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銅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銅彥先生現任中國金融書協主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造詣之深、功底之厚,早已蜚聲於書壇。他的書法,諸體兼擅,尤以隸書為人所稱道。

基本信息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原圖鏈結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中文名稱 張銅彥

出生日期 1958年10月生

職業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硬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籍貫 河北高陽人

人物簡介

張銅彥1958年10月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72年12月至1992年7月在空軍部隊服役。原為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主席。

銅彥先生的隸書主要取法古代經典碑刻和墨跡。他先後臨習過秦漢簡牘帛書、《張遷碑》《鮮于璜碑》《乙瑛碑》《石門頌》《好大王碑》等,尤其偏愛清代伊秉綬的隸書,對伊氏隸書心摹手追,受益頗多。同時,在隸書中大量吸收運用行書、篆書,特別是顏真卿楷書的結體和筆法,故其隸書既有《張遷碑》的方整、《石鼓文》的古樸,又有《乙瑛碑》的古雅、《膽巴碑》的靈秀;不但有《石門頌》的飄逸、《好大王碑》的遒勁,而且有伊秉綬隸書和顏真卿楷書的沉雄、厚重。銅彥先生的隸書是古樸的,因它來自漢篆、漢簡、帛書和漢碑,在更高的層次上再現了秦漢古風。

他的隸書又是新奇的,因他深得伊氏隸書的精髓,具有超前的審美自覺。他的隸書內涵豐富,風格獨特,不但圓勁、敦厚、中和,而且具有大氣、靜氣和廟堂之氣,深得同道好評和群眾喜愛。

藝術經歷

銅彥先生的隸書在筆法上雖以中鋒為主,但險峻、勁利的方筆和放逸、渾厚的圓筆的同時運用是其線條的基本特徵。他使隸書的基本點畫由連接變分散,且在篆書用筆的婉轉之外,也有明顯的提按、藏露、轉折等,這樣就使得點畫更加多姿多彩。其隸書的點畫無論是渾圓厚重,還是簡潔暢爽,都同樣表現出了凝練遒勁的藝術特色。為了豐富隸書的筆法,張銅彥先生曾經對《石鼓文》以及吳讓之、鄧石如、吳昌碩等人的篆書下過很大的功夫進行臨摹,因此他的隸書用筆深得篆書線條的圓厚之理,十分講究線條的圓渾結實,進一步強化了線條的質感。

銅彥先生的隸書在結體構形方面受伊秉綬的影響很大。他對字的構形極為敏感。如橫畫多的字順其自然,使其高大;筆畫少的字,適當壓縮,使其方扁。在堅持因字立形這一基本結體原則下,他又對字的結構加以大膽變形,使其隸書在保持方正圓勁、雄渾厚重風格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靈動之氣。其隸書構架巧妙,表現出他所具有的現代構成意識,讓人感覺新奇,甚至不可思議。

隸書的結構多是橫向取勢,意態宏深,長撇大捺,左右開合。銅彥先生不但深諳傳統經典隸書結體的橫向取勢之理,而且着意於字體結構的屈伸變化。他有時根據章法需要或為防止字形雷同,常運用伸縮辦法來打破隸書扁寬取勢的習慣定勢。他強調結字的方正與飽滿,但又能根據字上下、左右的關係,以及筆畫的多少,隨機應變地處理字形,使其結體打破一般隸書均勻扁平的定勢,而是有長、有短,有方、有圓,自然生動。其章法一般是橫有行、豎有列。總體而言,字距大於行距,給人以疏朗清新之感。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原圖鏈結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銅彥先生喜用濃墨作隸書。因為其行筆比較沉穩,加之書寫時懸肘懸腕,中鋒鋪毫,並使全身之力達於筆端,再使筆尖與紙產生摩擦,甚至還藉助呼吸的調整,運用提氣、提筆、輕功的技法,故能使墨色烏亮而又虛實相間,厚重中不失柔潤。

銅彥先生的隸書重在表現靜態的構築意趣,字形方滿,而章法又常使其充滿,這尤其能突出其隸書厚重的線條構形,所以我本人認為他的隸書尤其適合寫對聯、匾額、橫幅以及榜書。

銅彥先生在隸書研究和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藝無止境、學海無涯,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於一個酷愛書法藝術的人來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山陰道上沒有終點,需不懈地上下求索!

