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董青馬 著,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截至2020年,中國金融出版社累計出版圖書[1]超過10000種,目前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已形成理論類、實務類、教材類、引進類等多種類別、特色鮮明的圖書體系[2]

內容簡介

銀行體系在日常金融危機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對於那些銀行主導型國家來說,銀行危機被稱為狹義的金融危機。自1980年以來,130多個國家經歷過嚴重的銀行業困境,這個數量幾乎占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參與國的四分之三。歷次金融危機的進程表明,在經濟社會轉型與開放並存的時期,單個銀行的各類風險相互交織、傳染、膨脹,最終可能累積成為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而系統性風險突變為危機集中爆發,演繹出幾百年金融史上一幕幕悲壯場景,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次次巨大衝擊。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制度的全面變遷導致金融風險的種類、性質、分布及傳導機制頻繁變動,而現有風險監管指標更加側重於銀行業的微觀風險,致使監管部門很難對系統性風險進行有效的監管。

《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從個體銀行風險觸發、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金融安全網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變遷三個層次對系統性風險進行考察,並構建了一個從微觀到宏觀的系統性風險分析模型,以研究在不同環境下微觀風險觸發與個體銀行失敗、個體銀行失敗與系統性風險生成的機理;《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還挖掘60個國家24年1440個樣本點的相關數據,運用PanelLogit模型對不同開放程度、不同金融發展程度國家的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後《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考察我國金融制度的特殊性,從理論與實證兩個層次上對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生成、評估及其防範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導論外,全書共分為六章,具體內容如下:

第1章將銀行系統性風險納人金融安全視野下,研究其深刻的歷史淵源、理論背景及未來動態,得出全球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的一般規律與未來發展動態,搭建銀行系統性宏觀、微觀聯通機制的分析框架與邏輯結構。

相比傳統銀行危機研究範式,銀行系統性風險研究更側重於銀行體系風險生成的微觀基礎與動態連續性。《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重點分析外部衝擊是如何作用於微觀銀行主體導致銀行失敗的,銀行失敗是如何通過傳染引致整個系統的功能性失敗的。在金融安全的研究視野下,《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提出系統性風險是構成聯結個體風險與金融安全的樞紐,強調風險、個體銀行失敗與風險傳染之間的內在邏輯。

銀行系統性風險研究源於對現實風險事件的挖掘與解釋,因此,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演化也為我們的研究賦予了新的內涵:一是金融體系規模的急劇膨脹與金融體制的日益複雜使得其關聯程度進一步加強,金融市場、投資者行為、資產價格波動等因素被不斷納入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研究框架中;二是金融整合構成了當代銀行業發展的重要特徵,金融整合必然帶來銀行業運營的集中化、規模化與國際化,這又構成了我們研究的新課題;三是在信息化的時代,銀行系統性風險傳染的渠道可能發生了改變,銀行系統性風險更難以被預測和管理;四是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研究更多地從個體銀行擠兌轉向批發層次出現的問題。

第2章為全書的理論基石,重點對系統性風險的生成進行理論探討。《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從個體銀行風險觸發、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政府管制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變遷三個層次研究系統性風險,重點考察個體銀行風險生成、個體銀行失敗與系統性風險生成之間的內在邏輯,並借用Diamond和Rajan(2005)模型,將存款者預期、銀行間市場與政府擔保行為納入分析框架,構建從微觀到宏觀的系統性風險流動性衝擊模型。

在同質化的假設前提下,即所有的銀行對一個特定的衝擊具有同樣的風險暴露,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操作風險總量是誘發銀行被擠兌進而破產的根本原因。但實際上,相同衝擊導致銀行發生失敗的可能性卻存在較大差異,為此我們引入風險偏好來刻畫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風險暴露程度差異,引入風險承受能力刻畫銀行面臨同等風險時失敗的可能性差異,由此得出特定衝擊下個體銀行失敗的一般規律。

衝擊的範圍、概率與頻度決定了銀行同時失敗的概率,基於銀行同時失敗的概率,可以將系統性風險的形成分為共同衝擊類型與傳染類型。共同衝擊類型可以概括為宏觀經濟波動、總體衝擊與信貸膨脹、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國際資本流動的突然逆轉。風險的傳染受銀行間市場結構、信息的完備程度、銀行體系的關聯程度、同質性及風險承受能力的影響。

