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榕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榕軒(1851—1911),原名煜南,梅縣松南圳頭人。與弟張耀軒(1861—1921)同是當時著名華僑實業家和印尼的僑領[1]

張榕軒少時就讀於私塾,其父在鬆口經營小雜貨店,因本小利微,難於維持十口之家生計。於是,隻身赴印度尼西亞謀生。初在張弼士開設的公司當職工,不久升為高級職員。有了積蓄後,便自立門戶,轉往蘇門答臘棉蘭地區自行開業。光緒四年(1878年),張榕軒與張弼士合資開辦笠旺公司,經營種植橡膠、咖啡、椰子、茶葉等,投資數百萬元,先後開闢膠園七、八所,茶葉加工場一處,後又合資開設日裡銀行,隨後又開設萬永昌商號,經營各類商品。歷十餘年之銳意經營,不僅企業發達,且促進了棉蘭市場的繁榮,資產總額累達數千萬盾,為棉蘭地區華僑社會中之首富。荷蘭殖民當局以張榕軒有功於當地的開發和經濟發展,先後委以華人「雷珍蘭」和「甲必丹」(皆前印殖民當局之官銜)。而張榕軒也因此成為棉蘭地區公認的僑領。

張榕軒出國後不久,其父在家鄉逝世,雜貨店務由其弟耀軒經營。張耀軒因感在家鄉難於施展其抱負,不久,亦離家南渡助兄。張耀軒為人敦厚老實,工作細緻,到棉蘭不久,即被其兄委任為其企業的總管,負責管理帳目。由於工作勤懇,並贏得當地華僑的信任,未及數年,當張榕軒提升為華人「甲必丹」時,張耀軒也被委任為華人「雷珍蘭」。張氏兄弟出任荷印華人官職後,興利除弊,凡苛虐華僑之條例,必出面與當局交涉,至取消為止。對華僑納稅是估算個人收人計征的,往往多估,使華僑增加負擔,蒙受損失。張氏兄弟為維護華僑利益,極力交涉,當局只好將華僑稅務劃歸張氏任內之「瑪腰」公署代征,收人微薄者減征,失業者免徵,使華僑得到實惠,為當地華人所稱道。

張榕軒的墾殖業在張耀軒的積極協助和經營下,得到進一步發展。後來,張耀軒又在西甫蘭收購一荷蘭人經營不善之大種植園,並委任另一荷蘭人安尼斯為其30多家種植園的總管。張耀軒成為委任白人為其總管的第一個華僑大種植園主。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張弼士應清政府之邀,回國籌辦中國通商銀行,因其深悉張耀軒能籌善算,故歸國前將其在東南亞的一切企業委託張耀軒代管,使張榕軒兄弟一時成為東南亞舉足輕重的華僑財團富豪之一。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張耀軒隨張弼士從巴達維亞前往新加坡辦理商務時,因受德國郵船公司推行種族歧視政策的刺激,又合股創辦了裕昌和廣福二間遠洋航運公司。光緒二十年前後,張耀軒應張弼士之請前往巴達維亞,會見當地華人「瑪腰」許金安、「甲必丹」李全俊,參與籌辦中華銀行。張耀軒認購了股份中的三分之一(200股)。由此,張耀軒把他的事業發展至爪哇島。

光緒二十年(1895年),張榕軒得到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黃遵憲的推薦, 繼張弼士之後出任中國駐檳榔嶼副領事,從此步人仕途。張榕軒在公餘之暇,搜集當地民情風俗、歷史沿革、經濟地理等資料以及國內洋務派與改良派等大臣所寫重要奏章和著述加以編撰,寫成《海國公餘輯錄》和《海國公餘雜著》兩書。內容豐富,為後人留下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張氏兄弟愛國至誠。當時清廷籌募海軍經費、籌辦京師醫局以及陝西鬧旱災,順直一帶鬧饑荒,張氏兄弟均捐巨款贊助或賑濟。清政府曾多次嘉獎,並分別授予花翎二品頂戴候補四品京堂和花翎三品卿銜。後興辦潮汕鐵路,又改授張榕軒為三品京堂候補,並升任為考察南洋商務大臣;改授張耀軒為四品京堂候補。