作品特點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原圖鏈結 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張銅彥潛心翰墨三十餘年,能寫多種書體,傳統功力深厚,作品雅俗共賞。楷書唐、魏兼擅,對《鄭文公下碑》、《論經書詩》、刻石、《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等反覆揣摩,尤對《鄭文公下碑》用功最深。魏茫、渾厚、自然、遒勁的美感。唐楷宗法顏真卿,先臨《顏勤禮碑》、後摩《自書告身帖》,碑帖相互糅合,作品結構嚴謹開張,中鋒運筆,線條圓勁,筆力內含,有骨、有筋、有血、有肉,渾穆凝重,大氣端莊。

隸書以帛書、漢隸為基礎,進而轉攻伊秉綬,尤其摻用篆、楷受法書寫,作呂筆勢穩健含蓄,渾圓憨直,方嚴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韻致,拙中寓巧,實中見雅,顯現出渾最端莊、高古博大的美學追求。

行楷書以魏楷、唐楷和趙孟 為基礎,並從篆、隸、章草諸體及沙孟海書法中汲取營養,初步形成了結構嚴謹、筆力雄健、溫潤妍雅,結體開張,個性鮮明的書風。篆書先學吳讓之,後攻吳昌碩,其結體錯落有致,用筆博取的基礎上,近年來集中精力專攻魏楷、行楷和隸書。

藝術成就

崇尚經典張銅彥書法展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法大賽及大展並獲獎。 1991年被評為「全車自不成才者」。書法作品和藝術成就分別載入《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大成》、《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收藏指南》、《成語連環八百陣書法大典》、《中國歷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走進新疆·全國著名書法家作品集》、《迎「十六大」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一百位當代書法家新春猴聯書法鑑賞集》、《百年小平》紀念郵票珍藏冊等多部典籍。《解放軍報》、《青少年書法報》、《金融時報》、《中國城市金融》、《今日民航》、《新華航空》、《東方書法》、《解放軍畫報》等報刊專題介紹了其自學成才的事跡和藝術風格。

2001年出版發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系列·張銅彥專輯》中國郵政明信片。

2006年被評為全國產業(企業)先進文藝工作者

2007年和2008年,分別作為先進書家和先進書法工作者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中國書法進萬家先進個人」。

2008年隸書作品榮獲「第三屆中國榜書大展」一等獎。巨幅隸書作品《蘇軾詞赤壁懷古》被人民大會堂收藏,「情境書法大展」隸書對聯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出版有《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系列·張銅彥專輯》、《張銅彥書法藝術》。

書法評價

書畫作品來自張銅彥藝術網 原圖鏈結來自張銅彥藝術網圖片

銅彥寫字很虔誠,很踏實。但最近我發現他虔誠的內心其實並不老實,他時時刻刻都在思考集百家之長,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不同字體、不同風格之間的融合。他的大字隸書「雲鶴游天,群鴻戲海」以伊秉綬為基礎,參入張遷碑的方筆,凸現出凝厚健麗、朴茂開張、大氣磅礴的境界。他對顏楷用功最早,又融入了鄭文公碑,推動大字魏楷走向高俊。他行楷學趙子昂《三門記》、《三清殿記》,很快將其方筆與魏碑溝通起來,並將趙的靈動用到了楷書創作中。銅彥眼下有了時間,希望他在隸書、魏楷上再回歸一點伊秉綬、鄭道昭,希望在剛剛開始的章草學習中更多地加深對線條美感的理解與運用。

他寫字是沉着鎮靜地濡墨,而不是風檣陣馬般地揮毫潑墨,是說他在本本分分地寫字,而不是超凡拔俗地創作。他把一點一畫,一字一句都從容地安排在宣紙上,得到的是預期的效果,而不是東奔西突、橫塗豎抹以求意外之奇。我也見過才氣過人狀的創作,很瀟灑之態的現場揮毫,但稍一留心,還是感覺到那才氣未必過人,感覺到那瀟灑中的底氣不足與內在緊張。那筆下的「意外之趣」到底如何也就很難評說。就寫字來說,人各有志,人各有法,人的秉賦與功夫各不相同,或以才氣勝,或以功夫著,或兼而有之,但都不應是「做」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裝出來的瀟灑並不瀟灑,沒有功力強作深沉狀還是露出無所適從的窘迫。銅彥先生的字厚重、內斂、平和、大氣,不作瀟灑狀而有率真之趣,用筆的從容見出心底的平和、平靜和功力內蘊。

細觀銅彥作品,楷書取顏真卿為主,旁涉趙孟頫等,最難能可貴的是一幅隸書作品「雲鶴游天,群鴻戲海」橫幅,能取伊秉綬之根,參以《張遷碑》方筆之韻,結體平穩端莊,筆畫渾穆,能在拙中藏巧,最是難得。我總感覺,藝術的發展總是在矛盾中進行,書家總是在拙與巧、重與輕、莊與諧、傳統與創新等種種矛盾中磨練升華。

注釋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