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坪鄉現屬於白柳鎮管轄,位於旬陽縣城北部約30公里南羊山腹地,東、西、北三面皆南羊山主脈,屬秦嶺山脈南坡,是秦嶺緯向構造帶秦嶺亞帶的組成部分,海拔高程在500-2300米之間。境內主河流冷水河發源於東北角吳家溝,境內溪水向南匯入旬河,全鄉轄9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1100餘戶3900餘人,總面積126平方公里,耕地11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植被良好。張坪因處南羊山腹地,四面環山,熱氣流被大山截流,只存境內熱量,故氣候涼爽濕潤,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2℃,屬暖濕溫涼濕潤、一年二熟的農業氣候區,無霜期短,境內自然條件變化大,生物種類繁多。[1]

地理位置

張坪鄉具有承東接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東臨雙河鎮、構元鄉,西接趙灣鎮,北連小河鎮、公館鄉,南交白柳鎮、甘溪鎮。全長45公里的小北環公路與縣城、雙河鎮相接,暢通無阻,通村公路40餘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路,高壓網電進村入戶,程控電話端局改制完成。

行政轄區

1961年稱張坪公社;1984年更稱張坪鄉,屬甘溪區轄。1996年撤區並鄉關設為張坪鄉。2001年前,全鄉設李家院、子房、周莊、朱家坡、趙張、峰溪、楊家院、上陽坡、西台、松埡、學堂坪、上廠、佛洞、沙洞溝、何家包、竹園、田山、中橋等18個行政村,55個村小組。2001年撤村並村為子房、周莊、朱家坡、趙張、峰溪、松埡、佛洞、等9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全鄉3900餘人均為漢族,無少數民族居住。

自然資源

全鄉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金礦、汞銻礦、石灰岩、鐵礦、方解石等礦種。境內森林資源豐富,全鄉有17萬餘畝天然林,分布着鐵力木、麻楝、楠木、樟樹等珍稀植物;有丹皮、杜仲、五味子、黨參、天麻、豬苓等100多種各類名貴藥材;茂林深谷中,有金錢豹、果子狸、羚羊、麻羊、鹿香等二十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冷水河溝溪中生存着重點保護動物大鯢。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羅剎洞、三里峽、七里峽、黃龍洞、羊山坪草甸、佛洞、水簾洞等旅遊景點,在張坪可享受林海草原、天生植物寶庫、溶洞群等自然景觀以及悠久歷史形成的文化積澱和人文景觀。2015年5月新發現位於佛洞村特大溶洞。

經濟狀況

張坪鄉全力實施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張坪戰略,加快產業建設步伐,依靠資源優勢,緊扣經營綠色主題,走"穩糧強煙優姜壯畜興林"的鄉域特色產業路子,農作物除少數高山村外,一般一年二熟,夏季主產小麥、碗豆、馬鈴薯,秋季主產玉米、紅苕,兼產水稻、大豆、綠豆、小豆等。經濟作物遍布全鄉,種植烤煙2000畝,留存黃姜3000畝;年養蠶500張;規劃"雙萬"工程(萬畝乾果基地和萬畝中藥材基地建設工程)全面啟動;並依靠資源優勢,以青藤為原料編織藤條椅,舒適高雅、經久耐用、走俏市場;生產的中藥材、核桃、柿餅、蔗杆酒在市場上小有名氣。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124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40萬元,工業總產值6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96元。

健康衛生

全鄉一個鄉衛生院(後撤離)全鄉衛生服務工作下放,成立趙張村衛生室、子房村衛生室、峰溪村衛生室、佛洞村衛生室(旬陽縣中醫院指定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室),具體分管各村健康衛生工作(老齡人口健康檔案、兒童防疫等)。全鄉100%人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100%零差價銷售。各村衛生管理工作有鎮級衛生部門監督指導。