張氏兄弟對振興祖國實業更是不遺餘力,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發起籌建潮汕鐵路。總預算金額為300萬銀元,其中張榕軒、張耀軒各認 100萬元,謝夢池認 25萬元,張宗煌認20萬元,林麗生認50萬元,不足之數,由張氏兄弟補足。光緒三十年4月正式成立潮汕鐵路公司,張榕軒出任董事長。是年8月底,勘測和劃線工作順利完成,9月28日正式動工興建。中間幾經周折,兩年之後,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條由華僑投資興建的純商辦鐵路——潮汕鐵路終於建成。它南起汕頭,北止潮州,全長 39公里。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1月25日正式通車。1908年繼築至意溪,全長42公里,實際投資額為302.58萬元。宣統三年4月,清政府以「鐵路國有」為名,按投資總額公布以六成付款,企圖強奪股權,收回商辦鐵路,並將路權轉讓給日本。因是年10月爆發武昌起義,清朝被推翻,潮汕鐵路仍歸商辦。然張氏兄弟對清廷掠奪華僑資產的行徑,甚為憤慨。目睹清廷統治下的祖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影響華僑在外的地位,因而萌發了愛國民主主義思想,同情支持孫中山領導之民主革命。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後,張耀軒在同鄉的同盟會會員謝逸橋的發動下,捐出一筆巨款,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在其帶動下,南洋華僑亦踴躍捐款支持孫中山。民國成立後,孫中山親筆題寫「博愛」兩字,送給張耀軒。

張氏兄弟樂善好施,對於僑居地的公益事業鼎力資助。他們曾在棉蘭獨資創建敦本學校,捐建各埠中華學校校舍,捐資架設棉蘭日裡河大鐵橋,在棉蘭勿老灣海口設麻瘋醫院等,捐資逾百萬元。對於祖國家鄉文教事業亦十分熱心,慷慨捐資4000元給鬆口公學,捐贈10萬元給香港大學,為嶺南大學捐建一座「耀軒樓」(位於今中山大學校園內)等等。清末,張氏兄弟還出資輯錄嘉應五屬從宋至明、清先賢遺詩400餘家,刊成《梅水詩傳》初、續集共13卷傳世,並資助《光緒嘉應州志》的出版。1910年,江南開勸業會,張氏兄弟帶頭捐款30萬元,以倡導「實業救國」。

張氏兄弟熱愛鄉邦,振興中華的宏願,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至今為人所傳頌。張榕軒於1911年因病逝世於僑居地棉蘭,噩耗傳至祖國後,國人均為之惋惜。徐省吾有輓聯曰:「潮汕辟路,日裡殖民,中外失老成,豈徒淚灑葭莩,戕痛自關人物計;考察未終,實業待振,朝野方屬望,忽爾噩傳桑梓,公魂應向國家還」[2]。張榕軒去世後,棉蘭華人「甲必丹」遺缺由張耀軒繼任,後張耀軒又被升為棉蘭華人「瑪腰」,其實業繼續發展,時人稱為「雄視一方的張瑪腰」,其資產不下四千萬盾,與新加坡的陸佑和中爪哇的黃仲涵並稱為東南亞華僑的三大巨富。

民國10年(1921年)2月8日,張耀軒在棉蘭僑居地病逝。出殯之日,不分種族和國籍,人們從亞齊、巴東、爪哇、檳榔嶼、新加坡等地趕來參加葬禮,悼念曾為發展僑居地經濟、社會公益事業竭智盡力的華僑先賢。

參考文獻

  1. 梅卅人物傳. 1990*. 
  2. 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梅縣誌.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