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軍 (崑曲藝術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軍,著名崑曲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1]國家一級演員,素有中國「崑曲王子」之美譽。MFA藝術碩士。

原上海崑劇團副團長,現任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專工崑劇小生,師承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岳美緹、周志剛,是俞振飛大師的再傳弟子。

張軍感悟——

「藝術是很一意孤行的,沒有時間想『我這個作品是做給誰、誰會喜歡、誰會不喜歡、誰不喜歡了我怎麼改』」。

「喜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所以我覺得眾口難調,那就不調了吧,你就做你自己愛做的,堅持你自己應該堅持的。」[2]

個人經歷

張軍,1974年10月生,先後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

專工崑劇小生,師承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岳美緹、周志剛,是俞振飛大師的再傳弟子。從藝近30年來,主演過《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玉簪記》、《白蛇傳》等多部大戲,塑造了崑劇舞台上多個風格迥異的角色。

曾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表演梅花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2002年「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等獎項,並榮膺1999年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2004年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2006年首屆全國文化新人等榮譽,2007 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2009年、2012年獲上海文藝家榮譽獎。曾任上海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現任上海市青聯常委、上海市青年文聯副會長、上海戲劇家協會理事、上海演藝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

張軍還長期致力於崑曲藝術的普及和推廣:自1998年至今,由張軍策劃主持的「崑劇走近青年」互動演出和「我是小生」互動講座已在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在內的海內外大中學校舉行了300餘場;此外,他還通過與各種藝術門類的跨界合作來拓展崑曲傳播的渠道,先後同享譽國際的音樂家譚盾、指揮家湯沐海,日本歌舞伎演員市川笑也、台灣歌手王力宏、英國小提琴家Charlie Siem、美國爵士大師Bobby McFerrin等藝術家跨界合作,為崑曲獲得年輕觀眾及在世界範圍的傳播創造了可能性。其中,由荷蘭皇家歌劇院製作、張軍主演的譚盾歌劇《馬可·波羅》還獲得2010年美國格萊美獎提名。

2011年5月,為表彰張軍在崑曲表演藝術方面的深厚造詣和長期以來在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在推動崑曲藝術的傳播方面所做出的積極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女士(Irina Bokova, DG of UNESCO)任命張軍「和平藝術家」稱號 。

他也是繼中國影星鞏俐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之後第三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華人藝術家。博科娃女士(Irina Bokova)於2012年5月觀賞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之後高度讚賞並欣然題詞:「藝術的現代性需要從傳統中汲取靈感和養分」。

年少脫穎而出,矢志堅守崑曲舞台

1986年,張軍從2萬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60個幸運者之一進入上海戲校昆三班學習。戲校的生活艱苦而枯燥,演員舞台上展現的唱腔和身段看似優雅含蓄,可實際上這優美的背後需要年復一年紮實的基本功支撐。拿頂、擰旋子、毯子功、下腰、踢腿······痛楚和傷病是老朋友,麝香虎骨膏和止痛噴霧劑就是家常便飯。

昆三班有句訓條:「不舒服」就對了。只有不舒服才是正道,才會有好結果。反過來,偷懶最舒服,可偷懶永遠出不了優秀的崑曲演員。

由於入校和畢業的那段時間正值戲曲的低迷期,畢業後這60人僅剩下了一半,另一半都轉行去做了其他行業。剛畢業時二十歲的張軍與其他同齡人一樣充滿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熱情,他與另外兩位朋友組建了一支流行音樂樂隊唱RAP、跳HIP HOP,一時間名噪上海灘,甚至吸引了一家唱片公司邀請他們簽訂一份十年的合約,幫助他們走上職業流行音樂歌手道路。在這個時候,張軍彷徨了。雖然崑曲與流行音樂給與他的付出回報比完全相反,但當真正面臨永遠離開崑曲舞台時,他才清醒地發現崑曲原來早已融入到他的血液當中,成為一生無法割捨的情愫。他不禁感慨,流行音樂多他一個不多,但崑曲小生少他一個也許真的就少了。最終,在戲校時的8個小生就只留下了張軍和另外一位同學。

