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興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興華
北京交通大學

張興華,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人物簡歷

教育背景

  • 2019/12- ,北京交通大學, 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2012/06-2019/12,北京交通大學, 物理系,講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2011/01-2012/05,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訪問學者
  • 2011/06-2011/09,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與天文系,訪問科學家
  • 2009/07-2010/12,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博士後
  • 2005/09-2009/06,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高分子物理)
  • 2002/09-2005/06,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碩士(理論物理)
  • 1998/09-2002/06,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學士(物理學)

工作經歷

北京市青年名師

入選北京交通大學首批青年英才計劃

研究領域

1、統計物理與複雜系統

2、軟物質物理與高分子物理

3、城市複雜系統與城市大數據

研究方向

物理與交叉學科

光電信息工程

材料工程

科研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脂滴生物學起源的高分子動態平均場理論研究
  • 2022-01-01--2025-12-31,60萬元,主持
  • "面上項目":偶氮高分子薄膜對非均勻光場響應性質的理論研究
  • 2018-01-01--2021-12-31,67萬元,主持
  • "面上項目":蠕蟲鏈高分子模型的高斯漲落理論及應用
  • 2016-01-01--2019-12-31,65萬元,主持
  • "青年基金":受限條件下半剛性高分子體系的相行為的理論研究
  • 2014-01-01--2016-12-31,25萬元,主持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東省政府聯合基金(第二期)超級計算科學應用研究專項資助(天河II號)
  • 2016-01-01--2016-12-31,主持
  • "面上項目":高效淨化氯代惡臭廢氣微粒分子調控制備、性能及應用
  • 2014-01-01--2017-12-31,90.0萬元,參加(第一參加人)

學術成果

專著

《高分子物理理論專題》 「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軟物質前沿科學叢書,嚴大東,張興華,苗 兵 著,科學出版社,2021.

專利

交通態勢預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發明人:張曉東、張興華、王良、趙勝達、陳易辰、魏賀、許丹丹、韓雪華,ZL 2022 1 0978048.4, 2022.08.16

學術邀請報告

15. 2022年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C 2022)國際智能交通系統大會, CPSS (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 based Complex City Systems, invited speaker.

14. 2021年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Twins and Parallel Intelligence (DPDI 2021)國際平行智能與數字孿生大會, Parallel city with DTs, invited speaker.

13. 2021年 The 6th Sino-EU Doctoral Summer School for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Keynote Speaker.

12. 2019年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ChinaNANO 2019),Beijing, invited speaker and session chair.

11. 2018年高分子流體動力學前沿論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10. 2018年中國化學會軟物質理論計算與模擬學術會議,華東理工大學。

9. 2018年新穎材料計算設計與發掘前沿會議會議,東北師範大學。

8. 2018年軟物質與生物物理理論研討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7. 2017年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偶氮高分子體系響應性質的理論研究,南京大學。

6. 2017年第一屆超分子自組裝理論模擬研討會,蠕蟲鏈高分子的自組裝,吉林大學。

5. 2017年第十屆全國軟物質與生命物質物理學術會議,蠕蟲鏈模型的平均場理論及在納米複合體系中的應用,廈門大學。

4. 2016年中國化學會軟物質理論計算與模擬學術會議,蠕蟲鏈高分子模型的單鏈平均場理論及應用,南開大學。

3. 2015年 Program of the 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China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ITPC), Controlled structural formation of soft matter,中國科學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

2. 2015年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CIAM), Minisymposia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plex Fluids and Biological Systems,北京。

1. 2014年第九屆全國軟物質與生命物質物理學術會議, 蠕蟲鏈模型的結構因子及其多尺度特性,溫州大學。

獲獎情況

24. 2022年智謹優秀青年教師獎

23. 2022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強科學實踐,重信息技術」虛實相濟的一流大學物理課程探索與實踐》(4/15)

22. 2022年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課程思政示範團隊(2/5)

21.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大學物理學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建設與教學實踐》(1/5)

20.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基於 MOODLE技術的大學物理自主學習與教學管理網絡平台》(2/5)

19.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強科學實踐,重信息技術」虛實相濟的一流大學物理課程探索與實踐》(4/10)

18.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科普相濟的演示實驗教學與可持續發展模式》(4/10)

17. 2020年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16. 2020年畢業生最敬愛的老師

15. 2020年理學院貢獻獎

14. 2019年理學院教師教學貢獻獎一等獎

13. 2019年北京市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熱力學與分子動理論》(1/5)

12. 2018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強化科學素質和能力,構建大物理系列教學平台》(1/10)

11.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10.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主講教師

9. 2017年作為負責人的大學物理教學團隊獲得三育人先進集體

8.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基於大學物理課程的科學素質教育》(1/2) 7.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基於網絡教學平台的大學物理混合式教學改革》(5/5)

6. 2016年物理系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5. 2015年理學院教師教學貢獻獎二等獎

4.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理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物理系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3. 2014年理學院教師教學貢獻獎一等獎

2.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實驗指導教師

1. 2012年理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物理系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社會兼職

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 委員

全國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會 理事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 數字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 專家[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