文化教育

張坪社區小學是唯一所小學,6個年級12名老師,1棟教學樓1棟宿舍(留宿)一個餐廳(有國家早餐計劃)共計200多人。

農業經濟

概況

張坪鄉位於秦嶺山脈之南羊山腳下,全鄉面積126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1000餘畝,其中水田150餘畝;退耕還林6000餘畝,屬典型的山區旱作農業鄉。鄉黨委、政府把發展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維護廣大農民利益的根本措施,依據鄉情,圍繞"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張坪、富民強鄉奔小康"戰略,立足自然基礎條件和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以科技為動力,以產業化發展為方向,依靠政策牽動、典型帶動、行政推動、效益拉動,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增長,農村主導產業亮點頻現,鄉域經濟特色鮮明,逐步走出一條"穩糧強煙優姜壯畜興林"的發展路子,農業產業迅速崛起。截止目前,全鄉發展烤煙2000畝;累計留存黃姜3000畝,林下種草2600畝,山羊存欄2000餘只,牛存欄1000頭,養豬3000餘頭,養雞27000餘只;年發蠶種500張;栽植青竹4000畝,發展藥材1000餘畝。全鄉農村糧經比例達2:8,產業收入占人均收入80%。

產業結構

建設綠色張坪硬支柱。按照"穩糧強煙優姜壯畜興林"的綠色種養發展思路,以"高山綠色養殖區、中山綠色產業區、淺山河邊綠色糧菜區"的鄉域縱橫跨越的"綠色經濟帶"為突破口,走實走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的綠色經濟之路,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糧食生產按人均1畝糧油田的要求,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大力推廣農業增產技術和良種良法,着力提高糧油生產質量和效益;烤煙生產從調優布局,大戶帶動、政府扶持、依靠科技等入手,穩定2000畝面積不滑坡,實現烤煙生產規範化、地膜化,努力提高經營水平和煙葉質量;黃姜產業優布局、優品系、優質量、規模經營,以質取勝;畜牧產業按照主攻牛羊、穩定豬雞,提高蠶桑的思路,積極抓好雜交改良、種草圈養、病疫防治、蠶室建設四大重點,集中抓專業村、專業戶,按"人均一隻羊、戶均一頭牛"的發展目標,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林業生產抓住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機遇,堅持整體規劃,合理布局,抓點帶面,分步推進的原則,因地制宜,因地適種,在搞好"五邊"為主的興竹基礎上,加快萬畝乾果基地和萬畝中藥材基地建設步伐,形成新的後續產業。

生態建設

打造綠色張坪硬環境。緊抓建設生態示範鄉和西部大開發機遇,突出縣城供水水源區保護治理重點,加大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力度,堅持保護綠色與建設綠色並重,在創造綠色上下功夫。集中實施五大工程,一 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保護工程;二是抓好生態示範村建設工程;三是抓好農村新能源推廣工程;四是抓好水源生態功能保護區;五是加強環境衛生治理,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確保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基礎設施建設

構築綠色張坪硬骨架。一是以興塘建窖建設為載體,大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堅持不懈地興水治旱、修田造地、做到建窖、建塘、建家、建園相結合,增強防災抗災能力。二是加快小集鎮建設步伐,把集鎮建設與文明新村示範點、參與式扶貧和遷移式扶貧相結合,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加強集鎮配套設施建設,着力建設新型文明集鎮。三是以水小北環主幹線白張公路為重點,完善養護體制改革,加快橋涵配套工程和路面沙石化;積極推進通村通組公路建設,使全鄉形成以小北環過境路為主線,以通村、通組路為支線的樹狀交通網絡,實現鄉內道路通組化、橋涵道路配套化、晴雨道路暢通化;四是搶抓國家發展電話村、移動村機遇,解決好通訊落後問題。 優勢資源簡介 張坪鄉屬秦嶺山地亞高山區,東、西、北三面環山,是秦嶺山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一山末了一山迎、百里卻無半里平"的險峻地勢,幾千年的地殼運動和勤勞的人民造就了天然資源寶庫,蘊藏着得天獨厚的旅遊、礦產、森林和水能資源,為張坪發展增添了無限生機。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類型獨特。幾千年的地殼運動,形成了以沙質灰岩、千枚岩、板岩等組成碳酸鈣為主地質構造,裂隙、斷層、褶皺較為發育,溝壑縱橫、谷狹山聳、通幽曲折;清溪如鏡、魚兒暢遊;瀑布如簾,疑似銀河落九天;溶洞如織,天然石柱石筍斑闌炫目;草甸如毯,錦延百里不見首尾;山水奇秀、谷洞險特,吸日月之精華;林青水碧、泉吟鳥鳴,納自然之靈氣,構成相當豐富旅遊資源,是旅遊、休閒度假和療養的勝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匠為張坪人民留下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千年來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又為這些美麗的景觀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每個景點都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故事。境內有三里峽、七里峽、駱駝項、獅子寨、羊山坪草甸等自然景區,其金雞啼曉、連理樹、九犁十八彎樹、石門、鐘王洞、黃龍洞等景點形象逼人,引人入勝;九妖十八洞、三座殿、二郎廟、張良廟、地母廟、佛洞、風洞、水簾洞等人文景觀,牽附着野史傳說,揚名甚遠。勤勞善良、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張坪人民繪就一幅風光旖旎、鄉土風味濃的田園美景。境內的景點隨着慕名而來的遊人宣揚,漸漸被人所熟知,成為太極城旅遊開發的支柱景區之。

