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肇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肇騫
中國科學院院士
出生 1900年12月1日
浙江永嘉
逝世 1972年1月8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冠超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張肇騫(1900年12月1日-1972年1月8日),號冠超,植物分類學家、教育家[1]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1926年張肇騫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後從事教學工作。1932年赴英國皇家邱植物園留學。1934年回國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江西大學、廣西大學教授,前中正大學生物系主任,以及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技師等職。1949年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副所長、代所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學部委員[2]

張肇騫長期從事植物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主要從事亞熱帶植物分類及生態研究[3]

人物簡介

張肇騫(1900~1972)號冠超,今溫州市龍灣區永興街道祠南村人。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和植物分類學家,主要從事亞熱帶植物分類及生態研究。1916年至1920年,他就學於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在校期間,勤勉好學,成績優異,是一名高材生。中學畢業後進金陵大學學習。1926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後從事教學工作。1932年赴英國皇家邱植物園留學。1934年回國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江西大學、廣西大學教授,前中正大學生物系主任,以及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技師等職。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副所長、代所長,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學部委員、中國植物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植物學會理事長。  張肇騫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後,在黨內任華南植物研究所總支書記、分黨組副書記、黨委委員職務。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

張肇騫先後擔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植物學會理事長[4]

人物履歷

1900年12月1日,出生於浙江永嘉場永興祠南村(今溫州市龍灣區永興街道祠南村)。

1916年-1920年,就學於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中學畢業後進金陵大學學習。

1920年-1925年,在金陵大學農學院就讀。

1925年-1926年,在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

1926年-1933年,擔任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助教、講師。

1933年-1935年,在英國皇家丘植物園進修。

1935年-1936年,擔任廣西大學生物系副教授。

1936年-1938年,擔任浙江大學生物系副教授。

1938年-1939年,擔任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兼植物研究所主任。

1939年-1941年,擔任浙江大學生物系(貴州)教授。

1941年-1946年,擔任中正大學教授,兼生物系主任兩年。

1946年-1949年,擔任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兼任北京大學教授。

1949年-195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

1953年-195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1955年-197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代所長。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 。

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後,在黨內任華南植物研究所總支書記、分黨組副書記、黨委委員職務。

1972年1月8日,在廣州逝世,終年72歲[5]

1920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時值"五四"運動爆發不久,他投入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鬥爭中,帶領同學鬧學潮而被校方開除,遂轉讀東南大學生物學系。

1926年,畢業後在中央大學任助教、講師。從此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並同植物學結下了終身之緣。著名奧國植物學家韓馬迪(H.Handel-Mazzetti)稱他為"非常聰明的青年"。他懷着科學救國的願望,決心到外國留學。他拒絕了官場要人的"好意"推薦和資助,而自己考取公費留學。

1933年,到英國皇家植物園丘園(Kew)深造。因其妻患絕症而提前於1935年回國。張肇騫回國後應聘於梧州的廣西大學生物學系任副教授,翌年受聘於杭州浙江大學任教。同年,經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驌介紹,同桂秉鏞結為伉儷。

1938年-1939年在柳州廣西大學農學院任教授兼農林植物研究所主任。後又轉到貴州湄潭的浙江大學任職。

1940年,中正大學於江西泰和成立。翌年,他受校長胡先驌之聘到該校執教併兼生物學系主任,為改善學校的教學設備做出了努力。日本侵略軍進犯贛州、泰和一帶時,他帶領學生顛沛流離到贛東山區。

1946年起在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兼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後改名為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張肇騫
植物分類學家、教育家 張肇騫

1953年起兼任該所副所長,進行植物分類學研究,並從事大量科學組織和管理工作,熱情參加編制中國植物學的發展規劃。儘管身患肺病,仍堅持騎車到北京大學授課。他滿腔熱情投入到中國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籌劃組建植物資源研究室,並率隊到廣西大溶江實地考察植被和植物資源。1953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

