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彭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彭八(1487-1589年),名鑒,字延光,號明山,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生於福寧州寧德縣十七都二圖七甲上洋鄉,今福建省周寧縣浦源鎮上洋村人。

彭八乃張氏第十世祖張金山之孫,榮壽公第三子,是我國明朝傑出的冶金家,企業家,愛國主義者。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張彭八  
字號    字延光,號明山      
別名    彭八公      
民族    漢      
官職    禮部右侍郎  
出生地   福寧州寧德縣十七都二圖七甲上洋
出生時間  1487年   
去世時間   1589年 
所處時代   明朝成化二十三年   
主要成就   開採閩東銀礦,捐獻國家    

人物故事

古代上洋冶煉業歷史悠久,為明代採礦冶煉鋼鐵,煽煉金銀名人張彭八、張魏六的故里。明嘉靖十一年,張魏六在本境仙風山麓開採礦砂,煽煉土鐵、土鋼。嘉靖十四年((1535年)與張許一、張彭八、張祝二張許九兄弟五人,大規模煽煉鋼鐵,供應人們鍛造農具、用具。

嘉靖年間,明朝政府已經出現社會危機,北方有韃靼攻襲,東南部有倭寇侵擾,國庫空虛。1550年,浙江新科狀元唐汝揖奉旨向張彭八募捐,張彭八看國家艱難,就把所有銀兩都捐獻給明政府。唐汝揖為此拜彭八公為誼父。

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政府朝廷地將周寧官司銀礦的開採權交給張彭八,要求地方政府及軍隊予以保護。批文如下:「官司東南西北橫直十里界內,給付福建省福寧州寧德縣十七都二圖七甲上洋村恩賜耆賓張彭八任意圍城造府掌管,開坑鑿礦,駐軍保護,煸煉金銀,護應對上富國恩光,若人今圖官吏至此兢煸者,稟明即押懲辦,如有刁棍忘生詭謀,混入界內,偷鑿銀砂,私爐覓煸等事,擒拿送案治罪。」張彭八經營能力強,在銀礦興旺時期流傳着「三千挑礦客,四萬鑿砂人。」

唐汝楫在上洋村期間,唐狀元與張彭八登上仙鳳山,感觸于山上美景,即興寫下七律一首:「雙潭濯足有真仙,兩寺祥光燦九天。二嶺蜿蜒呈峻秀,一輪噴薄奉誠虔。薰風縹緲祥心沁,甘露晶瑩俗慮蠲。輾轉爛柯無覓處,清泉不息自潺湲。」現原稿保存於張彭八後裔手中。

清嘉靖三十三年(1554),皇上欽賜彭八公冠帶,並授「恩光」金匾,張彭八為″鄉飲大賓」,以表功績,此後還多次進行嘉獎。至今,金匾還高懸在上洋張氏宗祠中,據村民介紹,張彭八公的威望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還發揮了作用,當年,紅衛兵竟然不敢破壞懸掛在彭八公故居大廳上的聖旨,使得這一文物得以保存。

萬曆十四年(1586)新科狀元唐文獻在張彭八百歲壽辰上,游恩龜溪稱讚張彭八為「報國救生百歲翁」。唐文獻在官正直,仗義救人。後被授於翰林院修撰,官至禮部右侍郎。可見唐文獻對張彭八褒揚的價值。

秀水名村盪暖風,印雲未散雪初融。仙溪岸柳春前緣,古屋牆梅雨後紅。灘畔萬千龜自在,橋邊數十柏蔥蘢。地靈人傑恩光照,報國救生百歲翁。

到清代,翰林院清貴魏敬中也為張彭八遺留下的恩龜溪留下詩讚。魏敬中與林則徐交往頗深,為人正直,也可以看出張彭八功績的歷史影響。

在今天的周寧縣,張彭八還遺留了有一座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至1566年)的規模宏大的老房子,占地面積達3畝多,主體建築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是門廳、前天井、正廳、後天井以及兩邊的廂房。

隨着國家的發展,當地政府重視對歷史精華文化保護,近年包括張彭八故居在內的白銀開採古蹟受到福建省各級政府的保護[1] ,張彭八故居已被列入福建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