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元素
人物簡介
張元素(12世紀~13世紀)字潔古,宋金時易州(今河北省易水縣)人。對醫藥的研究尤其是藥物學的研究有很多獨到之處,有「神醫」之稱。
人物生平
張元素,字潔古,晚年號潔古老人,河北保定易縣人,為金元時期易水學派的開山祖師。有關張元素生卒年,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較為代表性的說法,認為張元素約生活於12世紀至13世紀,與劉完素同時代而年齡略小。
張元素自幼攻讀經書,8歲試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因犯廟諱落第,於是棄科舉而潛也醫學。張元素刻苦鑽研,廣求博學20餘年,曾「遇至人傳祖方不傳之妙法」[1],醫學造詣甚深,臨床療效頗高,並曾以醫術折服名醫劉完素。據《醫學啟源•張吉甫序》記載:「守真病傷寒八日誤下證,頭疼脈緊,嘔惡不食。門人侍病,未知所為,請潔古診之。至則守真面壁不顧也。潔古曰:『何視我如此卑也?』診其脈,謂之曰:『脈病乃爾,初服某藥犯某味乎?』曰:『然。』潔古曰:『差之甚也。』守真遽然起曰:『何謂也?』,曰:『某藥味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徹故也。今脈如此,當以某藥服之。』守真首肯,大服其能,一服而愈。自是名滿天下。」[2]張元素對《黃帝內經》探隱索微,深入研究,卓有成效。嘗「夢人柯斧長鑿,鑿也開資,納書數卷於其中,見其題曰《內經主治備要》,駭然驚悟。」由是顯見,張元素對《黃帝內經》的鑽研,竟至夢寐以求之境界。
張元素治病,多不泥古,自成一家。張元素十分注重臨床實踐,時人將其比作扁鵲、醫和,張元素遂有「神醫」之名。張元素不僅精通醫術,且「品誼高潔」、「教人以忠」,治學嚴謹,深得人們敬重。據《直隸易州志》記載,張元素曾「以明經任琢州學正」,可見張氏是一位博學多才,德高望重之人。張元素宣闡古蘊,發明心得,著《醫學啟源》以教其徒李杲,李果的醫術竟得大成。張元素一生勤懇,為患者解除病痛,在醫學理論上多有建樹,造詣深邃,自成一家,為易水學派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為一代宗師,值得後人學習[3]。
學術著作
[4]
學術著作及主要觀點張元素一生著述較多,但流失也較多。《醫學啟源》《臟腑標本藥式》《珍珠囊》為其代表作,存世的還有《潔古家珍》。議為後人依託的,如《藥注難經》[5].作者有爭議的,如《病機氣宜保命集》[6]佚失之作則有《產育保生方》《潔古注叔和脈訣》《醫方》《潔古本草》《補闕錢氏方》等。
《醫學啟源》3卷是為教授其門人而撰寫的醫學入門書籍。上卷主要在調析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而附以有關臟腑經絡諸病主治的用藥心法。中卷主要論述五運六氣主病及方用。下卷用藥備旨1門,用於討論對藥性的認識和運用。
《珍珠囊》1卷是指導臨床用藥的專著,內容簡略,但能代表其藥物方面的成就,記述了113味藥物的各種特性及隨證用藥的方法,並附以炮製、煎藥、服藥之法。
《臟腑標本藥式》分列每一臟腑,其後都有藥物,成功之處在於對藥物作了比較系統的整理,歸入五臟六腑標本、寒熱、虛實、補瀉諸條,並涉及藥物氣味及配伍,形成了獨特的用藥體系,具有臨床指導價值。
學術成就
[7]
在辮證施治方面的貢獻
張氏採納了《華氏中藏經》分辨臟腑虛實寒熱、生死順逆脈證等主要觀點,並與自己的臨床實踐相結合,著成了《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大大地充實了勝腑辨證的內容,使之臻於完善。這個用藥式,對各臟腑的辨證用藥都按溫涼補瀉加以歸納,是張氏平生精心之作,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醫者據此,可以執簡馭繁,應變無窮。既便於學習,又能提高療效,對辨證施治的徹底貫徹,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張氏還倡導「隨證治病用藥」的治療原則,他在《醫學啟源•主治心法》一章中,對常見多種證候的用藥,做了詳細的介紹。如諸痛用藥「頭痛須用川芎……。頂巔痛,用藁本,去川芎。肢節痛,用羌活,風濕亦用之。小腹痛,用青皮、桂、茴香。腹痛用芍藥,惡寒而痛加桂;惡熱而痛加黃檗。……下腹部痛川楝子。……胃院痛、用草豆蔻。氣刺痛,用枳殼,……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根,以酒浸煎。莖中痛,用甘草梢」。這些用藥經驗十分寶貴,至今仍是中醫臨證用藥方法不可缺少的一環。
在藥物方面的貢獻
