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開基(1913-1990)萬源縣石窩鄉(現四川省萬源市石窩鎮)。

  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二六七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南游击大队参谋长,代大队长,山西决死第二总队营长,四团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三十六团团长,独立第二旅副旅长,旅长,第一野战军三军七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炮兵部副司令员兼军械部部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張開基
張開基
原圖鏈接  來自百度的圖片
出生 (1913-12-27) 1913年12月27日(110歲)
逝世 1990年7月2日(1990-07-02)(76歲)

目錄

個人生平

張開基出身在萬源縣石窩鄉(現四川省萬源市石窩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就給地主放牛,13歲起當學徒,備受艱苦。 1932年12月參加紅軍,在八十九師二六七團五連任戰士。長征路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3月起,抗大畢業後,被派往晉南陳士榘指揮的游擊隊任參謀、參謀長。次年1月,改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游擊大隊參謀長。12月,任山西新軍決死二縱隊六團二營營長和代理團長。後任決死二縱隊教導隊長、四團團長。 1941年,開基率部深入敵後,組織群眾抗日,常切斷敵人交通和電話線路,圍困、進攻敵人碉堡。多次安全接送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陳賡等通過敵人封鎖線。 1943年夏,掩護朝鮮友人金道鳳為首的「朝鮮獨立同盟」和「義勇隊」30餘人順利到達延安。抗日戰爭勝利後,開基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二旅三十六團團長。 1946年6月,率部參加晉北戰役,首創工兵爆破技術,一舉攻克朔縣縣城,繼又連克寧武、平社、原平、忻州等縣城。不久,任副旅長,率部參加汾(陽)孝(義)戰役,解放了文水縣城。

1947年4月,在攻占太原西部重鎮古交的戰鬥中,擊斃和俘虜敵團長以下600餘人。8月,他率部西渡黃河,參加陝北保衛戰。 1949年2月,任一野三軍七師師長,奉令進軍關中,首戰攻克扶風等地。1949年底,到達張掖地區。開基兼任張掖軍分區司令員。 1950年6月,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班學習。 1952年畢業即被任命為西北軍區炮兵副司令,併兼任軍械部部長、炮校校長。 1956年1月,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1966年離職休息。 1986年5月,73歲高齡的開基回到家鄉,看望父老鄉親。參加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揭館典禮。

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張開基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二旅三十六團團長 。1945年冬至次年春,參加了綏包戰役,與傅作義部在卓資山、綏遠西區窖、孔家營等地進行了殘酷的拉鋸戰。1946年6月,參加晉北戰役,首戰朔縣,旗開得勝,切斷被晉北戰略要地大同與太原的聯繫,張開基在戰鬥中升任獨立第二旅副旅長。此後接連一舉攻克寧武、平莊、原平、忻州等縣城和十多個重要據點,張升任獨立第二旅旅長。

貢獻

1947年元月,張旅參加晉中汾孝戰役,陳賡大軍決定二旅圍點打援,堵擊孝義城,誘敵增援,激戰十數小時,揭開汾孝戰役序幕,隨即奉命參加東西盤梁抗擊戰,擊潰閻錫山部69師205團和70師兩個連。是年3月,張旅西渡黃河,保衛延安。首戰高家堡,全殲鄧寶珊部68師216團和補充營、「愛鄉團」,俘敵少將警備司令張子英。隨後,張旅奉命參加榆林東南的沙家店戰鬥,僅該旅俘敵4000餘人,整個戰鬥全殲胡宗南三大主力之一36師。沙家店戰鬥扭轉了西北戰場形勢,使西北野戰軍從防禦階段轉為戰略反攻階段。1947年10月張旅投入清澗戰鬥,僅30多鐘頭清除守敵5000餘,活捉胡宗南部得力中將師長廖昂和少將旅長張新。「打清澗,活捉敵中將」這一西北戰場的勝利佳話,至今廣為流傳。西北野戰軍包圍榆林城後,敵鄧寶珊部死守城池,傅作義派整編17師,馬鴻逵派整編18師及騎兵十旅、保安1旅共近四萬人三面援敵,張旅奉命攻打榆林以西60里的元大灘等地,經過艱苦的爭奪戰,殲滅 馬鴻逵部2個旅,俘敵6000餘人。 1948年,張旅南下打援攻城,配合兄弟部隊掃清宜川外圍太子山、虎頭山、鳳翔山、外七郎山之敵,張旅占領宜川西南制高點七郎山,並攻進宜川城,俘敵3700餘人和24旅少將旅長張漢初。嗣後,奉命參加洛川戰役,攻打洛川外圍和洛白公路,與敵人反覆衝殺,運用炸藥包炸坦克方法,最後迫使敵人後退,將其打敗。張旅俘敵1900餘人,繳獲輜重無數。戰後,張旅整編為第一野戰軍三軍七師,張任師長。1948年11月,胡宗南部將4個兵團集中在以大荔為中心的關中各縣,對抗中國人民解放軍。張師在經李家村後與敵李日基軍展開了永豐鎮(澄城縣)大戰,全殲李軍,活捉軍長李日基。

