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定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平簡介

張定和字鍔還,作曲家安徽合肥人。從小酷愛音樂美術。1935年畢業於私立上海美專圖案系,1936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 曾任中學音樂教師,樂團抄譜員,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和聲教員,重慶中央廣播電台作曲專員,南京勵志社管弦樂團作曲員,國立北平師範學院音樂理論副教授,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副教授等職。建國後,歷任中央戲劇學院教師,中央戲劇學院藝術研究室研究員,中央實驗歌劇院作曲,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員、指揮等職。主要作品有:歌曲《嘉陵江水靜靜流》、《滿江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請允許》,歌劇《打擊侵略者》、《槐蔭記》,舞劇《和平鴿》,話劇《棠棣之花》、《桃花扇》、《枯木逢春》、《霓虹燈下的哨兵》、《文成公主》、《大風歌》等的配樂,電影《十五貫》、《十三陵水庫楊想曲》、《二度梅》、《一支鉛筆》等的音樂配音,2002年獲第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榮譽獎。 張定和的父親是蔡元培的朋友,1921年創辦蘇州的樂益女中。張家四姐妹全是名媛:三姐張兆和,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夫人.二姐張允和的丈夫是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參見摘自《張家舊事》,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6月版.) 張定和先生在重慶時曾與吳祖強的大哥--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合作,為其戲劇譜曲.並受其委託給吳祖強上作曲課.後來,吳祖強先生(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前院長\作曲家)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只提兩位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位是張定和,一位是盛家倫.[1]

生前情系江安城,身後榮歸故鄉里

「父親,女兒已經將您帶回您惦念着的江安來了!」2015年11月2日,張以童女士帶着他父親(原江安國立劇專教師張定和)的骨灰來到江安縣,按照張定和先生的遺願把骨灰撒向長江。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張以童女士和江安國立劇專陳列館館長張毅把張定和先生的骨灰盒移至船舷邊,共同拋向了長江。此次張以童女士還把她父親生前整理的資料帶到江安,交給了江安國立劇專陳列館作為史料。

張定和先生是我國著名作曲家,中央戲劇學院老師,祖籍安徽合肥,1916年12月7日出生於上海,2011年3月逝世於北京,享年95歲。張定和先生自小在蘇州長大。幼時受家庭及環境的影響,較多接觸文藝,而喜愛音樂、繪畫、戲劇和攝影。抗戰爆發後,張定和輾轉來到江安縣,在國立戲劇專學校教音樂。

當年,國立劇專在江安及宜賓、瀘州、重慶等地共演出各種劇目130多部。張定和在江安期間(1938年春至1940年夏),也為江安國立劇專排演的《奧賽羅》、《鳳凰城》、《正在想》、《從軍樂》、《岳飛》等8部話劇譜寫了近20首歌曲。這些劇目題材風格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深受人民喜愛。

張以童女士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老人整理好的關於國立劇專的資料,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人對江安的深情厚誼。「江安在父親的生命里意義重大,從小便聆聽父親時常追憶江安的故事。2014年我送些資料來到江安陳列館,在這裡切身感受到他對這個地方的感情。」張以童女士說。

「張以童女士的一片孝心為世人所感動。」國立劇專館長張毅說,「她帶來的史料非常重要,極大地豐富了國立劇專在那段時間的的史料,呈現了當年豐富的川南抗日文藝演出活動和國立劇專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作為抗戰後方的文化人心繫國家安危、民族存亡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張定和先生在抗戰音樂的插曲和培養話劇人才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們要銘記歷史,並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2]

張充和的少作與張定和的絕唱

張定和的人生,充滿艱辛坎坷,備嘗榮辱。1996年他患病住院,纏身病榻,懷舊情緒越發濃烈,回首往事,追憶「m媽」對他的關愛、溫暖,深切感受到高幹干是他「終生難忘的人」。想到高幹干給他的母愛,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讓家裡人找出他六十年前為充和四姐少年時期的詩作《趁着這黃昏》作譜的原稿,在醫院病床上加工整理。定和生日那天,他的在京的第二代、第三代到病房與他歡聚,為他慶生。定和講述了高幹干關愛他的往事,又唱這支新譜的歌給他們聽,邊唱邊流淚。家人都很感動。定和是把這支歌,當做心香一炷獻給他的「媽媽」的……