礦產資源

境內脈金礦品位在10克/噸以上,汞銻礦儲量大、純度高,分布廣;三里峽石灰岩平均厚度36m,C+D礦石儲量為2800萬噸,品位組合GO平均達56.67%;紅米石、石灰石、鐵礦都具有開採價值。

森林資源

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成為珍稀野生動植物和珍貴中草藥材生長聚集地,是自然觀光的旅遊聖地。境內生長鐵力木、麻楝、楠木、樟樹等珍稀植物;松、杉、椿、漆樹、樺櫟等樹種遍山分布;桃、杏、核桃、拐棗、柿子等果樹量大面廣;境內是中草藥的適生區,有丹皮、杜仲、五味子、黨參、天麻、豬苓等100餘個名貴品種;茂林深谷中,分布着金錢豹、果子狸、羚羊、麻羊等二十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水資源

全鄉森林覆蓋率高,無農業、工業污染,泉水清澈見底,溝溪水涓涓長流,飲之甘甜爽口,泉水、河水有着天然礦泉水的美譽。境內主河流自東北角吳家溝發源,納境內的二十餘條溝溪之水匯入旬河,是供給城區近10萬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的水源區;境內的風洞、水簾洞、黑龍洞等流出的水冬暖夏涼,含礦物質低,帶着甘甜味,泉水由石縫之中滲出,水清見底,不帶一點雜質,是沌淨水和礦泉水的生產優質水源區。

招商引資項目

概況

張坪鄉黨委、政府始終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牢固樹立"你發財、我發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新思維,樹立希望在招、,活力在引資的發展理念,圍繞資源優勢,實施"多方引資、多頭並舉"戰略,放權放利、開放引進,吸納社會各方投資,共同開發張坪資源。當前,張坪鄉黨、政府推出了旅遊開發、水能資源開發、萬畝中藥材基地和萬畝乾果基地的開發,廣招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投資張坪、開發張坪。

張坪鄉旅遊開發可行性報告

張坪鄉位於旬陽縣西北部,距縣城40餘公里,是秦嶺緯向構造帶秦嶺亞帶的組成部分,地勢高峻,冷水河下切急劇,形成深切割的"U"形峽谷,切割深度1000-1200米,南羊山海拔2358.4米,是全縣第一高峰,幾千年的地殼運動,形成了以沙質灰岩、千枚岩、板岩等組成碳酸為主的褶皺斷塊山。全鄉轄區12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1100餘戶近4000餘人,有着天然礦泉水美譽的冷水河供給城區近10萬在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境內溝壑縱橫、谷狹高聳、通幽曲折;清溪如鏡、魚兒暢遊;瀑布如簾,疑似銀河落九天;溶洞如織,石柱石筍斑闌炫目;草甸如毯,錦延百里不見首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和神話傳說,為這些美麗的景觀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勤勞善良、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張坪人民繪就一幅風興旖旎、鄉土味濃厚的田園美景。三里峽、七里峽、南羊山坪草甸、黃龍洞、羅剎洞、金雞啼曉、張良廟、水簾洞等景點隨着慕名而來的遊客宣揚,揚名甚遠,成為太極城旅遊開發的支柱景區之一。