貢獻二

1949年,張師參加關中地區最後大會戰的扶郡戰役,直攻法門寺,力奪丁家據點,迅速渡過渭河,攻打馬家莊、高王寺之敵,俘敵2900餘人,繳獲炮器40門,為西北野戰軍殲滅胡宗南、王治歧集團4個軍注進全力。隨即沿天寶公路揮師甘肅省會蘭州城外,張師主攻蘭州,占領黃河大鐵橋和飛機場,展開激烈的街巷戰,肅清市內殘敵,共俘敵七千有餘,於1949年8月26日解放西北最後一個大城市——蘭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開基任西北軍區炮兵部副司令員兼軍械部部長。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同時獲一級解放勳章、二級獨立勳章、三級八一勳章。1956年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1966年離職休養,為副兵團級離休幹部。1988年7月30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發布命令,授予張開基等803名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表彰其歷史功績1990年7月2日,張開基在西安逝世。7月23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徐向前、余秋里、康世忠、蘭州軍區黨委、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省軍區、萬源縣委、萬源縣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萬源縣委、縣政府派出縣政協副主席趙世賢為代表參加悼念。《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陝西日報》相繼刊載張開基逝世的消息,並表示深切哀悼。

個人功績

1939年,他當營長時,指揮二營在攻占臨縣縣城時首立戰功,戰後他升任代團長。 1941年,日軍突襲晉綏八分區機關,張開基聞訊率部隊在日軍撤回途中設伏,他在戰鬥中指揮得當,繳獲日軍的彈藥、物資足夠八分區用一年。 1946年,他當旅長時,在解放孝義戰鬥中,他組織突擊隊登城,激戰12小時,殲敵2000餘人。他在指揮西盤梁抗擊戰中,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曾擊潰四倍於我之敵。 1947年,他指揮部隊僅用一個小時就攻下延川,在攻打清澗戰鬥中,張開基的部隊活捉了敵中將師長廖昂。 1948年,在宜川戰役中,他指揮部隊智取要塞內七郎山,將敵27軍軍長劉勘叄萬人引到瓦子街就殲。

個人榮譽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叄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將軍佚事

「高位不失清廉志 一片丹心向陽開」,這是對咱們家鄉一位英雄的真實寫照。 「黨旗在我心,紀律印我心」 1932年,張開基與同鄉的一名小夥伴一道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張開基參加了長征,但與他一道參軍的小夥伴卻「溜號」了。1952年,張開基回到石窩老家看望父老鄉親,在與鄉親們交談時,人群中有人走近張開基說道:「張司令,你還記得我不?」並迅速報上自己的姓名。誰知,張開基一反常態,指着這位當年「溜號」的小夥伴訓斥道:「哦,你娃兒還活着?那麼多勞苦大眾心向黨旗毅然決然參加了長征,你『開小差』跑了,沒得組織紀律,你還好意思來見我?」這人羞得面紅耳赤從人群悄悄走開了。  ▲萬源市石窩鎮將軍廣場——張開基將軍塑像 「節約才是做人的本分」 1986年春,張開基將軍又回到石窩鄉老家看望鄉親。那天,石窩鄉黨委政府和鄉親們正為他準備家鄉特色菜,張開基將軍到廚房一看,對正在做餐的張發源說:「不要搞鋪張浪費,整這麼多菜乾啥子?我們這裡的干酸菜吃起多安逸嘛!我就吃干酸菜,去給我弄來!」這天,張開基將軍在和鄉親們共進午餐時,一再告誡鄉親們說:「節約才是我們做人的本分」。離別時,還特意告誡送別的政府幹部:「要節約,不要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