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溫 (東吳)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溫(193年—230年),字惠恕,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修節操,容貌奇偉。三國時東吳大臣,父張允有輕視錢財,重視士人的節操而聞名於州郡,孫權任命他為東曹掾。《三國志·張溫傳》記載:「張溫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備,用致艱患。」孫權召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

張溫少年時就十分有情操,守本分,身軀凜凜,相貌堂堂。黃武三年(224),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漢,孫權原先害怕諸葛亮會有意留難張溫,但張溫不擔心。在呈上蜀漢朝廷的文書刻意稱頌蜀漢,以表明和解的誠意,重建兩國關係。他在蜀漢表現出色,得蜀漢朝廷重視。回東吳後不久,被調進豫章的軍隊,事業上再無進展。

孫權一方面介懷他出使蜀漢時稱頌蜀漢,又嫌他聲名太盛,恐怕張溫不會盡忠地由他任用。當時正好碰上暨艷事件,暨艷是張溫引薦的臣子,但他濫用職權,升遷評定等只看自己喜惡。事件被揭發後暨艷及同黨徐彪都自殺。孫權見此,於是以張溫與暨艷、徐彪等人多有來往而下罪張溫,後更將張溫發還到家鄉吳郡。將軍駱統曾上書為張溫辯解,但孫權不理會。六年後,張溫病逝。[1]


目錄

 [隱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