1955年,他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由於他的組織能力和善於團結人的品德,同年被調到廣州協助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組建華南植物研究所,他歷任該所副所長、代所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秘書長、廣東植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綜合考察隊隊長等。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1957年先後參加印度林業會議和科學年會,1960年赴越南考察。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院綜述

張肇騫畢生從事植物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擅長植物分類學和植物區系研究,特別是對菊科、堇菜科、胡椒科進行了較系統深入的研究;對中國華南地區植物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發展中國植物科學和開發利用經濟植物資源作出卓越貢獻。1955年,擔任廣州華南植物研究所領導工作後,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所由一個單一的植物分類學研究機構擴辦成包括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地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物化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協調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廣東等華南地區的植物學研究工作。領導並參加華南熱帶、亞熱帶資源植物開發利用的綜合性考察工作,積極尋找橡膠宜林地,發展橡膠生產。開發經濟植物資源,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學術論著

張肇騫編纂有《中國植物志·菊科》、《海南植物志》、《河北植物志》、《中國植物科屬檢索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等書,翻譯達爾文的名著《攀援植物的運動和習性》,發表了《中國菊科植物的一些新種》。《千里光屬及其近緣各屬的新種》等20多篇學術論文。

人才培養

張肇騫善於發現人才。抗日戰爭初期,沈善炯來到廣西大學農學院就讀,他發現了沈的才華,引導他學習生物化學和植物遺傳學,並趁廣西大學改組之際,主動提供路費介紹沈赴昆明西南聯大跟隨張景鉞繼續學習。1939年春,青年何天相到廣西大學農學院植物研究所初次參加工作,張肇騫親身指導他隨林學系師生往大瑤山調查和採集標本,後又帶他到在貴州湄潭的浙江大學任職。他常掏腰包資助當時來自戰區的貧困學生,直至成才,自己卻一簞一瓢過日子。他分文不受當時教育部要人的津貼,全家常年吃稀飯度日。他的這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鏗鏘骨氣鞭策着許多年青人。他開荒種地,並常說:"寧可低頭求土,不願仰面求人"。抗戰勝利後,中正大學遷校南昌時,校址離市區二十多里,又無交通工具,每次上課他都步行到校,風雨無阻,使學生們甚為感動。

他授課一絲不苟,理論聯繫實際,所講授的《植物分類學》使一些畢業後40多年的人,對分類學基礎知識仍然記憶猶新。其獨到之處,正如動物學家尹長民教授所述,歸結起來:一是善於說理,教學嚴肅認真,從不譁眾取寵以取悅學生,用較充裕的時間講述分類原理和方法,從形態學、細胞學和遺傳學等當時較新的觀點加以闡述,以比較各分類系統來加以評價;二是巧交鑰匙,理論聯繫實際,課堂野外結合,採用啟發引導而摒棄死記硬背的方法;三是從嚴訓練,用一學期的時間指導學生掌握植物分類的基本功,包括標本的採集、壓制,生殖器官的解剖,到分類檢索表的使用等。第二學期令每個學生獨立採集,鑑別100種植物(包括喬、灌木和草本),並寫出報告。這種旨在啟迪學生思維,提高智力的教學方法,至今仍值得後人效仿。

1944年,女青年黃新和來到中正大學任助教,用美國出版的大學植物學實驗指導一書上實驗課。但關於"原生質循環流動"一節書中提及的材料是分布於美國的伊樂藻(Elodea)。黃新和發現當地有一種黑藻屬(Hydrilla)的植物,其葉片中的葉綠素粒也迴旋轉動,就請教是否可用此作材料。張肇騫看後連聲贊好,並說,凡事必須聯繫實際,不能生搬硬套。這對初出茅廬的人無疑是莫大鼓勵。

張肇騫不僅授課認真,而且親自過問學生的實驗。當了解到一些年紀比助教還大的學生實驗課繪圖馬虎並提前離開實驗室時,他事後召見這些同學進行嚴厲批評,並規定,實驗報告必須當面交給指導老師審閱方得離開實驗室。他的治學態度使助教和同學終生受益。

