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背青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弓背青鱂 |
弓背青鱂(學名:Oryzias curvinotus)是青鱂科、青鱂屬魚類。弓背青鱂體修長,眼大,口上位。在野外水體中,從背面觀察可見其頭頂部至背鰭前端呈狹長"V"字型亮銀白色反光,背鰭後至尾柄呈亮藍色反光。在水族缸中觀察時體呈淡青黃色;體透明,可觀察到脊柱骨及主要血管分布;腹部呈灰銀白色。尾鰭正截形,無分叉。各鰭第一鰭條側常見較淺的淡黃色,尤其尾鰭上下兩側淡黃色較為明顯。繁殖期雌雄魚腹鰭、臀鰭沒有中華青鱂所呈現的明顯黑灰色。雄魚臀鰭展開呈平行四邊形。浸制標本體側有一黑色縱線,未發現側線。作為其物種特徵之一,背部隆起呈彎弓狀這一形態特徵只在成年個體(尤其是雄魚)中表現出來,幼魚、未性成熟的成體及雌魚多數個體該特徵不明顯。背鰭至吻端是體長的(81.6±1.3)%,這是與其他青鱂魚類區別及種名確定的關鍵特徵。雄魚臀鰭、背鰭最後鰭條明顯短小,鰭條膜呈現顯著凹缺。最長臀鰭條出現在臀鰭後部。
簡介
弓背青鱂屬群居、晝行、雜食性的次生淡水魚類,棲息於大小河溪的中下游以下河段,以及其鄰接濕地池沼與水田。性格溫順,水質要求一般,生長迅速。成魚及幼魚屬水錶動物,主要攝藻類、微型水生動物如原生動物、昆蟲、甲殼類包括橈足類與枝角類、以及它們的遺骸。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香港)和越南。
弓背青鱂(Oryzias curvinotus)是在1927年,美國魚類及鳥類學家尼科爾斯(John Treadwell Nichols,1883-1958)與美國兩棲爬行類學家波普(Clifford Hillhouse Pope,1899- 1974),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集刊(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第54卷2期中,根據采自海南島那大的標本,以"弓背蝦鱂(Aplocheilus curvinotus)"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過去對弓背青鱂的分類及相關研究主要是中國以外,尤其是日本。據烏瓦和帕倫蒂(Uwa& Parenti,1988)的記述,先後有大島(Oshima,1926)、尼科爾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原田(Harada,1943)等對其種名確定及形態性狀描述的有爭論。尼科爾斯和波普(1927)作為弓背青鱂的定名者,對中國海南島模式標本產地那大地區個體部分性狀如臀鰭條數目的描述存在重要錯誤,但對該種的定種關鍵特徵的記述是有效的。例如,弓背青鱂區別於其他青鱂魚類的關鍵特徵之一是背鰭位置明顯靠後,導致外觀上背部呈隆起狀,故稱為"弓背"或"曲背"青鱂,背鰭-吻端/體長為80%-82%,而其他青鱂魚類一般為77-79%(Uwa & Parenti,1988),該特徵在本檢測種群為81.6±1.3%,與之相符;第二特徵為雄魚臀鰭展開為平行四邊形,與其他物種的三角形顯著區分(Parenti,2008)。對於臀鰭條數目問題,尼科爾斯和波普(1927)的小失誤引起了後來的系列問題。由於早期分類中臀鰭條數目是青鱂魚類一個重要的分類檢索性狀,弓背青鱂與日本青鱂臀鰭條的數目十分相似,故原田(Harada,1943)將采自海南的青鱂記述為日本青鱂,後來烏瓦和帕倫蒂(Uwa& Parenti,1988)檢視了日本學者早期在海南島採集到的青鱂標本後確定為弓背青鱂,並指出尼科爾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將其臀鰭條數目記述為25可能是誤記。日本學者很早就在海南島(那大及嘉積)採集到青鱂,但將之鑑定為日本青鱂,後來尼科爾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根據該地青鱂背鰭位置明顯靠後的特點區別於當時已知的數種青鱂魚類而定出弓背青鱂,且作為青鱂屬下一個亞屬,種名Aplocheilus curvinotus。弓背青鱂的基本分類性狀描述在烏瓦和帕倫蒂(Uwa& Parenti,1988)後已經得到澄清,並且種的有效性得到細胞生物學(Uwa et al.,1982;Uwa,1991)及基礎生物學研究(Hamaguchi & Sakaizumi,1992;Sakaizumietal.,1992)的支持。
中國香港有關"弓背青鱂"的文獻,見於藻類學家霍吉斯(韓國章,Ivor John Hodgkiss,1943- )與香港大學文錫禧(Man Shek Hay)在1981年出版的《香港淡水魚類》 (Hong Kong Freshwater Fishes),以"青鱂(Oryzias latipes)"之名記載,為其同物異名。
弓背青鱂的先定同物異名為Aplocheilus curvinotus、Oryzias curvinotu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
評價
生活習性
弓背青鱂屬群居、晝行、雜食性的次生淡水魚類,棲息於大小河溪的中下游以下河段,以及其鄰接濕地池沼與水田。性格溫順,水質要求一般,生長迅速。成魚及幼魚屬水錶動物,主要攝藻類、微型水生動物如原生動物、昆蟲、甲殼類包括橈足類與枝角類、以及它們的遺骸。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香港)和越南。
主要價值
弓背青鱂主食微型動植物及其遺骸等,能除去生境中石表及植物等各類底質 上的附生生物、附着物或沉澱物,促進水生植物及藻類的光合作用,也有效消耗池湖等靜水中的浮遊動植物數量,從而有助減低夏天高溫時水華產生的機率。此外,對水污染敏感,能較靈敏地反映水污染,是下游及其鄰接濕地的良好指標物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