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亞卓 | |
---|---|
來自中華康網]] | |
出生 |
1957年10月27日 黑龍江省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
知名於 | 對垂體瘤和脊索瘤做到了用最小的創傷最大限度的切除病變,對嚴重的腦脊液漏的修復和顱底結構的重建有着獨到之處。 |
知名作品 |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神經內鏡技術》 《腦室外科學》 |
1957年10月2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尚志市,祖籍遼寧省丹東市東淘縣。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
1982年始從事神經外科專業,對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顯微神經外科有紮實的功底,在微侵襲內鏡神經外科方面為國內領先。對腦腫瘤、椎管內腫瘤、顱內畸形和腦積水等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近幾年來在應用神經內鏡技術治療垂體瘤等鞍區腫瘤、脊索瘤、腦室內腫瘤、腦積水、顱內囊性病變和膽脂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並總結出了一整套優於傳統神經外科技術的現代微創方法,特別是對垂體瘤和脊索瘤做到了用最小的創傷最大限度的切除病變,對嚴重的腦脊液漏的修復和顱底結構的重建有着獨到之處。
來自搜狐網]]
簡介
由於神經內鏡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做到了用儘可能小的創傷處理顱內深在部位病灶,或協助顯微神經外科手術處理顯微鏡難以發現的病灶死角,提高手術質量,縮短了住院時間,大大減少醫療了費用,也提高了病人的術後舒適程度。至08年已應用神經內鏡手術病人近2000餘例,對腦內、腦室內囊腫囊蟲的病人大部分僅用鎖孔外科去除病變,免去開顱的損傷與痛苦;對顱底的部分腫瘤,如膽脂瘤,複雜的顱底廣泛生長的腫瘤,在內鏡的輔助下可以減少開顱範圍,在儘可能減少腦組織損傷的情況下,完全切除腫瘤或儘可能多的切除病變,尤其是可以很好的切除以往常規手術難以切除的病變死角;對垂體瘤病人,經單鼻孔在儘可能不損傷鼻的正常結構,並於內鏡直視下切除腫瘤,減少了傳統手術非直視切除腫瘤的盲目性,創傷小,安全性強,切除病變完全,病人術後鼻腔免除填塞,無呼吸不暢之苦。一些病人術後2-4天就可以出院。對顱底脊索瘤應用內鏡或內鏡和顯微鏡聯合手術,可以切除病變更加完全、更安全。由於神經內鏡的應用,使以往對部分神經外科疾病的認識、診斷、治療方式從觀念上發生很大的變化。正帶領課題組從臨床研究到實際應用,全面深入的開展此項工作。同時正在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積極推廣此項技術。做為神經內鏡領域國內的學術帶頭人,與國際(尤其是歐、美、日)有着廣泛的學術聯繫,每年在國內外共同舉辦1-2次神經內鏡的學術研討會和培訓班。 技術特色:應用神經內鏡技術和內鏡與顯微鏡等現代方法結合的技術處理神經外科疾病,尤其是脊索瘤、垂體瘤及鞍區病變的內鏡手術治療、腦室內病變和腦積水的內鏡手術治療,腦脊液漏的修補,顱內膽脂瘤和其他顱底腫瘤需要內鏡輔助手術。
來自新華網]]
應用基礎研究
承擔21項國家和省部級科學研究課題,主要包括:(1)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代償修復的機制和促進修復的方法的研究;(2)腦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3)微侵襲神經內鏡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
培養人才:培養博士生19名,碩士2名;博士後1名
發表文章:共168篇,其中近3年共61篇, 主編學術著作2部 參編8部
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7項
擔任職務: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
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內鏡專家委員會 名譽主任
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 秘書長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副主編
神經疾病與精神心理雜誌副主編
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雜誌 副主編
首都醫科大學外科學神經外科專業 博士生導師
北京神經外科學院 副院長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常委
衛生部神經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基地主任
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考評委員會考評專家 張亞卓:手術仍是脊索瘤首選治療方式 質子放療等有待觀察 藥物仍在研發中
2016-11-30 重離子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