20世紀50年代末,他與陳煥鏞率一批青年到廣東叢化三角山進行植物區系調查,邊考察邊講解,同時重視採集標本的質量,強調要詳細記錄植物的生境、土壤和其他生態資料。一天,清早上山採集,下午隊伍突然散失,他在山裡轉四個多小時回不來,只得在一座廢棄的磨坊里過夜。以他近花甲之年所表現的毅力,至為感人。他常教育年輕人說:"不怕慢,只怕站"。在繁忙工作之餘,他利用晚上為科技人員講授專業英語。他選用R.Good的名著《有花植物地理學》最新的版本作教材,不僅使人學了外文,還增長了專業知識。

張肇騫專長菊科植物的分類。他同林鎔、陳封懷三人堪稱中國菊科研究的大師。然而繁忙的科學組織管理和社會工作耗去他的大部精力。他寄希望於年青人,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資料奉獻出來。無論誰找到他,再忙他也放下手頭業務,耐心與之交談,既談學術,又談思想。他一心為公,團結同輩,培養後學,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言傳身教,曾多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先進科學工作者。

"凡一國之富強,端賴實際之建設。中國建國,工農亦興,勢所必然。而農學與植物學關係之密切,其理亦至顯。……今後建國大業中,植物科學研究,實為工作中之一環",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不久的這些論斷,在建國後得到了實施的環境。他認為,要使植物學緊密結合國家的經濟建設,必須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多做工作。當年吳征鎰從蘇聯考察帶回了一本《原料植物野外調查法》,他頗感興趣,主動組織王宗訓、王文采等人和自己一起翻譯。譯本出版後對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大興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開發起了積極作用。

中國科學院對他的科學才能和組織能力,尤其他那善於團結人和穩重而又堅定的作風頗為賞識。1955年他調任華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後,即開展了繁忙的單位組建和改造工作,力求把研究所辦成符合國家經濟建設需要的綜合性植物學研究機構。

華南植物研究所是1954年5月1日由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獨立出來而劃歸中國科學院的,原機構由陳煥鏞於1929年創建,歸屬中國科學院時只有10多個科技人員,從事單一的植物分類學研究,但擁有豐富的南方植物標本和植物分類學文獻,有着良好的植物學基礎研究條件。張肇騫同另一位兼職副所長、中山大學生物系的吳印禪配合,在陳煥鏞的支持下首先在生態學和地植物學方面培訓幹部,委任何紹頤、王鑄豪組建地植物學研究室,補充土壤、氣象、微生物和化學分析等人員;由留美歸國學者郭俊彥創建植物生理學研究室;1958年讓賈良智組建植物資源研究室。

為開發和利用華南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他於1958年率隊到廣西紅水河、十萬大山及廣東汕頭地區進行野外綜合考察。同年冬,他協調華南各地的力量組織了野生植物資源普查隊。次年,按國務院指示開展了華南四省的野生植物普查工作。1960年11月,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同年青人一道到陽江縣調查油料植物油渣果。他組織出版了油料植物、澱粉植物、綠肥植物、藥用植物、有毒植物等小叢書,不僅為各地群眾性利用野生植物提供參考,而且採到的大量標本充實了標本收藏。尤其重要的是,野生植物資源普查工作促進了生產部門對植物原料的收購利用。在普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了一些專題研究,如"白背葉籽油代桐油的研究"和"竹柏油含量和質量與環境因子的關係"等課題。張肇騫重視普及與提高、實際與理論的結合,同時,堅決抵制了對基礎理論研究的詆毀。

張肇騫視圖書情報工作為科學研究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他組織了一個由各研究室主任組成的圖書委員會,專門審訂外文文獻的採購,購進了大量外文文獻。1960年初,他倡議建立情報資料室,連同圖書室一起由他親自領導。