張氏以《內經》五臟苦欲補瀉的理論為指導,進一步揭示了「五味學說」的內涵,並闡述了它的具體用法和臨床意義。張氏還指出了同一藥物因五臟苦欲不同,補瀉作用也不相侔的複雜作用。例如,同一酸味的芍藥,不但能斂肺,而且能瀉肝,同一酸味的五味子,不但能收心之緩,而且能補肺。可見,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性味」,對此髒可以為補,對彼髒又可以為瀉,均按五臟苦欲不同而定。這樣,對於正確地使用藥物,充分發揮藥物效能,提高治療效果,都有益處。
張氏在實踐中,對藥物的「性味」作了具體的發揮。他闡述了「藥有氣味厚薄、升降沉浮補瀉主論之法」。他以五運為目,把藥物分為「風升生、熱浮長、濕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類。這種藥物分類的目的在於強調藥物氣味厚薄和寒熱升降的作用。同時他又詳細地對單味藥的「性味」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氣味中又分厚薄,陰陽中又分陰陽,氣薄者未必盡升,氣厚者未必盡降」的主張。他在《醫學啟源•用藥備旨》中以獲荃、麻黃、附子、大黃等藥為例,從理論上對藥的氣味厚薄、升降作用作了精闢的說明。這一理論,深化了祖國醫學的藥理學說。
張氏創立了「藥物歸經」和「引經報使」說。「歸經」和「引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前者是指某藥善入某經,治療該經之病力專效宏;後者亦指某藥善入某經,但主要作用則是引他藥入該經,在治療的方藥中擔任嚮導的角色(當然也有治療作用)。張氏在《珍珠囊》一書中每味藥下幾乎都有歸某經的說明,《醫學啟源》中亦有不少類似的記載。由於藥物「歸經」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他還對「引經報使」的藥物,作了如下的歸納:「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檗,小腸、膀朧也。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陽明經,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太陰經,白芍藥,脾、肺也。少陰經,知母,心、腎也。厥陰經,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絡也。以上十二經之的藥也」。
在方劑學上的貢獻
張氏善師古方,從臨床上檢驗古方之優劣,擇其優者而用之。《醫學啟源•六氣方治》中,約採用了六十多首方劑,其中經方最多,有十三、四首。在取用古方的時候,他並不是死搬硬套,而是詳述其主治證狀、分析病機,有的還談到了應用時的注意事項和臨床體會。這樣,不僅闡發了古方的奧義,而且擴大了古方的應用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
張氏制方善取前人之長,變通化裁。他說:「大法曰:前人方法,即當時對證之藥也。後人用之,當體指下脈氣,從而加減,否則不效」。可見他是以臨床效果做為檢驗方藥好壞的標準,且極為重視藥物的隨證加減,並以五行生剋法做為制方的原則;「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之本也。四時之變,五行化生,各順其通,違則病生。聖人設法以制其變,謂如風淫於內,即是肝木失常一也,火隨而熾,治以辛涼,是為辛金克其木,涼水沃其火,其治法例皆如此」。
參考來源
- ↑ (元)好古著. 竹劍平主校中醫經典文庫:湯液本草[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 ]金.張元素. 醫學啟源[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
- ↑ ]任北大. 張元素臟腑辨證理論及用藥特點的研究[D]..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7.
- ↑ 楊麗莎,王彤. 張元素醫學思想及臨證經驗探析[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 2011,18(02):32-34.
- ↑ 滑壽. 難經本義:匯考[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30.
- ↑ 永瑢.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M].. 北京:中華書局,. 1965:869.
- ↑ 程寶書. 張元素學術思想初探[J].. .吉林中醫藥,. 1983(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