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弘一大師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弘一大師傳

來自 豆瓣讀書網 的圖片

《弘一大師傳》被譽為所有弘一大師傳中最受推崇、最暢銷的作品之一。弘一大師一生六十三載,半生藝術半生佛。在俗三十九年,是中國近百年藝術史上難得一遇的通才和奇才;在佛二十四年,被後世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師的一生行誼與德性光輝感動、啟發着無數心靈,海峽兩岸的「弘學」蔚然成風,陳慧劍先生耗時三十六年創作並八次修訂而成的《弘一大師傳》,無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弘一大師傳》出版後榮獲台灣中山文化學術基金會傳記文學獎,不僅在兩岸三地暢銷數十萬冊,而且於世界各地廣泛流傳,是一部為無數人帶來溫暖、感動、智慧和力量的傳記佳作。

基本內容

作者:陳慧劍

出版時間:1993年02月17日

ISBN:9789571920962

頁數:399頁

開本:16

書名:弘一大師傳

品牌: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介紹

陳慧劍,1925年生於江蘇泗陽,少年坎坷,數度失學,未完成正式高中教育。失學期間曾依私塾讀少許舊學,並自學舊詩寫作。19歲不告離家,南走江西投軍,從最底層的「草鞋兵」做起,數次重度傷病。後任少尉排長,因厭棄內戰,離隊出。24歲與吳延琦女士在徐州結婚。1949年再任上尉軍官,次年撤至台灣,離開大陸前在舟山群島皈依結認僅三月的靜安老和尚,師賜法名妙語,時年26歲,彼此成為信仰堅定的佛教信徒。27歲發表生平第一篇佛教文章。71歲時創辦「弘一大師紀念學會」,以傳達弘一大師斷然棄物繁華功利、淡泊寧靜、靜修苦行的正知正見。2001年逝世。陳慧劍著作等身,本書為其代表作品,獲台灣「傳記文學獎」。

推薦

弘一大師——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精神完美結合的標杆性人物!多情至極、浪漫至極、燦爛至極、平淡至極、傳奇至極。林語堂、豐子愷、張愛玲等推崇備至的中國人的心靈導師。一生過了兩輩子,從紅塵里的民國范兒走向青燈下的悲欣交集。 《弘一大師傳》——三十六年一部書,弘學泰斗陳慧劍傾注後半生心血的傳世名著。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感人、最暢銷的弘一大師傳!

媒體推薦

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質生活,此大多數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學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數。三曰靈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諦者極少數耳。弘一法師則安步閱此三層樓台也。

——豐子愷

目錄

台版出版序/1

推薦序一個自覺生命的完成/3

自序一 自古聖賢皆寂寞/11

自序二 高山仰止/13

【壹】降生/001

【貳】父死/005

【叄】出岫/O11

【肆】南遷/017

【伍】本色/023

【陸】親情/031

【柒】上野(一)/039

【捌】上野(二)/051

【玖】上野(三)/063

【壹零】轉捩/073

【壹壹】悲歡/081

【壹貳】桃李/091

【壹叄】空靈/101

【壹肆】水月/119

【壹伍】永訣/131

【壹陸】空門(一)/147

【壹柒】空門(二)/161

【壹捌】空門(三)/173

【壹玖】沉潛/185

【貳零】聖品/197

【貳壹】前塵/211

【貳貳】龍象/223

【貳叄】晚晴/241

【貳肆】閩緣/251

【貳伍】白湖

【貳陸】法侶

【貳柒】悲懷

【貳捌】病厄

【貳玖】湛山

【叄零】夕暉

【叄壹】棲隱

【叄貳】福林

【叄叄】晚鐘

附錄 弘一大師行誼大事年表

作者簡介

陳慧劍,是台灣一位很有名望的佛學家、僧傳作家和弘學專家。1925年出生,江蘇泗陽人。1943年棄學從軍。1948年底隨國民黨部隊退至浙江舟山群島,在此皈依靜安老和尚。1949年赴台。1959年退役。1960年以後致力於佛學研究和高僧傳記創作,成績卓着,其中以《弘一大師傳》影響力最大。1994年創辦「弘一大師紀念學會」。2001年4月抱病前往香港查找弘一大師的資料,在故舊紙堆里連續翻閱了四天,奔波回來後心臟病發不治,於4月12日晚去世,享年76歲。陳慧劍先生先後為近現代十餘位高僧撰寫傳記。就這些作品的質量而言,陳慧劍先生堪稱現代僧傳的先驅,佛學作家的傑出代表。

序言

近代律學高僧弘一大師的一生行誼與德性光輝,感動、啟發無數心靈,海峽兩岸的「弘學」蔚為風潮,陳慧劍居士與他所着之《弘一大師傳》,無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陳居士以「高山仰止」的孺慕之情,用文學記錄了弘一大師傳奇的一生,令讀者對大師的生命光彩讚嘆不已;陳居士也因為寫作《弘一大師傳》和許多相關着作,成立「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傾全力投入「弘學」之研究、推廣等,同樣讓世人讚嘆與景仰。

《弘一大師傳》問世以來,陳居士一得到新的數據,便不斷進行修訂使其益臻完善,到他往生的前幾年,這項工作才告一段落。本書於一九九七年經陳居士最後修訂,十幾年來迭經刷印,版材已漸磨損,印刷效果欠佳;為嘉惠讀者,同時讓這本好書流傳更廣,爰加以重新排校製版,以更清晰、美觀之字體與印刷面世。內容則除了改正少數幾個明顯錯別字,以及統一前後用字外,悉與一九九七年修訂版一致。

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1]

參考文獻

  1. 弘一大師傳豆丁網,20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