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學的第一課古代開學有哪些講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開學有哪些講究?

來自網絡的圖片

開學的第一課古代開學有哪些講究?又到一年開學季,「開學」代表了新的起點、新的開始。開學的儀式感,可隆重可簡樸,可以幫助學生們調整好心態,開啟一場新的征程。那麼,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他們的開學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古代,「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他們的開學可比現在複雜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古代開學儀式

古代的兒童入私塾讀書,稱之為「開書」、「破學」或「破蒙」。古人的開學儀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硃砂開智。

正衣冠

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步,叫「正衣冠」。在這個環節里,學童們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為學童們整理好衣冠。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先正衣冠,再做學問,這是古人們的共識。可見,古人十分注重學生們儀表的整潔。

整理好衣冠,學童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集合於學堂前。恭立片刻後,在先生帶領下,進入學堂。

行拜師禮

入學堂之後,便是拜師禮。學童們在先生帶領下,先拜孔子先師。拜完孔子,再拜先生。古時候,拜先生可不能空手去。開學那日,家中父母定會早早為你準備好六禮束修。

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蓮子,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德圓滿;乾瘦肉條,是用以表達弟子心意。在孔子時期,乾瘦肉條也相當於學費。

到了拜先生那會,你只需要把準備好的拜師禮拿出來就好。之後,便是學童間互相鞠躬,表示互愛互幫。

淨手靜心

行過拜師禮之後,學童們需要根據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入水盆中,正反各洗手一次,然後擦乾。洗手的寓意是淨手淨心,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去除心中的雜念,認真學習,發憤圖強。

硃砂啟智

最後一個步驟,是硃砂啟智。先生手持蘸着硃砂的毛筆,在學童眉心處點上紅點,為學童們硃砂開智。

硃砂點痣,取的是古語中「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也希望學童們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整個過程,古人稱之為「入泮儀式」。其中的各個步驟,都是根據《禮記》和《弟子規》而定,歷經千年而未改。

古人對於啟蒙開學,極為重視。每個步驟,都暗含尊師重道的章法,也飽含了師長對於學子的殷切期盼。

古代幾歲能上學

古代對學生的入學年齡要求一直在變化。唐朝六七歲的兒童就可以進「小學」,這和現代的入學年齡差別不大。

明朝則規定「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8歲是古代較為普遍的入學年齡。當然,即使你超過15歲,你依然可以去「上小學」。

這些「社學」的門檻很低,凡是願意讀書的,都可以來參加。要說義務教育,中國古代可能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當然,有些地區也會對兒童入學採取強制性措施,比如明朝就規定:「民間子弟八歲不就學者,罰其父兄。」也就是說,有些地方如果8歲不送孩子去上學,那麼父兄就要遭到責罰。可見古時候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古代開學儀式

古代是農業社會,一切活動圍繞着農業展開,學業同樣如此。古人開學的時間一般會選擇農閒時間。

在漢朝,一般有三種入學時間:「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簡單概括就是春季入學、秋季入學和冬季入學。一般來說,春季入學多在正月十五以後。而秋季入學時間和現代開學時間較為接近。

到了南北朝,冬季入學成了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不過在開學時間上和此前略有不同,一般為農曆十月。

宋陸游《冬日郊居》一詩中提及,「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自注即稱,「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以,那時候是十月份入學的。

古代學校怎麼收費

標準不一,秦朝貧困生給私塾打工還「貸學金」,隋唐砸鍋賣鐵交學費。

夏、商至西周:學在官府不交學費

早在公元前17世紀的夏朝,我國就有學校,那時叫「癢」。從夏、商到西周,學生幾乎都是貴族,也就是所謂當時流行的「學在官府」。既然是官學,學生的學費由政府掏腰包,學生家長自然不用交學費。

春秋時期:收學費維持生存

到了春秋時期,孔子大膽提出「有教無類」、「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理念,並身體力行創辦私塾,與此同時,也開創了「上學要交學費」的新時代。

