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世剛,男, 1958年生於遼寧省海城市。現任教於鞍山師範學院藝術系,碩士生導師。[1]

張世剛
教授
出生 1958年
遼寧省海城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任教於鞍山師範學院藝術系

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2]

目錄

基本簡介

張世剛,男, 1958年生於遼寧省海城市。現任教於鞍山師範學院藝術系,碩士生導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個人簡介

張世剛 1958年生於遼寧省海城市。現任教於鞍山師範學院藝術系,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世剛
張世剛作品

2003年9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張世剛書畫作品》專輯。

藝術年表

1985年起,書法作品連續入選全國第三、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

1990年組織"遼寧省二十九人書法進京展";

1995年參與組織"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2014年"藝舟雙楫"首屆藝苑名家書畫作品邀請展北京;

靜水深流·第一回--當代國畫名家12人展北京;

大方--張世剛書法作品展北京國尚美術館;

參加"鴻篇巨製"當代百位名家書寫美麗中國書法提名展。

藝術成就

作品獲全國第四、五、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並獲第五屆中青展金獎;

全國首屆、二屆楹聯書法大展,並獲二屆金獎;

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大展獲銀獎;

入展首屆全國蘭亭書法獎作品展;

曾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德藝雙馨"書法家,遼寧省書法家協會評為"優秀書法家",遼寧省文聯評為"遼寧文藝之星";

張世剛
張世剛作品

1990年組織"遼寧省二十九人書法進京展";

1995年參與組織"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2013年榮獲中宣部"書法三名工程"獎。

藝術評價

遺世獨立的大家張世剛

很多年前的一天我到了鞍山,也拜訪了張世剛先生,高高的個子,說話爽快中包含着幾分儒雅。

在他的牆上掛着一幅山水小品極為精緻,細看乃是海派畫家倪田(墨耕)的手筆,那種細膩溫潤難以言表,在很多年以後當我看了張世剛作品中對細部刻畫的精到,我忽然回想起這幅畫。

原來他們之間的心靈感應和美學趣味的浸染,是多麼地一致,細節決定了一切,決定了兩位藝術家的那種極致的品味和難以複製的精細之美。

近日我赴燕郊拜會張世剛先生,觀其工作室壁間張掛所作,甚為嘆服,始知藏龍臥虎於此。

世剛之作饒有宋意,其筆勢往來謹嚴樸質,高渾凝固,其一點一拂絕不苟且,觀其下筆處變起伏於鋒梢,足以戢魏晉名家之精粹,而湔時人之浮躁,故其作品中那種風雅雋永和積素愷然的高標,使其作品可與近現代高手望衡對宇。

張世剛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360搜索網
]
張世剛作品

世剛醉心於蘇、米兩家,得蘇之圓融渾厚,取米之俊爽風神。意趣風發,不矜格調,上下流連,左右映照,筆勢往來,遺落一切。乘興揮灑間,駸逼宋人,觀者如聞蘇、米兩家謦咳矣。

世剛作品一作有一作之品,其端楷秀逸舒展,得褚河南之妙韻,委婉纏綿之筆致,精進細膩之點畫,讀來令人感覺餘味無窮。其行草氣息順達,沉博淹麗,觀之令人有出世之想,可見其有絕塵之氣質和格調。

與世剛有絕世之才然又低調處事相一致。故其作在杯酌長嘯之後,閒出展玩,當最有味道,可使人沉靜,並足遣清愁,使之蕩滌喧囂張揚,讓你回歸到清靜無為的意境之中。

世剛當為儕輩之楷模,庋藏其作品當是一種奢侈,更是一種幸運。

世剛早在第五屆全國中青展就獨占魁首,摘得金獎,以後各類展覽各種獎項陸續落入囊中,此時世剛可謂意氣風發,正當不少人以此為契機,開始為五斗米折腰時,張世剛卻淡出人們視線,世剛知道要使自己"不使寶山空手回",必須要"乞得君家衣缽來",所以他開始沉浸於魏晉風度、盛唐氣象、蘇米精神。

拒絕了召朋呼侶般的酒會,每日青燈黃卷,孜孜矻矻,在春蠶食葉般的走筆聲中他感覺到了一種快慰和享受,其中的筆香墨艷,頓使其意興飆舉,我們似乎能夠看見張世剛剪燈煮茗,揮毫疾書,擲筆而飲,樂此不疲的情景。

故其每書一紙讓人咸訝其精妙脫俗。正是這種內心的孤獨和高傲,成就了張世剛。在當今書壇能與曹寶麟相比肩者世剛也。

後來我在海南的筆會中與世剛相遇,講起了我對倪墨耕一畫的記憶,世剛大為驚訝,說:"兄至今尚記得如此清晰,可見兄老惦記着我的好東西,那它就是你的了,什麼時候得便來取就是。"

故有後來的燕郊之行。世剛就是如此大氣和豪情。於是倪墨耕來到了我的身邊,但從此我的心卻落在了張世剛那裡。遺世獨立的大家就是有這種氣度,張世剛就是如此。

視頻

張世剛:如何正確認識書法2016年9月2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