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青蓮 (1908年7月31日 - 2006年12月14日) 江蘇常熟人,化學家和教育學家、中國安穩同位素化學的奠基人、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
14歲考入姑蘇桃塢中學,1926年高中畢業考入光華大學化學系。在光華大學只用了三年半的時刻,就讀完了所需的學分,1930年畢業時他以第一名取得銀杯獎。
大學畢業後,張先生曾在常熟孝友中學任教一年。1931年考取清華大學研討生,在高崇熙教授輔導下完結了稀有元素範疇的研討論文3篇,分別為無機組成、剖析判定和物理化學丈量三個方面。此後他以優異成績取得中華教育文明基金,公費出國留學。
學經歷
1930年畢業於光華大學。
1936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去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化學研討所做訪問學者,作業了一年。
1937年7月,中央研討院化學研討所延聘他為副研討員。
1938年應光華大學之邀被聘為該校教授。他在該校輔導了兩名學生的畢業論文,兩篇論文都得到了很好的點評。
1939年夏,西南聯合大學的化學系延聘張先生為教授(屬清華大學)。
1943年,在戰時的艱難困苦條件下,當擔任學術交流的吳有訓先生向張先生搜集論文時,在3個月內交出一篇論文,並歸納了自己在國內外所宣布的重水論文撰寫成《重水之研討》論文集一書。
1943年取得國民政府教育部學術二等獎。
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北平復校,在此狀況下,依然堅持科研作業。他初次將重水密度的丈量溫度提高到95℃,並外延至100℃。展現所得精細數據的相關論文,本來按通訊稿投寄英國《天然》雜誌,而修改部則把它轉入正文欄,標明這一作業遭到高度重視。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1954~1956年曾任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
1934年至1984年的50年中一直在進行着重水和安穩同位素的研討,觸及十幾種元素的同位素,在重水和同位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同位素的動力學效應及同位素別離原理和辦法、同位素規範樣品的研發、同位素天然豐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化體系的研討。
1985年,測定了規範均勻洋水(SMOW)在25℃時的密度,數值達7位有用數,這是1975年後世界上三項高度精細測定之一。
1989年獲頒發「從事科學作業五十年」的榮譽獎狀。[2]
1990年,用校準質譜法測定了碳的原子量,被世界純粹與使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原子量和同位素豐度委員會(CAWIA)於1991年評為近年來最佳測定。
1991年測得的銦原子量114.818士0.003,已被國際採用為新標準。
199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0年3月公民教育出書社出書發行全日制一般高檔中學化學教科書中,作為中國兩位出色的化學家之一,向全國高中學生展現。
學術研究
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特別是同位素化學及重水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已總結於《張青蓮文集》(北京大學院士文庫,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為中國各種輕同位素的研究和生產作出了貢獻。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系統地進行了原子量的精確測定工作,所測定銻等10種元素的原子量已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定為新的國際標準數據。
曾任輔仁、清華、北大等大學教授,中國質譜學會首屆理事長。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同位素化學造詣尤深,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對中國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起過重要作用。[3]
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同位素化學造詣尤深,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對中國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起過重要作用。
晚年從事同位素質譜法測定原子量的研究。[4]
北京去世,享年99歲
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06年12月14日19時3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5]
著作
《重水之研究》論文集。
《張青蓮文集》(北京大學院士文庫,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無機化學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