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壽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壽鏞(1875-1945年),字伯頌,號泳霓,別號約園,浙江省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民國官員,著名中國教育家、藏書家、文獻學家。

基本資料

中文名 張壽鏞 字號 字伯頌,號泳霓,別號約園
出生時間 1875年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民族 去世時間 1945年
出生地 浙江鄞縣 職業 官員
成就 教育家、藏書家、文獻學家 代表作品 《四明叢書》《約園雜著》等

生平簡介

1903年(光緒癸卯)9月,28歲的張壽鏞參加順天府鄉試,中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從此步入仕途,清末曾任淞滬捐厘總局提調、寧波政法學堂監督、杭州關監督、蘇州知府等職。1903年,在安徽正陽關潛修《王陽明全書》。其在《六十年之回憶》一文寫道:「一生學問之最得力者,即在此半年中」。

辛亥革命後相繼出任浙鄂蘇魯諸省財政廳廳長、北洋政府總務廳廳長、庫藏司司長,官至孫科和宋子文的副手——國民政府財政部次長,有「民國掌柜」之譽。 1925年5月底,張壽鏞從江蘇財政廳長改任滬海道尹,適上海爆發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身為地方長官,鼎力相助學生愛國行為,反帝愛國,折衝樽俎。「五卅慘案」激發聖約翰大學中方師生的愛國反帝熱情,6月3日,聖約翰大學553名學生和17名中國籍教師宣誓脫離聖約翰大學。

1925年6月,張壽鏞慷慨捐資3000元,資助聖約翰大學「六Ÿ三」離校師生籌辦光華大學,並擔任籌備會會長。學校成立校董會,推請王省三、朱吟江、余日章、趙晉卿、張壽鏞、吳蘊齋、黃炎培、虞洽卿等為校董。聘請王正延、王寵惠、馬相伯、熊希齡、顧維鈞等為名譽董事,董事會推張壽鏞任校長。「光華」出自《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校名體現創辦者復興中華,反對列強的宏願和光大中華民族之精神。[1]

1927年5月,張壽鏞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財政部次長,孫科、宋子文分別擔任財政部部長。張壽鏞從政27年,其中管理地方及政府財政20餘年,政績顯著。他主張藏富於民,反對苛捐雜稅。

1938年春,張壽鏞委任著名財會專家、副校長謝霖籌辦光華大學成都分部。6月親赴成都參加分部的首屆畢業典禮。成都分校在抗戰勝利後轉交四川地方辦理,是今天西南財大的前身學校之一。

張壽鏞致力於地方文獻的收藏和保護,從1932年至1945年的13年間,編纂8集寧波地方文獻《四明叢書》[2],收錄著作共計178種,1177卷。此系列叢書,是區域文化發展史上的豐碑。翁文灝曾評價張壽鏞曰:「數十年勳業學問,為世所稱,而耿忠精誠尤屬鮮者,可謂一時完人。」

抗戰期間,張壽鏞與張元濟、鄭振鐸、何炳松、張鳳舉等組成文獻保存同志會,秘密搶救淪陷區的珍貴古籍。1939年年底,聯名給在重慶的政府當局、教育部、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等處寫信、發電報,要求撥款搶救文獻。從1940年春到1941年冬,他們搶救、搜羅了大量重要文獻,將各藏書家散出的古籍大都收歸國家所有,共徵集善本古籍3800餘種,其中宋元刊本300餘種,為傳承和保護中華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作為著名的藏書家,張壽鏞的4萬餘冊藏書,1952年以夫人蔡瑛的名義,全部無償捐獻國家,受到文化部的高度褒揚。

著作名錄

著有《約園雜著》及其續編、《約園演講集》、《史詩初稿》、《經學大綱》、《史學大綱》、《諸子大綱》、《文學大綱》、《約園詩文選輯》、《為光華大學諸生精神談話》、《說文解字部首》、《鄉諺證古》及各類理財政略報告等。1952年其夫人蔡瑛將約園藏書3768種計45410冊全部奉獻給國家,獲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的褒獎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