《禮記》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這裡的「乘壺酒」是「四壺酒」;「束脩」則是十條綁在一起的肉乾兒,學生入學時也可以向老師交這樣的「學費」,上學門檻低,是一所典型的平民學校。

秦漢魏晉南北朝:私塾頑強發展學費很低廉

到了秦朝,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需要,「私塾」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壓。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因政權更迭頻繁,官學常受衝擊,而私塾(私立學校)卻在頑強地發展。

由於私塾大多招收貧困學生,學費自然很低廉,實在交不起學費的學生畢業後,他們大多會為學校打一年工,算是歸還「貸學金」,這期間師傅不付工錢,但管吃住,學生幫師傅料理學校事務,甚至做家務,干劈柴、挑水、做飯、帶小孩之類的活兒。

隋唐:砸鍋賣鐵交學費

到了隋唐,科舉取士代替了「門閥制」,這就意味着,再窮的家庭,只要學生能在科舉考試中考得高分,一樣也能做官,這項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民營學校事業的發展。於是,在「萬般皆下品,惟(唯)有讀書高」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文化感染下,「父母砸鍋賣鐵交學費,只為孩子讀書」的情景輪番上演。

在唐朝,收費最低廉的學校當屬佛教寺院裡舉辦的學校。在這裡讀書的學生只要學習刻苦,不僅不用支付昂貴的學費,而且還能得到獎學金。學校推行「獎學金制度」確實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創舉,值得大書一筆。

宋朝:免學費免食宿

到了宋朝,由於財政充實,宋朝各地官辦學校大多不收學費(有的縣象徵性地收二錢,對實在交不起的學生,政府也免學費)。

不僅如此,國家和省政府舉辦的「重點學校」還對學生進行補助,如太學(相當於現在的大學),讀書不交錢,每月每個學子還能領到一些零用錢,「孤寒士子」在校外沒有房住的,政府提供免費住宿和吃飯。

不僅宋朝官學如此,私塾、書院也收費低廉,為什麼?因為宋朝的經濟發展較好,私塾、書院等民辦學校辦學經費渠道廣泛:有政府補貼,有達官貴人捐款資助等,而學費只占辦學成本很少的部分。對於確實貧窮讀不起書的家庭,宋朝建立了「不能養、育者,(政府)給錢養之」的制度。因此,宋朝是中國古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朝代。

明清時期:學費成教師收入主要來源

明清時期,民辦學校經費來源分為兩部分。硬件投資方面,一是官辦民助;二是由當地鄉紳、義士或民眾集資,其中無償劃撥土地和捐贈房屋是重要方式。

而民辦學校教師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學費,並多與學生家長們共同商議而定。學生每人每年一般交80斤到120斤小麥,一名塾師一年可得2000斤小麥。

古代學校紀律

學生入學後要遵守各種學校規定,比如學校會設立「功過簿」,記錄學生的表現,其中明朝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見中,就令學校設置「揚善簿」和「改過簿」。學生表現好的話也會得到獎賞。

明朝沈鯉主張,學生勤學、守規矩、有進益者,給免帖一紙,當該受責罰時,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同時,如果學生勤學守規矩,還記錄在簿,就可積1分,積滿10分,則告訴東家,給紙筆犒賞一次。

古代小學生也要面臨各種考試,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朝,沈鯉就制訂了這樣一份課程表,除了正常的授書、習字外,還有「每月朔望考試」,「每歲臘月望日總考」,就是說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試,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還要「年終考」。

古時候,學生不聽話,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學生手心。老師不僅可以「扑撻」學生,甚至可以處罰學生的家人。

古代學生的入學儀式,遠比我們今天講究多了。如今,這些開學儀式感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實用。傳統文化精髓並沒有丟,尊重知識、尊敬師長,這是每個學子開學的第一課![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