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弘化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弘化社

中文名稱;弘化社

地理位置;上海江寧路999號

改名;上海佛教書店

成立時間;1930年

期刊;《弘化月刊》

發起人;印光大師

弘化社1956年與上海佛學書局、大法輪書局、大雄書局合併,改名為上海佛教書店,設上海江寧路999號。90年代蘇州報國寺修復開放後,寺內設蘇州佛教博物館,弘化社亦於寺恢復。

成立

1930年於上海覺園淨業社內成立,印光大師發起,明道法師主辦。大師於蘇州報國寺閉關前,將紙版近百種及已印好之經書、善書數萬冊交付太平寺的明道法師,示意他能創辦一個刻印流通佛書的機構。明道本大師旨意,與王一亭黃涵之關絅之等居士商議籌設弘化社。先在覺園佛教淨業社流通部訂立流通辦法,分為全贈、半價、照本三種流通方式。後業務擴大,遂更名為弘化社,正式宣告成立。[1]

遷動

1931年,遷往蘇州報國寺,即大師閉關處。1935年10月明道法師去世,大師鑑於弘化社流通事務無人託付,乃自出任之,直至其圓寂。大師生西後,滬上緇素於覺園法寶館成立"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復將弘化社自蘇州遷回上海,設於覺園法寶館內。該社主要流通印光大師歷年所印淨土宗經書30餘種,同時編印、流通《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菁華錄》等,並編輯出版《弘化月刊》。1949年以後,繼續流通佛教書刊。1956年與上海佛學書局、大法輪書局、大雄書局合併,改名為上海佛教書店,設上海江寧路999號。90年代蘇州報國寺修復開放後,寺內設蘇州佛教博物館,弘化社亦於寺恢復。

大事記

1930年,印光大師赴報國寺閉關。大師閉關前,在三月,與王一亭、黃涵之、關絅之等諸居士商議成立佛教淨業社流通部(即弘化社前身),由明道法師籌設弘化社。

1931年4月弘化社正式成立。因滬上有多家佛學書局出版佛書,加之印祖在蘇州閉關,當年弘化社遷到蘇州報國寺。

1935年,明道法師往生,印光法師親自主持弘化社印經事宜。

1940年,印光法師往生。

1941年,佛教四眾弟子在上海覺園法寶館內建立印光大師紀念會,法寶館由葉恭綽捐資發起興建,同時出版《弘化月刊》,初由鍾吉宇主編,後有游有維主編、王永元任編輯。

同年,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成立設弘化部,弘化社事務屬之,會址設在淨業社暫借法寶館內。附設臨時辦事處。德森法師住會,故弘化社由此遷移到上海

解放後,弘化社由妙真主持,繼續出版流通經書、佛像,同時出版《弘化月刊》。樂慧斌常慨捐印書經費。

1956年,弘化社與上海佛學書局、大法輪書局合併,更名為上海佛教書店。

2000年,報國寺恢復永久紀念印光大師的佛教期刊--《弘化》,後成為江蘇省佛教協會會刊。

2003年,在報恩齋佛教網站的策劃協助下,恢復弘化社印經法務。

相關視頻

弘化社紀錄片《靈岩道風》百年弘願 上

參考資料

  1. 弘化社 , 360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