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竹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竹君(1876—1964),廣東番禺人,1899年在廣州博濟醫院醫科班畢業。 [1]

生平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張竹君組織救護隊北上,甫至遼東,戰事已停,乃折經上海,為友人挽留,設診所於派克路登賢里。翌年,與李平書創立上海最早的一所女子中西醫學堂,任校長,兼授西醫課。同時,又協助李平書在三泰碼頭積穀倉外開辦上海醫院,任監院。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發起成立中國赤十字會,組織、率領救護隊員前往武昌,並掩護革命黨人黃興、宋教仁隨隊同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授予立國紀念勳章、赤金紅十字軍功勳章及中華民國忠裔紀念章,以旌其功。其後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災害期間,張竹君募款集資開設時疫醫院,施診給藥,救死濟危。1964年因病逝世。

學醫之路

1876年,張竹君出生於廣州番禹的一個官宦之家,父親是三品官員,家境富裕。出身於這樣一個舊式家庭的張竹君,沒有成為深藏閨閣的千金小姐,反而離經叛道地開學起了西醫。

張竹君就讀的是博濟醫院(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南華醫校。後轉入夏葛女醫學堂,在1900年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

1899年,張竹君從博濟畢業,成為一名通西醫內外科的全科醫生,開始了懸壺濟世的生涯。在閨中密友徐佩萱(後改名徐宗漢)變賣首飾妝奩的資助下,她在廣州荔灣開辦了禔福醫院,自任院長,專為

貧民治病。兩年後,兩人又開辦了南福醫院。張竹君的壯舉,不僅讓她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亦開闢了女界辦醫院之先河。

張竹君醫術精湛,愛護病人,且擅長演講,因此極富有號召力。每當她倡辦醫院和女子學校時,都得到富商太太的贊助。1901年她集資創辦褆福醫院於西關荔枝灣畔,這是廣東第一所國人自辦的西醫院。不久又創辦南福醫院於珠江南岸的漱珠橋側。這兩所醫院都為平民治病,並在醫院內設立基督教福音堂及演說會,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她就召集親友,在此宣傳基督教福音,同時議論時政,倡導新學,提倡女權。南粵志士,多投其門下,胡漢民、馬君武等是常客。

馬君武極崇拜張竹君,曾追求她,到日本留學後撰寫《張竹君傳》刊登於《新民叢報》,有"女權波浪兼天涌,獨立神州樹一軍"的贊語。胡漢民當時任《嶺海報》主筆,經常在報上宣傳張竹君的事跡。1903年《羊城報》記者莫任衡在報紙上發表《駁女權論》文章,胡漢民與亦擁護女權的《亞洲報》主筆謝英伯起來反駁,雙方展開辯論。

張竹君曾著《婦女的十一危難事》一書,揭露清朝婦女在封建枷鎖壓迫下的卑賤地位,鼓動婦女起來求自身的解放。在她的帶動下,廣州有一些婦女走出家門,熱情參加社會活動。1901年張竹君在廣州與徐佩萱(後改名徐宗漢,廣東香山籍上海富商徐潤的侄女)結拜為姐妹。徐宗漢傾其積蓄贊助張竹君開辦醫院和女子學校,以後又帶領親友參加廣東同盟會組織;大姐徐慕蘭,1911年12月任廣東女子北伐隊隊長,小姑李佩書,女僕黃悲漢、鄧慕芬,女友莊漢翹亦都參加辛亥革命工作。

張竹君1901年在廣州創辦育賢女學,1902年又與馬勵芸、杜清持等女士一起創辦私立公益女學 ,成為廣東開辦女學校的先驅。並被稱為"女界之梁啓超",在東南亞華人中亦享有盛名。

公益先驅

廣東新會籍外交官伍廷芳的夫人何妙齡女士(1847- ?),當時是婦女界的活躍人物,張竹君尊她為誼母。何妙齡是廣東南海人,出生於基督教華人牧師家庭。她的弟弟何啟,是香港著名醫生和律師,1887年在香港出資籌建雅麗氏醫院。何妙齡熱心醫療公益事業,20世紀初在香港創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醫院,又支持張竹君在上海創辦醫院。

上海製造局提調李平書1904年12月資助張竹君將育賢女校遷往派克路(今黃河路)。為此,張竹君尊李平書為誼父。1904年11月,張竹君在上海創辦女子中西醫養病院,自任院長。不久又設有派克路診所。1905年,張竹君與李平書合辦上海女子中西醫學校,這是由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女子醫科學校。1909年,上海醫院成立,張竹君被推舉為監院(院長)。 其在上海的影響力不亞於在廣州時。

1904年2月,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展開戰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東北盛京地區有數萬中國人死於戰火,傷者無數。為救援戰爭難民,清政府暗中派人拉入英、法、德、美四國,於3月10日成立"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張竹君隨萬國紅十字會深入東北,救護日俄戰爭中受害的中國人。

工運豪傑

1905年掀起的反美拒約運動,張竹君積極投身其中。

1905年初,張竹君寫信給上海的粵人同鄉組織--上海廣肇公所,反覆強調如果美國華人能與國內人民"合群禦侮","則拒一美而列強知中國之難侮,拒一美約,而日後見民權之可伸,則此一舉也,未此非轉弱為強之機焉"。她又指出:"今茲辦法,不藉政府,不須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為,苟能合群,非但不懼美國,並何懼列強乎。事之成否,在人心之齊不齊耳。" 她相信群眾的力量,明確指出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一定能取得鬥爭的勝利,表現出張竹君的先知遠見和灼熱的愛國情懷。不久,在沿海各商埠掀起了抵制美貨運動。上海廣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滬廣東紳商多次致電清廷,要求政府拒絕在續約上簽字。中國人民在反對美國華工禁約中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國種族主義者肆意加害華工的趨勢。

  1. 民國奇女子張竹君.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