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老頭的貨郎擔子(尹燕忠)

《張老頭的貨郎擔子》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張老頭的貨郎擔子

貨郎擔子應是流動的鄉村符號,但已經走遠而消失了。

回憶童年,貨郎擔子的影像仍在記憶的屏幕上映現。 挑貨郎擔子的是個大臉盤子的老頭,臉上長滿了黑鬍子,密布面茂盛,大人孩子都喊他張老頭,他不惱,臉上漾出了笑意,怪親切的。他一撂下顫悠悠的扁擔,就拿出貨郎鼓用手一搖「啷噹撲楞」的響,小娃娃、半大小伙子、小閨女就圍了上去,然後又有成年人湊過去了,就像看耍猴變戲法的一樣,從而打破了貧窮落後QQ村的死寂,蒼老的榆樹皮上也擠出了歡樂,坍塌石屋的茅草風吹舞動起來,雞狗貓鴨的吠鳴也鍍上了流動的金色的旋律了。

貨郎擔子的魅力吸引了鄉村人的眼球,豐富擴充了鄉村人的眼界。 貨郎擔子張老頭挑來着兩個箱子,箱子上邊用鉛絲織成了網子,密密麻麻,狀若峰網,比蜂箱小巧剔透,秀氣宜人。裡邊就是個百寶箱,它是貧窮時代唯一通往閉塞鄉村的商品交流渠道。裡面擺滿了針頭線腦,有小糖塊、萬金油、馬牌抹手油、雪花膏、仁丹丸、糖葫蘆,還有老太太頭上的包網子、簪子、手鐲、頂針、戒指、胭脂、姑娘頭上的紅頭繩、發卡等。奔進QQ莊的是條蚰蜒路曲里拐彎爬進村巷裡去。貨郎箱子裡擠進去了一些莊稼葉子,兩隻梢螞蚱在裡頭急的碰頭甩腿,一根綠灰色的腿便血腥的斷下來,一個小娃拿來幾雙破布鞋換糖吃,一掀箱子,螞蚱便鈄楞「撲嗤」飛臭椿樹葉上去了,小娃一捏,螞蚱飛了。

接着又吮起糖來,蜜甜,傍邊小娃便饞得流涎水子。張老頭便號召小孩快去拿東西來換,不大一會兒,便攜來一堆亂麻齊糟的長頭髮、破布襯、破錫壼、皮子類,小孩好哄,差不多不講價,不像大人般討價還價,臨了,張老頭說,豁上賠嘍,再給你一塊糖,小娃子便笑的夠嗆,一塊糖擺平不少事,也是小買賣,也賠不到那裡去。 這個張老頭講信用,有些小誠信小仁義,你要的東西若沒有,下次他准帶來嘍! 張貨郎老頭子還好賣洋火炮子,一種十六開紙,上邊排着一百個小紅疙瘩頭,裡邊是火藥,用石頭一砸就挺響。那時我們愛抓特務,也喜歡軍事戰鬥的故事片兒,也都模仿着做戰戰鬥遊戲,求老木匠大爺給弄了一枝木頭槍,用皮筋帶動撞針木塊,把一個疙瘩頭藥夾裡邊,一扣動機拴就一聲清脆的響,嚇一跳,但快樂,這是貨郎帶來的喜氣。張老頭隔幾天來一次,他不來人們還悶得慌,小孩子也有些小寂寞了。 QQ村極為信服貨郎擔子張老漢,有人好扒瞎騙人,莊鄉人家就說,少調無教得,你也學學人家貨郎張老頭,壞良心不得好報喲,也收斂一下子好不好呀? 張老漢的肩挑後來換成了自行車帶貨郎箱子,車后座兩邊各馱一個箱子,車把前還插上一個杆草把子,上邊插滿了紅的耀眼的糖葫蘆。他會吹糖人,有西遊記里的全部人物,也有雞鴨魚鵝類,都吹塑出來了,而這種東西容易融化,差不多就得給吃掉才行,也是瞬間的美麗吧。 再後來,他也帶些燒餅和油條去賣,剩下一根半張的就自個吃去當飯,居戶就給他端出水來喝。 他有三個兒子上班,有一個在縣裡企業上,兩個在鄉里混得也挺人物,上得講堂,下得舞場,怪抖,但不管張老頭子。

老頭子歲數大了,不會騎車了,又推起了土車子到QQ村爆玉米花賣,不料卻在回家的山路上掉下崖摔死了。發喪時,QQ村去了不少人去送張老頭一程!

2020.5.18日中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