在社會動盪的年代,他沒有捨本逐末,不論群眾性豐產田的經驗總結,還是資源調查和植被區劃的工作,都堅持把為經濟建設服務和為學科發展結合起來,主動與農業、林業和其他科研部門協作而不爭高低。三葉橡膠樹抗寒生理的研究是張肇騫多年關注的國家重點任務。他和郭俊彥頻頻與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何康、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李慶逵及上海植物生理所所長羅宗洛協商與合作。1962年他受聘為國家科委橡膠熱作組成員。在他的領導下,從1960年到1964年,華南植物所在總結橡膠樹的呼吸代謝、物質代謝、細胞生理、不同品系耐寒力的比較和提高耐寒力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終於寫出了一批論文,總結了一套實驗研究方法。後來,集體成果《橡膠樹北移成功》獲國家發明一等獎,而抗寒生理的研究就是這項成果的一部分,這些工作為以後研究植物低溫傷害機理所得的成果奠定了基礎。他深知沒有植物化學的人才談不上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因而選送了一批年輕骨幹到上海有機化學所和藥物所進修,並充實本單位的儀器設備。

張肇騫學術思想活躍,非常重視學科間的協作與滲透。他強調,中國植物分類學和區系學的發展必須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提高";描述性植物分類學固然重要,但已不能適應學科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對植物學的需要,而單純追求發表新種的作法縛束了年輕人的成長。他認為,植物分類是在詳細觀察一個科或屬的種類形態,找出其系統發育所依據的比較合理的特徵。為此不僅要利用固有的手段(描述形態學),而且還要參考和運用其他學科,如比較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植物地理學等的研究資料,分析和探討已有分類系統的正確性,作出補充和修正,以闡明植物系統發育的規律,進而發展實驗分類學。這樣不僅能把植物系統發育的研究提高到理論實質,又能使這門較古老的學科在生產實踐上找到其應用的途徑,並對栽培育種、定向培育提供科學依據。他為此邀喻誠鴻籌建了植物形態解剖學研究室。1963年他和喻誠鴻等人進行的《齊頭絨屬在分類系統上位置的研究》,就是運用學科間協作研究的嘗試。

為擴展植物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他還着手建立古植物學組織,以便為地層鑑定、礦產開發及研究植物的進化提供理論依據。為填補華南地區低等植物研究的空白,他特別派人到南京向陳邦傑教授學習苔蘚學,使該所今日得以有這方面的人才。

個人生活

張肇騫的曾祖父是清朝舉人,祖父為進士,父親張乃鑒是個秀才。9歲前在私塾念書,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毫無興趣,隨後到大哥任校長的溫州小學就讀。他考試的作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頗得老師的賞識,考取了第一名。幾年來的學習成績均名列榜首。12歲就讀於永嘉縣立第二小學今永興一小,16歲以優異成績考入溫州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他3歲時喪父,由於家境窮困,自小養成勤儉刻苦的生活作風。中學畢業後原想到法國勤工儉學而努力自學法語,因身體多病而未能如願。

張肇騫
植物分類學家 張肇騫塑像

人物評價

張肇騫對中國植物分類,特別是菊科分類研究,以及北京、華南地區植物學研究機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培養了一批植物學人才。

張肇騫精通英、法、德等多種語言,先後發現植物新種75個、新變種7個及新改名的植物13個,為中國植物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

張肇騫忠誠於人民的科學事業。他為祖國培養人才甘當"人梯"的精神和深入基層、聯繫實際、嚴於律已、艱苦樸素的作風,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十年動亂時期,他即使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身體健康受到摧殘。但他對黨的信仰卻堅定不移。為表達他對黨組織的深厚感情,他從1968年開始,每月向黨組織交納黨費一百元。 工作深入,聯繫實際,生活艱苦樸素,為人所稱道。"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

參考來源

  1. 張肇騫 ,台灣大陸同鄉會
  2. 張肇騫 ,名人簡歷網
  3. 張肇騫 ,人物網
  4. 張肇騫 ,人物網
  5. 張肇騫 ,廣東省植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