張坪距旬陽縣城40餘公路,小北環公路貫通、程控電話端局改制為旅遊開發提供基礎性條件;張坪旅遊景點與構元鄉的羊山旅遊點相連,可形成旅遊景點的互補優勢;境內的水資源豐富,空氣清新,有着"天然氧吧"的美稱;而太極城和鍾家坪水庫等旅遊景點的全面開發,張坪景區作為其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城市旅遊轉向田園觀光、水上漂游轉向峽谷、草甸、森林探險的聖地。在開發中可突出南羊山、七里峽、三里峽、水簾洞、黃龍洞、羅剎洞等一日游、兩日游專線,形成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登山健身、攀岩探險、回歸大自然、體驗農家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

水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報告

張坪鄉森林覆蓋率達80%,涵養水源能力強,水資源富足。境內主河流冷水河自東北角吳家溝發源,納境內的幾十餘條溝溪之水匯入旬河,是供給城區近10萬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的水源區。 張坪的水源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保護下,植被良好,水源涵養能力強;農業、工業污染基本不存在,生活污染被嚴格控制,泉水清澈見底,冷水河及溝溪水涓涓長流,不含有害礦物成份,雜質少,尤其是風洞、水簾洞、黑龍洞的水冬暖夏涼,飲之甘甜爽口。境內的泉水、河水等有着天然礦泉水的美譽,長期飲之對人有強身健體的益處,是純淨水和礦泉水的生產優質水源區。而隨着張坪的小北環公路不斷提高升級,交通便利,便於運輸;同時,若建成純淨水或礦泉水廠有利於消化本鄉的富餘勞動力。因此,在張坪建設純淨水廠不僅有着較高的投資效益,其社會效益也不可估量。

根據全鄉的水資源分布情況看,可利用水簾洞、黑龍洞及風洞的水源加工純淨水或礦泉水,按日產5噸純淨水或礦泉水,裝瓶10000瓶,每瓶售價0.50元,日產值可達5000元,月產值可達15萬,年產值可達180萬元,期效益可觀。

"雙萬工程"開發的可行性報告

張坪境內的氣候和土壤適宜多種乾果和中藥材生長,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全鄉以核桃、栗子等為主的乾果和以丹皮、五味子、杜仲等為主的中藥材資源分布廣,農戶有經營中藥材的技術和經驗,形成一批了發展乾果和中藥材的土專家和生產大戶;核桃素以個大、殼薄、仁飽的特點而遠近聞名和走俏市場,中藥材以質地優良在市場走俏,在旬陽境內外久負盛名;而以煙、姜、桑等主導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已初具規模,其發展潛力無從可挖,發展乾果和中藥材對農民增收以及生態旅遊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同時,國家大力發展林業政策和建設陝南中藥材基地為該鄉發展乾果和中藥材提供投資機遇。經多方面的考察論證,在該鄉建成萬畝乾果基地和萬畝中藥材基地勢在必行。

按照"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張坪"的戰略要求,以總量擴張為重點,以培育主導產業促進全鄉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科技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堅持高起點、大規模、高效益原則。利用五年的時間,在全鄉建成萬畝乾果基地和萬畝中藥材基地。具體目標任務:

萬畝乾果基地建設:從2004年開始,通過五年努力,每年發展乾果園2000畝,到2008年實現萬畝乾果基地目標,重點發展核桃5000畝,柿子3000畝,板栗1000畝,其它(山楂、大棗、銀杏等)1000畝,通過建立比較完善的良種繁育、技術推廣、經營加工、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實現"五年成林、八年見效、十年見大效"的目標,使八年後該鄉乾果實現年產值500萬元的目標。

萬畝中藥材基地建設:利用5年時間,每年發展中藥材2000畝,到2008年實現萬畝中藥材基地目標。主要發展丹皮3000畝,杜仲3000畝,五味子1000畝,金銀花1000畝,其它(柴胡、棗皮、黃芹、天麻、菊花等)2000畝,通過規範化發展、集約化經營,迅速帶動二、三產業發展,五年後中藥材實現100萬元的產值。

在建設萬畝乾果基地和萬畝中藥材基地過程中,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林業和建設陝南中藥材基地投資機遇的基礎上,加大吸引外地客商投資力度,對外來投資者堅持"誰造林、誰受益,允許轉讓、繼承"的政策,推行土地、荒山流轉,並按林地承包期限,延長70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