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必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必剛

來自搜狗網 的圖片

張必剛清代安徽潛山縣才子,不但官聲清明,而且著述頗豐,多著述收入「四庫」[1]

中文名 ;1942年3月

民 族 ;漢族

性 別 ;男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清代安徽潛山縣才子

政治面貌;群眾

目錄

1概述

2生平

1概述

張必剛,清代安徽潛山縣才子,不但官聲清明,而且著述頗豐,多著述收入「四庫」。

2生平

張必剛(1708—1792),字健夫,號立齋,清縣內南郊人[2]康熙時,出生於讀書世家。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舉。乾隆元年(1736年),登進士第。後此五年(1741年),授廣東澄[3]

邁(即今海南島上)知縣。任中,嚴束吏役,不使侵漁縣民,勤於聽斷,案無積牘。暇時,則深入士民,以敦品勵學相勸勉,「期年而俗大變」。

張必剛生性伉直,好讀書,無意宦海競爭,5年內,四次以親老為由辭職。乾隆十年(1745年),獲准解組歸家。此後,則伴親課子,輔導兄弟,力攻經術,專心著作。有《三禮

會通》2卷、《浚元書》16卷,被收入「四庫」。

張必剛文冠一時,名噪一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與游端友合作纂成清朝第三代《潛山縣誌》。志中錄存的《虎頭崖寺題壁》、《張翔河銘》、《學宮石坊記》三篇文章,至今讀來仍覺其感情可觸,倜儻難摩。虎頭崖石床西邊外壁,刻有他親書「超然物表」4個尺多見方大字,凝重端方,自成一格,遊覽者觀嘆不忍即去。

詞條標籤: 人物古代人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