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異被地楊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異被地楊梅

中文學名:異被地楊梅

拉丁學名:Luzula inaequalis K. F. W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 Liliflorae

: 燈心草科 Juncaceae

:楊梅屬 Luzula

多年生草本,高32-35厘米。莖直立,圓柱形,有縱條紋。葉基生和莖生,禾草狀;基生葉數枚,在花期部分已枯萎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異被地楊梅
  • 學 名: Luzula inaequalis K. F. Wu
  • : 植物界
  •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 百合目 Liliflorae
  • 亞 目: 燈心草亞目 Subordo Juncineae
  • : 燈心草科 Juncaceae
  • : 地楊梅屬 Luzula
  • 亞 屬: 地楊梅亞屬 Subgen. Luzula
  • : 地楊梅組 Sect. Luzula
  • : 異被地楊梅

分布區域 中國江西 系 異被系 Ser. Inaequales

形態特徵

葉片線形,長7-12厘米,寬3-4毫米;莖生葉2-3枚;葉片長9.5-19厘米,寬3-4.5毫米,頂端鈍,邊緣具長柔毛;葉鞘閉合包莖,鞘口部有絲狀白色長柔毛。花序由(5-)6-9個頭狀花簇組成,各頭狀花序具長短不等的花序梗;最下面的葉狀總苞片線形,長3-9厘米;頭狀花簇直徑4-7毫米,含6-10朵花,花梗極短或幾無梗,基部常有1-2枚寬卵形苞片,花下具小苞片2枚,寬卵形,長1.8-2.1毫米,寬1.1-1.5毫米,頂端尖,邊緣上部有小齒裂或流蘇狀,膜質,白色;花被片不等長,外輪者寬卵形,呈舟狀,長2.7-3.1毫米,寬1-1.3毫米,頂端具0.6-0.9毫米的尖頭;內輪者長圓狀卵形,長2.2-2.6毫米,寬1-1.1毫米,頂端常有驟尖頭和小裂齒;花被片背面上部紅褐色,下部稍淡,邊緣膜質;雄蕊6枚;花葯線形,長約1毫米,黃色;花絲較短,長約0.7毫米;子房三棱狀寬倒卵形,長約1.3-1.5毫米;花柱長0.5-0.7毫米;柱頭3分叉,長1.8-2毫米。蒴果三棱狀倒卵形,短於外輪花,被片,頂端具小尖頭。種子(未完全成熟)長約1.1毫米,基生種阜長0.4-0.5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本種與淡花地楊梅 L. pallescens Swartz 相近似,不同之處在於本種花被片較長,外輪者長2.7-3.1毫米,寬1.1-1.3毫米,頂端具0.6-0.9毫米長的尖頭;內輪者長2.2-2.6毫米,寬1-1.1毫米,頂端常有驟尖頭和小裂齒,有時花被片上部為深褐色;雄蕊花葯長於花絲;子房、花柱、柱頭均較長。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60米的路邊潮濕處。[1]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2]

參考文獻

  1. 地楊梅」,中藥材百科,
  2. 異被地楊梅,國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