畢業後,張軍順利進入上海崑劇團,他風神俊秀的氣質和紮實的唱功身段讓他很快成為了劇團的重點培養對象。

給大學生講崑曲

從1998年開始,張軍和他的夥伴們開始挑梁演出各種版本的《牡丹亭》和《長生殿》。張軍在排戲演戲之餘一直不忘思索:為什麼崑曲如此優美觀眾卻寥寥無幾?為什麼年輕觀眾不喜歡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了普及崑曲,他們跑遍了上海所有的高校。此外,他們還嘗試通過新的渠道來推廣崑曲,比如星巴克、大眾書局這種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都成為了他們的陣地,在表演的同時不忘培養觀眾,在張軍指導下還成立了『蘭韻雅集』上昆會員俱樂部。

台上是風流蘊藉的柳夢梅,台下是個時尚潮人。他選擇用一種時尚幽默的方式給大學生講崑曲。就拿崑曲里的鎮山之寶——湯顯祖的《牡丹亭》來說,「要在當時就能算青春偶像劇了,就跟韓劇似的,一下子能演55集。」這麼一說,高雅的崑曲似乎變得親切了許多。

長期以來,張軍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中擁有相當的知名度和號召力。曾涉足過流行音樂的張軍融合了優雅的古典氣質和奔放的現代活力,以年輕人獨特的視角和體驗來詮釋和演繹古老的崑劇藝術。

出版自傳體影像散文集《我是小生》

「崑曲王子」張軍的第一本自傳體影像散文集《我是小生》[3],2008年8月上海書展期間新鮮問世。張軍通過這部散文集,用文字描述了他個人的戲劇人生,著名學者于丹教授為該書傾情作序。

《我是小生》以「分享」為主旨,通過崑劇小生的四個家門「巾生」、「窮生」、「官生」和「雉尾生」的展開,分別對應張軍的「舞台和理想」、「彷徨與現實」、「人生和抱負」、「情懷與追求」四個部分。描繪了上海崑劇舞檯曆經世紀交替後的積澱和變遷,講述了一名崑劇小生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磨礪與不悔,也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對生活、對理想、對自我的認知,激揚感人且淡定從容。

成立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

通過十年堅持不懈的「崑曲走近青年」活動在年輕人中積累起相當人氣的「崑曲王子」張軍,2009年拋開上海崑劇團副團長的職務,成立了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4]在提倡文化體制多元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張軍認為自己只不過「在這個大潮到來時勇於舉手」,呼應「時代需求」。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民營職業崑劇院團,成立於2009年9月22日。中心以振興和繁榮崑劇事業為宗旨,探索多元化的藝術生產和傳播方式,並從創作演出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傳播推廣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四個方面進行功能定位。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張軍崑曲藝術專項基金同期成立。中心製作出品的演出項目包括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水磨新調·Kunplug」張軍新崑曲音樂會、「生生不息」紀念俞振飛逝世20周年蔡正仁師生傳承展演等,還先後受邀赴美國、德國、瑞士、法國、荷蘭、挪威等地演出,受到海外觀眾和媒體的好評。

中心大事記

2009年9月22日,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成立。

2010年2月4日,中心受邀赴德國漢堡音樂廳上演「上海藝術節」壓軸大戲——精華版《牡丹亭》。

2010年4月,張軍做客哈佛大學進行《給崑曲一個未來》演講,傳播崑曲文化。

2010年6月,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在上海朱家角正式開演,該劇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外文化展演劇目。

2010年8月28日,在南京成功舉辦個人專場。

2010年11月18日、19日,「新古典主義」系列專場之《得失寸心知》 於賀綠汀音樂廳上演。

2011年5月14日、15日,攜手兄弟劇團優秀演員上演崑曲喜劇串燒《閨秘》。

2011年5月26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

2011年7月,我國首張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公益銀行卡——「張軍崑曲藝術基金靈通卡」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舉行首發儀式。

