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志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志瑤

[1]

中文名字:

張志瑤(1925—1999),原名志姚,家名漢懷,筆名靜江,廣東蕉嶺縣徐溪鎮黃坑村人[1]。張志瑤因家境貧寒僅讀了小學5年[2]

本名:張志瑤

所處時代:1948年

出生時間:1925

別稱 :靜江

民族 :漢族

去世時間:1999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經歷

1人物簡介

張志瑤(1925—1999),原名志姚,家名漢懷,筆名靜江,廣東蕉嶺縣徐溪鎮黃坑村人。因家境貧寒僅讀了小學5年。1947年夏天,經地下黨員王志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及參加游擊隊,任武工隊隊長。1948年3月2日,閩粵邊縱司令員劉永生部署攻打蕉城,派劉雨舟、張志瑤2人偵察敵情,張深入了解詳細情況後,連夜趕回向首長匯報。戰鬥打響後,他作為劉永生的通訊員,冒着槍林彈雨傳達司令員的命令,終於攻克蕉城[3]

2人物經歷

1949年春天,為了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張志瑤奉命帶領武工隊員在蕉嶺至平遠公路黃坑地段設卡收稅,蕉嶺縣保安營傾巢出動企圖阻止,閩粵邊縱1支隊饒仁珊團與中共蕉嶺縣工委書記鍾化雨率領的獨二大隊密切配合,伏擊來敵。共斃、傷、俘敵86人,繳獲長短槍75枝,輕機槍1挺,子彈1箱。是年7月,國民黨胡璉殘部竄境,張志瑤遭遇敵人1個分隊28人撲來,事起倉促,他當機立斷在暗處舉起手槍,瞄準兩個敵人射擊,兩個敵兵猝然倒地,敵人誤以為中了埋伏,慌忙竄逃。

1949年後,張志瑤任新鋪、文福區委書記。1954年7月以後,先後任蕉嶺縣副縣長、縣委書記處書記、蕉嶺縣縣長。

1959年春天,蕉嶺與梅縣合縣,他當選為中共梅縣縣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文教工作,他的作品《豐收謠》、《淺話山歌》、《客家山歌的歷史淵源》在《羊城晚報》及《汕頭日報》發表。其創作《挽水西流》山歌劇演出後飲譽東南亞。「文化大革命」中雖受到衝擊,仍筆耕不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任梅縣地區行署文化局長,發表《華僑與客家山歌》等文。1981年他出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年會,會上宣讀其論文《客家山歌概述》,受到與會者好評。

他是梅縣強民體育會會長、廣東蕉嶺客家聯誼會副會長、《蕉嶺縣誌》顧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民俗學會理事、嘉應民俗學會會長、梅州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其事跡已收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2卷)。1999年11月15日,於梅州病逝。

詞條標籤: 人物

視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