流動性風險是銀行系統性風險研究的核心。Diamond和Rajan(2005)模型從流動性短缺的角度探討了個體銀行失敗的原因與銀行體系風險傳染的可能性。為此,《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從系統性風險的三個層次出發,將存款者預期、銀行間市場行為、政府擔保引入模型,將個體銀行的流動性狀況與銀行體系流動性危機相結合,研究不同主體效用函數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進而構建從個體銀行風險觸發到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的一般分析框架。

第3章研究開放條件下金融機構運營環境、金融制度結構及銀行業運營模式的變化及其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的影響。與封閉環境相比,開放條件下的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的特殊性在觸發風險的因素、影響傳染的渠道及政府的救助活動等方面有所差異。本章延續上章的分析邏輯,從開放條件下銀行運營環境的變遷入手,從全球金融體系結構、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國際傳染三個層次上揭示出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的一般規律。

從微觀風險的觸發機制來講,金融自由化帶來金融資產的急劇膨脹,利率、匯率價格開始劇烈波動,全球流動性失衡帶來的資本流動突然轉向導致銀行經營環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金融市場的發展促使間接融資體系競爭壓力加大,迫使銀行改變其融資結構並加大了投資的風險偏好,銀行的融資結構與投資渠道更加依賴於金融市場,流動性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從銀行體系的風險傳染機制來講,銀行與金融市場相互關聯程度進一步加強,風險更易在全球範圍及整個金融體系之間傳染與分擔,這在轉移、分散風險的同時也擴大了銀行風險傳染的源泉、規模與速度,《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尤其強調同質性與流動性緊缺程度在其中的作用。從銀行體系風險的分擔來看,開放條件下中央銀行干預能力減弱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又不能承擔最後貸款人責任,加速了風險在國際上的傳染。

第4章運用PanelLogit模型對不同開放程度、不同金融發展程度國家的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進行實證研究。

系統性風險很難有一個精準的測度方法與模型,現有對系統性風險測度的研究被分為預警機制、影響因素、總量測度、傳染測試、仿真模擬與壓力測試等多方面的內容。《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對各類模型的數據結構、制度背景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對於系統性風險的生成機制來說,關鍵在於論證不同情境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的差異。《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與他人研究的差異在於,很好地挖掘出了政府治理指數、金融開放度量指數、金融自由化指數,選取全球60個國家24年的大樣本數據運用PanelLogit模型分析得出以下有益結論:(1)分別依據金融開放度與金融發展程度兩個指標將樣本分成兩組,運用』Mann—WhilneyU檢驗得出兩組樣本存在顯著差異;(2)金融開放程度較低的國家,主要受通貨膨脹率、實質利率、國內授信成長率的影響,金融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受人均GDP、經常賬戶變動率、實質利率、實質GDP成長率、金融自由化虛擬變量、金融市場結構、銀行儲備/銀行資產、M2/外匯儲備的影響;(3)金融不發達國家主要受通貨膨脹率、實質利率、實質GDP成長率、金融自由化虛擬變量、國內授信成長率的影響,金融發達國家受實質GDP成長率、金融自由化虛擬變量、國內授信成長率、銀行持有國外淨資產/外匯儲備的影響;(4)在所有的變量中,政府治理指數的改善均顯著降低了系統性風險生成的概率,GDP與國內授信成長率也幾乎在所有的方程中都顯著發揮作用。

第5章從理論與實證的角度研究我國系統性風險生成的特殊性、影響因素及其爆發的可能性。

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特殊性在於漸進式改革導致的銀行風險過度集中與政府的隱性擔保,銀行體系的崩潰最終取決於政府信用的崩潰、經濟的大幅衰退及儲蓄存款的大幅下降。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不是表現為大規模銀行的倒閉,而是表現為銀行經營效率低下導致的金融經濟困境。

