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洪(外文名稱Zhang Hong)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任醫師
知名於 骨與關節疾病、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撞擊綜合徵與先天性關節畸形的診治

張洪[1]

張洪主任醫師、教授,1982年10月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分配至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矯形骨科工作。2001年任主任醫師。2004年任教授。

簡介

單位: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北京304醫院骨科(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

職稱: 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骨與關節疾病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撞擊綜合徵與先天性關節畸形的診治

門診名稱: 骨 科

人生經歷

2010年6月參軍。調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北京304醫院(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骨科和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組組長。

目前任中華骨科學會會員。北京骨科學會委員暨關節組組長。中華微創學會委員。亞太地區人工關節學會副主席。任美國《JournalofArthroplasty》和《Orthopedics》雜誌編委。任《中華外科雜誌》、《中華骨科雜誌》、《中國骨腫瘤和骨病雜誌》、《中華老年多器官雜誌疾病雜誌》等雜誌編委。任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委員會醫學委員。於國際與國內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從1980年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大骨科輪轉實習開始,30年在超過萬例的手術錘鍊中,積累了豐富的髖關節、膝關節外科的臨床經驗。對疑難病症暨複雜骨與關節疾病、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撞擊綜合徵與先天性關節畸形診斷治療及手術具有較高水平。

1997年率先在國內開展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髖臼周圍截骨術的手術與學術研究,目前已完成600餘例。手術例數及治療效果均處於亞洲領先水平。中期隨訪優良率達93%。擅長複雜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與全膝關節置換術、翻修術。擅長小切口(手術損傷小恢復快)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與全膝關節置換術。

2000年赴瑞士伯爾尼半島醫院接受Ganz教授有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關節周圍截骨術和髖關節撞擊綜合徵的相關手術技術培訓。邁進國際先進水平的骨與關節領域。

2004年獲得美國JohnInsallTravellingFellowship獎學金(該獎學金僅授於在人工膝關節領域有突出成就的年輕臨床骨科專家。全世界每年僅授4人)。先後訪美國、加拿大10餘家國際著名人工關節醫院,向多名國際知名骨科專家學習並探討切磋。

張洪:打通最重要的關節

髖關節是人體承載上半身連接下半身的關節,也是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張洪就是打通最重要關節的人。

  張洪和關節「較上勁」還要追溯到30年前。1982年,張洪從北京醫學院畢業後,她和班裡的其他4名同學一起分配到積水潭醫院骨科。住院醫生要在各個科室輪轉,轉到矯形骨科後,張洪就愛上了這個專業。「你看那些患者都是七扭八歪地進來,手術之後,順順溜溜地回家了,太有成就感了!」矯形骨科聽起來很神秘,實際上主要和關節打交道,既包括一些小的關節,也包括膝關節、髖關節等比較大的關節。

  最近這幾年,張洪把研究重點轉向髖關節。她告訴記者,我國置換髖關節的患者中,首要病因就是股骨頭壞死,所占比例超過50%;排在第二位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置換髖關節是股骨頭壞死患者最後的出路,可是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大多很年輕,換個髖關節不能使用一輩子。張洪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在股骨頭壞死早期就採取措施,延緩壞死的進程,讓患者多用用自己的髖關節?

  想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取得進展非常不容易。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股骨頭壞死是由60多種複雜原因導致髖關節病變的疑難病症。股骨頭壞死的終極歸宿是股骨頭塌陷,本來球狀的股骨頭「癟」了。而導致股骨頭塌陷的原因是股骨頭這個「球」內部的骨細胞壞死病變,相當於「爛心」。在張洪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小瓶子,瓶中浸泡着一個股骨頭塌陷的標本。即使是外行也能看出來:塌陷的股骨頭內部已經「酥」了。

  張洪說,晚期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只有置換髖關節這一種選擇,早期和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則可以通過「打壓植骨術」治療。「打壓植骨術」簡單來說就是在股骨上端打一個孔,將鑽頭通過股骨頸送至壞死的「爛心」部分,去除壞死的骨細胞。然後,再通過這個孔把剪碎的異體骨填入其中,重新建立股骨頭的骨性結構支架,為股骨頭恢復新鮮的血液循環做好準備。一段時間之後,填入的異體骨會和患者本來的骨頭長在一起。