2011年9月1日,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委託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培養的「昆六班」學員正式入學。

2011年9月,《「生」「生」不息——張軍崑曲藝術展》在外灘18號舉行。

2011年9月,由賈樟柯監製、宋方導演的以張軍為主人公的紀錄短片《語路》公映。

2011年12月,「水磨新調·Kunplug」張軍新崑曲音樂會首演,「昆六班」學員們首次亮相。

2012年6月1日,與著名京劇演員史依弘聯手打造的「白描版」《2012牡丹亭》在東方藝術中心首演。

2012年9月22日,為祝賀中心成立三周年,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上演100場,《尋夢·牡丹亭》電影紀錄片在滬隆重首映。

2012年10月10日,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在崑曲誕生地江蘇崑山成功首演並落戶亭林園,成為國內第二個常演基地。

2012年11月,「水磨新調·Kunplug」———2012張軍新崑曲校園音樂會在同濟大學大禮堂上演。

2012年11月29日-12月2日,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世界巡演首站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成功上演六場 。

2013年3月15日,中心優秀青年演員「90後杜麗娘」張冉在湖南郴州成功舉辦首個崑曲個人專場。

2013年5月,張軍重排並主演譚盾歌劇《馬可·波羅》,作為享譽歐洲的挪威卑爾根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

2013年7月17日-20日,張軍帶領全國11位崑曲優秀小生首次集結上海,共同參與「生生不息」-俞振飛逝世20周年蔡正仁師生傳承展演。

2013年10月25日、26日,「水磨新調·kunplug」3D全息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上演,是中國國內首次將「3D全息聲音」技術與舞台藝術相結合。

2014年6月12日、13日,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重要演出活動,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世界巡演第二站在法國巴黎Domaine de la Celle Saint-Cloud城堡成功上演。

藝術風格

張軍的藝術特點是扮相俊秀中顯英武,唱念清越中含磁性,身法紮實中透靈動,表演瀟灑中見細膩,氣質儒雅中蘊風骨。從藝近30年,主演過《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白蛇傳》、《販馬記》、《牆頭馬上》、《繡襦記》、《風箏誤》、《桃花扇》等多部大戲,以及《見娘》、《連環計·小宴》、《斷橋》、《百花贈劍》、《亭會》等多出經典折子戲,塑造了崑劇舞台上多個風格迥異的角色,涵蓋小生行當中的巾生、官生、窮生、雉尾生等不同類型的人物,是崑曲年輕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主要作品

崑曲傳統劇目:《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白蛇傳》、《販馬記》、《牆頭馬上》、《繡襦記》、《風箏誤》、《桃花扇》等


崑曲經典折子戲:《見娘》、《連環計·小宴》、《斷橋》、《百花贈劍》、《亭會》等 新創劇目: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水磨新調·Kunplug」張軍新崑曲音樂會、「生生不息」系列、「新古典主義」系列之《得失寸心知》、《閨秘》

榮譽成就

1999年獲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稱號

2001年獲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

2002年獲「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

2004年獲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6年獲首屆全國文化新人稱號

2007年獲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稱號

2007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

2009 年獲上海文藝家榮譽獎

2009年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表演「梅花獎」

2010年由張軍主演的譚盾歌劇《馬可·波羅》獲得美國格萊美獎提名

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

2012年獲上海文藝家榮譽獎

騰訊視頻

問鼎之旅 | 崑曲演員張軍的朱家角安麓古韻:

優酷視頻

張軍波 山西晉劇難得的一位老生演員晉劇《金沙灘》選段:

參考文獻

  1. [1],東方娛樂,引用日期,2019-02-01
  2. 「崑曲王子」張軍接受橄欖獨家專訪,20年再出發 ,搜狐網,2019-02-10
  3. 《我是小生》深情問世--崑曲王子張軍首部散文集,新浪上海,引用日期,2019-02-01
  4.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成立,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19-02-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