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生成與傳染的特殊機制,《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發現:雖然近幾,年來我國銀行的風險狀況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是某些風險還是處於潛伏狀態,經濟大幅衰退、淨出口大幅降低、資金流動突然逆轉、投資過度集中與房地產泡沫崩潰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銀行風險的急劇放大與顯性化,而銀行的同質性、資本關聯與金融脆弱性可能會導致風險在體系內的進一步傳染,最終生成嚴重的銀行系統性風險,甚至於觸發整個銀行業的危機。另外,經濟的急劇轉型與金融的持續開放可能會加速這一進程。從制度根源來看,雙重預算軟約束及其引發的政府隱性擔保成為影響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狀況的關鍵因素,因此《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着重強調了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與預算軟約束問的關係及政府隱性擔保的可持續性問題。

在實證方面,本章基於系統性風險的微觀機制合成了銀行系統性風險的評估指數,並參考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傳染機制與影響因素,為構造微觀基礎、傳染特徵、觸發機制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指數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6章是《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的主要結論與展望。

在經濟轉型與金融國際化的雙重約束下,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是防範我國系統性風險的根本。我們應從系統性風險的生成與傳染的機制人手,打造金融安全網,改善政府治理結構,發展多元融資體系,提升銀行機構的競爭力,以有效防範與控制銀行系統性風險。我們應將銀行微觀風險管理辦法同監管部門的宏觀審慎監管結合起來,建立一套以微觀風險監控、宏觀經濟總量指標預警、傳染模型測度三位一體的系統性風險測度框架。

《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的創新之處如下:

一,全書從個體銀行風險觸發、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金融安全網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變遷三個層次對銀行系統性風險進行研究。在借鑑Diamond和Rajan(2005)的流動性衝擊模型的基礎上,將存款者預期、銀行間市場行為、政府擔保引入模型中,將個體銀行的流動性狀況與銀行體系流動性危機結合起來,研究不同主體效用函數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進而構建從個體銀行風險觸發到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的一般分析框架。

第二,實證研究證實了不同金融開放程度與金融發展程度國家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的差異。《開放條件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研究》很好地挖掘出政府治理指數、金融開放度量指數、金融自由化指數等指標,並選取全球60個國家24年的大樣本數據進行分組控制研究,論證了不同開放程度與不同金融發展程度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機制的差異,具體有意義的研究結果如下:

(1)在所有變量中,政府治理指標的穩健性強,在任何一組方程(包括各分組)中都顯著地減輕了銀行系統性的發生。而是否實施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對系統性風險的生成均無顯著影響。

(2)金融開放程度的提高、實質利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率的提高導致一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增大,而人均GDP、實質GDP成長率、金融市場結構的改善、政府治理環境的改善、國內授信成長率都會導致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減小。而銀行儲備資產占比的提高更易誘發系統性風險,儲備資產的增加一般是銀行主動收縮流動性的結果,其原因是要麼經濟可能處於衰退周期,要麼政府出台嚴厲的調控政策,這兩者都有可能導致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增加。

(3)高開放程度國家中導致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因素較多,主要包括人均GDP、經常賬戶變動率、實質利率、實質GDP成長率、金融虛擬化、政府治理指數、銀行儲備/銀行資產、M2/外匯儲備的影響;低開放程度的國家中,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主要受通貨膨脹率、實質利率、政府治理指數與國內授信成長率的影響。

(4)在封閉國家實施金融自由化不會對一國系統性風險帶來顯著影響,但隨着金融開放程度的提高,金融自由化往往會帶來較高的銀行業系統性風險;在金融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融資依賴程度的降低與政府治理的改進都能有效抵禦系統性風險,但在金融開放程度較低的國家,金融市場的治理作用並不能得到有效發揮。而在金融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金融自由化實施與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生成無顯著關係。

(5)金融不發達國家系統性風險的生成受較多因素的制約,金融發達國家系統性風險的生成主要受實質GDP增長速度的影響,並能通過自身經濟金融的發展來有效克服通貨膨脹率與實質利率提高帶來的不利衝擊。金融發達國家系統性風險生成更易受到國外因素的影響,銀行持有國外淨資產/外匯儲備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第三,從我國商業銀行的微觀基礎與制度根源出發,得出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根源在於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與政府擔保的可信度。基於系統性風險的微觀機制合成了銀行系統性風險的評估指數,並參考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傳染機制與影響因素,為我國系統性風險評估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個框架性的初步設想。

參考文獻

  1.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
  2. 中國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簡介,中國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