  在張洪主管的關節與運動醫學病區中,經常會見到非常年輕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異常的患者。張洪說,這些年輕的病人雖然走路看不出太多的毛病,但是他們的髖關節出了問題。這些患者由於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軟骨磨損引起疼痛,必須要手術治療。1997年,張洪率先在國內開展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髖臼周圍截骨術,「相當於把戴歪了的帽子正過來」。張洪解釋說,正常髖關節的髖臼就像一頂「帽子」,股骨頭就像「腦袋」。發育不良的髖臼不僅僅是「帽子」大小不合適,而且髖臼又淺,覆蓋又少,就像「帽子」歪戴着,髖關節用力很集中,就不禁磨,不知不覺中會將髖關節磨壞。當然,除了髖臼覆蓋差之外,這些患者的下肢骨旋轉也會出現異常,需要糾正。張洪開展的髖臼周圍截骨術,可以把戴歪了的「帽子」正過來,使患者能夠儘量長時間地使用自己的髖關節。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孩子都會走上手術台,不過張洪還是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大腿根部酸脹不適,或者逛一天街後雙腿邁不開步,休息後不適感會消失,最好到正規醫院找有經驗的骨科醫生檢查。目前我國能夠熟練掌握髖臼周圍截骨術的骨科醫生可謂鳳毛麟角。去年,張洪特地把發明這種手術方式的瑞士教授請到我國培訓了一批骨科醫生。今年張洪還將把這位教授請到我國,提升中國骨科醫生對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這個疾病的認識水平和手術水平。作為我國最先開展髖臼周圍截骨術的醫生,張洪目前已完成800餘例髖臼周圍截骨術,手術例數及治療效果均處於亞洲領先水平。本報記者 賈曉宏 J146

人物檔案

  張洪,主任醫師,教授。國際髖關節學會中國唯一正式會員,中華骨科學會會員。曾在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工作28年,2009年12月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參軍,調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目前是304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病區學科帶頭人。從醫30年完成骨科手術逾萬例,擅長治療複雜的骨與關節疾病。在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撞擊綜合徵與先天性關節畸形診斷治療及手術具有較高水平。

補白

骨科是男醫生的天下,在骨科奮戰的女醫生寥寥無幾。試想,有幾個女醫生願意每天舉着鋸、拿着鑽,圍着手術台轉來轉去?

  張洪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她考上了北京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分配到積水潭醫院工作後,她堅決地選擇了骨科。經過了30年耕耘,張洪成為國際髖關節學會中國唯一正式會員,目前這個學會在全球只有75名正式會員。[2]

張洪︰創新醫患溝通新模式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專業學科帶頭人,全軍骨科研究所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病區主任。主任醫師,教授。1982年10月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分配至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矯形骨科工作。2001年任主任醫師。2004年任教授。

2009年12月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參軍。在升任主治醫師與副主任醫師後於1989-1991年1995-1996年分別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醫學中心進修人工關節專業。獲得專業和英語的雙重提升。2000年赴瑞士伯爾尼半島醫院接受Ganz教授有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關節周圍截骨術和髖關節撞擊綜合徵的相關手術技術培訓。邁進骨與關節領域的國際先進行列。2004年獲得美國John Insall Travelling Fellowship 獎學金(該獎學金僅授於在人工膝關節領域有突出成就的年輕臨床骨科專家。全世界每年僅授4人)獲訪美國、加拿大10餘家國際著名人工關節醫院。向多名國際知名骨科專家學習並探討切磋。張洪同志特招入伍5年來,牢記我黨我軍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宗旨,在創建關節外科、手術2000餘例、手術量年增長30%的同時,於我軍首創「愛髖愛膝公益行」的1+1模式︰為中國偏遠地區的貧苦百姓全免手術、為偏遠醫院培訓具有國際視野起點的關節外科醫生。首創為邊關和前沿戰區野戰醫院建立關節外科的傳幫帶新模式。首創「手機+QQ+博客+好大夫個人網站+患友會」的醫患溝通新模式。目前任國際髖關節學會正式會員,中華骨科學會髖關節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第九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關節學組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委員暨關節組組長、第九屆委員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關節外科學組髖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任美國《Journal of Arthroplasty》和《Orthopedics》雜誌編委。任《中華外科雜誌》、《中華骨科雜誌》、《中國骨與關節雜誌》、《中華老年多器官雜誌疾病雜誌》等雜誌編委。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委員會醫學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權威健康教育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關節工作委員會委員、髖關節工作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關節學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二屆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脊柱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醫學參考報社骨科學頻道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委員。於國際與國內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