年活動。

實業界與議員

辭去莊長一職之後,張式穀在同一年(1929年)便擔任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新竹支店長,亦加入新竹商工協會,後來更擔任該會的會長。除此之外,他也曾擔任過新竹商工販賣利用組合的準備委員。

昭和八年(1933年),張式穀辭去大東信託新竹支店長一職,改任大同運輸合資會社代表社員。昭和九年(1934年),在新竹市役所推動下,新竹市原有的三個實業團體合併成「新竹商工會議所」,當時日人(內地人)會員有100名,臺人(本島人)有150名,而張式穀與清水源次郎一同擔任副會頭一職。但可能因為臺日雙方的商工團體的利益衝突等因素,次年(1935年)該組織就改組成「新竹商工會」,內部成員比例也改為日人較高,但張式穀仍擔任副會長。昭和十三年(1938年)再次籌設新的新竹商工會議所,成員比例改為臺人較高,張式穀依然擔任副會長。另外張式穀在昭和九年(1934年)取得酒類經銷商的專賣利權,直到六年後才失去此利權。

除了在新竹商工業界發展之外,張式穀也在協議會裡取得一席之地。新竹街在昭和五年(1930年)升格為新竹市時,街協議會也改成市協議會,要重新派任協議會員。《臺灣新民報》在此時舉辦了模擬議員選舉,而張式穀在這場模擬選舉中被選為州會議員榜首。而後在昭和七年(1932年),張式穀被任命為新竹市協議會員。後來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他成為官選新竹州會議員。在擔任市協議會員期間,張式穀曾關心過商工獎勵費與教育方面的議題,多次提出學費停收以減輕民眾負擔的要求。

昭和十五年(1940年),張式穀州會議員任期屆滿未連任,大同運輸會社也結束營運並失去酒類經銷商的專賣利權,而後曾出任皇民奉公會的幹部。

戰後

二次大戰後,張式穀在新竹市接管委員會命令下於民國卅四年(1945年)擔任第三區區長,次年(1946年)成為新竹市第一屆參議會的議長。二二八事件時,曾列為「新竹市二二八事變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來因而被官方認為是新竹地區「暴亂」之主謀,被訊問拘捕,之後並以「內亂」 案由移送高檢處,但後來被友人保出。民國四十年(1951年),張式穀當選為第一屆新竹縣議會議長,同時也經營金融業務,曾出任新竹市建築信用合作社主席、新竹市信用合作社理事長 、新竹市商會理事長等職。後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逝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