趁着這黃昏,我悄悄地行,行到那薄暮的蒼冥。一弓月,一粒星,似乎是她的離魂。她太乖巧,她太聰明,她照透了我的心靈。

趁着這黃昏,我悄悄地行,行到那衰草的孤墳。一炷香,一杯水,晚風前長跪招魂。喚到她活,喚到她醒,喚到她一聲聲回應。

這首題為《趁着這黃昏》的溫馨、淒婉的小詩,是張充和閨閣時代的少作。誰能想到竟是她獻給一位殤逝的保姆的。

張氏十姐弟出生在合肥的名門望族。父張冀牗給孩子們起名都有一個「和」字,取「和以致福,善可鍾祥」之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保姆。這些保姆多為鄉下年輕的寡婦,只有姓,沒有名字。張家人一律稱他們為「乾乾」,區別於「奶媽」(濕),也有乾媽這層意思。2000年,我訪允和先生時,她說她動員姐弟們寫一組「保姆列傳」系列,刊在家庭雜誌《水》上。元和、兆和都寫了,響應最積極的當屬宇和,還寫了篇《門房列傳》。我讀過宇和的《我的汪乾乾:老媽》,十分感人。2004年秋末,我拜訪與我同居金陵的宇和先生。那時他已是八十六高齡的老人了,是張家十姐弟中唯一一個學自然科學的,但不乏文學的才情。宇和在回憶稚童時代時興奮地對我說,那時人家說我們家三聲不斷:笑聲、哭聲、打鬧聲。十個孩子,十個保姆,跑進跑出像走馬燈。說到保姆,我接過話題:「聽說你們家的人對保姆的感情都很深?」宇和先生額首稱是,說着轉身走進書房拿出一封信(手寫複印)來說:「三哥在這封信中有一段就寫他的保姆。」這封名為《定和自敘》的家書,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長達六萬字。《自敘》中第二部分《童年》中有一半文字是專寫他的保姆高幹乾的。定和五歲喪母,全靠高幹干在繼奶媽之後帶大的,她後來又帶過他的兒子和女兒。抗戰歲月,定和到重慶,高幹干在安徽農村。當她聽說定和的婚姻出了問題,兒子無人照料時放心不下,歷經千辛萬苦趕到重慶,照顧定和生活並帶孩子。定和當時生活十分清苦,無法付給高幹干工錢。高幹干從未討要過。解放後高幹干隨定和到北京,又幫他帶女兒。高幹干與定和一家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

張定和在自述中說,高幹干從來未正式讀過書。但天生穎慧,記憶力極強,心算快。雖沒有學過算術,但「雞兔同籠」之類的算學,她算得既快又准。高幹干主要的職責是帶定和(也帶過充和),兼當定和生母的傭人,為太太梳頭。在梳頭的時候,要太太教她認方塊字,這樣又成為太太的學生。她手腳勤快,記憶力特別好。「她能清楚地記得久遠以前事情的細節,什麼人、什麼時辰、在什麼地方、什麼數目字等,就連我們家從我的祖父母起的所有人的生辰八字,和已故的人的忌日也都記得……」

最令定和感念的是,生母去世以後,高幹干像母親一樣關愛他,不僅在冷暖食宿上無微不至地關懷,重要的是在做人的品德上對他的薰陶。她常在定和面前講述定和生母「待人寬厚」的故事。高幹干在燒火做飯時總把定和摟在懷裡,常對他說「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要做有誠信的人)」的道理。定和說「她的艱苦樸素薰陶了我」,以至到市場經濟時代,定和對高消費還不適應,他覺得,自己身上的一些傳統美德,都是受高幹乾的影響。定和說,直至1965年高幹干去世,他與她的關係一直未斷。「她與我情同母子,我一直叫她"m媽"(這是蘇州的叫法,但卻用合肥的方言。筆者也是皖人,深感這種「m媽」的親昵)。定和一生為疾病所累。1996年他患病住院,纏身病榻,懷舊情緒越發濃烈,回首往事,追憶「m媽

