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集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集鄉大名縣張集(又稱張鐵集)鄉位於大名縣城東30公里處,叢峰公路東西貫穿全鄉。張集鄉是國家級花生種植基地,素有「花生之鄉」之稱。[1]

中文名稱: 張集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河北省大名縣

政府駐地: 張集村

電話區號: 0311

郵政區碼: 056900

地理位置: 河北大名縣張集村

面 積: 62.6km²

人 口: 約3.4萬人

氣候條件: 四季分明,溫帶氣候

著名景點: 石家寨古蹟

機 場: 邯鄲機場

火車站: 邯鄲火車站

簡介

據張集村村志記載,張集鄉一帶早在周朝時就有人居住,當前張集村北街北頭,還留有周朝烽火台遺址一處。唐貞觀六年,張集附近的十個大村集資捐款修建了一座巨佛寺,稱普庵寺,(至今仍有廢棄的石碑存於張集中學,於2004年,由當地學生宮某和教師田某發掘)以求一方太平,因此這一帶還曾叫太平鄉。元末明初,太平鄉出了一個巨人,力大無比,姓張名大佛,人稱大力士。張大佛武藝極高,跟隨朱元璋滅元興明,出生入死。朱元璋稱帝之後,念張大佛多次救駕有功,官封御前侍衛大將軍。但張大佛乃草莽之人,目不識丁,且慣於流寇生活,不願居官,屢次請命卸甲歸田。朱皇帝見張大佛歸鄉心切,就賜下萬兩白銀,讓張大佛回鄉修墳祭祖,修建莊園。並賜上朝芴板,讓張大佛隨時可以上朝面見聖上。

張大佛回到太平鄉修建了自家莊園,取名德集莊,鄉里人稱張德集或張家樓。然而時隔不久,靖難之役爆發,太平鄉也未倖免,鄉里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幾乎斷絕人煙。太平鄉里不太平,這個名字漸漸被人遺忘,到明末清初的時候,人們的記憶中就只剩下張德集或張家樓了。

清朝時,張德集是地處山西至山東的唯一官道,是經商貿易者來往晉魯必經之地,因此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經濟貿易中心。其中鐵匠鋪居多,周邊村民都來這裡打造農具和生活用品,是冀魯豫交界一帶最大的鐵貨市場。鄉名也由原來的張德集,被清政府正式命名為張鐵集,流傳到當前就直接稱之為張集了。

農業

張集曾是一個農業大鄉,有耕地面積約6.0萬畝,水域面積約9400多畝,盛產優質水稻及水產品,被譽為豫東南的「魚米之鄉」。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逐步推出了張集精米、張集湯圓粉、胡寺天然花鰱、銀鯽等農產品品牌,並利用鄉域資源優勢建造了「釣魚山莊」等休閒旅遊景點,進一步提升了鄉域品味。

此外,木材加工、糧油加工、建築建材、客貨運輸、商貿旅遊、餐飲娛樂等行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完成3034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19元,張集鄉正向着構建「潢(川)、固(始)、商(城)三縣交界邊貿重鎮」、打造「中國羽毛工藝之鄉」的目標闊步邁進。

豐富物產

主要農作物有棉花、大蒜、大蔥、玉米小麥、西瓜、蔬菜、食用菌等。

近幾年,該鄉大力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無公害蔬菜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棉花、大蒜、食用菌已成為主導產業。棉花面積已達4萬畝,所產棉花質地純白,棉絨纖長,出絨率高。大蒜面積3萬畝,所產白皮大蒜個頭大,產量高,口味純正。食用菌面積已達20萬平方米,所產雙孢菇個頭適中,孢大腿短,營養豐富,口感極好。西瓜種植2萬畝,年產優質西瓜4萬噸,西瓜個大、味甜、沙瓤、皮厚耐貯運。養殖業以生豬、山羊和魯西南黃牛為主。生豬年出欄量在4萬頭以上,山羊年存欄量15萬隻,黃牛年存量2萬頭。

基礎設施

該鄉交通便利,單魚路(單縣─魚台),單豐北路(單縣─豐縣)貫穿全境,終張路、張馬路、張和路縱橫全鄉,溝通周邊鄉鎮。

全鄉50個行政村都已通了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柏油路,引水溝渠縱橫全鄉形成網絡。

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東西大街長2華里,500餘工商戶已正式營業,成為全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社會環境

全鄉有衛生院2所;中小學、幼兒園10所;敬老院1所。

張集鄉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為主題,以「美麗張集、和諧張集、幸福張集」為目標,圍繞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極力推進張集鄉政府駐地建成區環境整治建設,在創新特色、打造亮點上下功夫、做文章,助力實現張集鄉「生態環境優美、鄉風人文和美、群眾生活甜美」的願景。

張集鄉在鄉政府駐地張集社區實施鄉鎮美麗鄉村和中心村建設,重點開展駐地建成區「兩治理一加強」,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工作,改善人居環境。連日來,倒排工期,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度,各施工單位均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力爭在年底前完成此項民生工程。

該鄉美麗鄉村建設2個項目,共涉及11個招投標項目,前期招投標工作已全部結束;涉及8家中標單位,所有項目均已在10月10日開工。路邊隨意堆放的沙堆和垃圾雜物正在逐步清理;自行建造的違章車棚,經多方協商,戶主已決定自行拆除;杆線、樹木徵收已簽訂協議,隨即將集中移除;污水、雨水管網設施正在按要求埋設,路燈建設和電網管線鋪設正在施工中。

據了解,張集鄉投入550萬元進行集貿市場、道路整治、改水改廁、治髒治亂、健身廣場項目、道排工程、綠化工程7項美麗鄉鎮駐地建設;投入300萬進行立面整治、標識系統建設、鎮區出入口整治、村郵村站改造、景觀塘建設5項張集社區中心村美麗鄉村建設。修建1500平米的休閒公園,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2座。項目完工後將大大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實現「道路硬化、衛生淨化、環境美化、村莊亮化」的美麗鄉村。

旅遊資源

張集鄉河灣村的劉氏宗祠,系清代廬州名儒劉福慶於1862年主持興建的,祠堂為庭院式,兩路兩廂,建築面積244平方米。木結構,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院內植紅、白牡丹各1株,高約1米,花簇直徑1.5米。

視頻

旅遊發現:遊覽肥東縣張集鄉,發現了與眾不同的牡丹和這個玉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