對他的關愛、溫暖,深切感受到高幹干是他「終生難忘的人」。想到高幹干給他的母愛,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讓家裡人找出他六十年前為充和四姐少年時期的詩作《趁着這黃昏》作譜的原稿,在醫院病床上加工整理。定和生日那天,他的在京的第二代、第三代到病房與他歡聚,為他慶生。定和講述了高幹干關愛他的往事,又唱這支新譜的歌給他們聽,邊唱邊流淚。家人都很感動。定和是把這支歌,當做心香一炷獻給他的「m媽」的。從創作角度來說這或是定和的「絕筆」,一個主人在生命的邊緣,以這種方式紀念他家的保姆可謂是一支「絕唱」。

既寫到張定和,筆者忍不住要附上一筆。

張家十姊弟多才多藝,琴棋書畫都有一手,都為日後的文化或科技精英。其聲名以四姊妹稱著,這或許多少與她們夫君的聲名顯赫不無關係:元和嫁給了崑曲大王顧傳玠,允和的丈夫是語言學家周有光,兆和的夫君是文學家沈從文,充和的愛人是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其實,六個弟弟也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張定和在音樂上的成就,頗令人稱羨。定和生於1916年,適蔡鍔雲南起義一周年,父為其取名「定和」,意為「重定共和」之意。1937年畢業於上海音專,師從黃自教授,受益終身。抗戰爆發流浪至重慶,執教於國立戲專。其時風華正茂,才情橫溢,為喚起民眾抗戰,曾為郭沫若的《棠棣之花》、田漢的《復活》(譯本)、梁實秋的《奧賽羅》(譯本)、顧毓琇的《岳飛》、余上沅的《募寒衣》、吳祖光的《鳳凰城》等劇本譜曲,引起強烈反響。1946年8月,「張定和音樂作品演奏會」在上海隆重舉行,節目都為抗戰之聲:《抗戰建國歌》、《江南夢》、《流亡之歌》、《嘉陵江水靜靜流》、《藝術戰壕頌》等。上海《大公報》出了一期「定和特刊」,張充和刊頭題字,沈從文撰《張定和是個音樂迷》。吳祖光在《寫在演出之前》稱:「許多藝術家在這次抗戰里展露他們的天才,定和先生該是其中值得驕傲的一個……」由此奠定了定和在樂壇的地位。

解放後,張定和在中央戲劇學院、中央實驗歌劇院執教、工作,先後為田漢《十三陵水庫暢想曲》、歐陽予倩的《桃花扇》以及陳白塵的《大風歌》等二十一部話劇、歌劇、舞劇、電影譜寫音樂。2002年定和獲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獎。

張定和先生為人低調。筆者寫過張氏四姊妹,與張家人較熟。出於定和業績世人知之甚少,我托宇和代信,想去採訪他。定和給我一長函,謙云:「回憶我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無非是風雲際會,多出自偶然。早年曾在戲劇學校工作,寫了一些話劇插曲。曲隨戲定,戲不演了,曲遂無用。自忖並無建樹。」又引沈從文的「我和我的讀者行將老去」,以乏善可陳、「靜」度晚年而婉拒。

張定和的人生,充滿艱辛坎坷,備嘗榮辱。2011年春,他以九五高齡謝世。定和走了,曲終韻自存。他留下的那些難忘的旋律將在歷史的冊頁中迴響。[3]

參考文獻

  1. [1]生前情系江安城,身後榮歸故鄉里——張定和老師的傳奇一生
  2. [2]生前情系江安城,身後榮歸故鄉里——張定和老師的傳奇一生
  3. [3]張充和的少作與張定和的絕唱(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