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廉頗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廉頗墓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北張莊鎮西孫莊村廉頗路,距主城區12公里。還修建了廉頗祠、立碑、雕像。相關景點有藺相如墓、回車巷、七賢祠等。[1]

廉頗在邯鄲幾十年,在邯鄲周圍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如:串城街的將相和遺址回車巷;邯鄲市邯鄲道內的廉頗將軍府;邯鄲西南的「廉頗墓」;邯鄲市廉頗墓附近的廉頗祠;叢台湖水北岸的廉頗祭祀重地「七賢祠」。這些成為後人緬懷先賢,啟迪心靈的珍貴古蹟。

地理位置

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多為世人知曉,因為在語文課本中就有《將相和》。墓地的確切位置,是在如今的廉頗墓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北張莊鎮西孫莊村廉頗路,距邯鄲市區12公里。走邯鄲市南一環路,入機場路(民航路),第一個路口向西拐,穿過鄭家崗,到大隱豹村口,莫進村,往南來到西南孫莊。廉頗祠就在進村後第一個路口向東走,一條柏油馬路直達廟門口,名曰:廉頗路。

墓址構造

廉頗墓就在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北張莊鎮西孫莊村。還修建了廉頗祠、立碑、雕像。 高大的墓冢倚青山而建,面朝扶陵谷,奔騰的水,繞陵墓而去。墓高約有二十米,墓底的周長大約了也有三百米。

相關遺蹟

廉頗在邯鄲幾十年,在邯鄲周圍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如:串城街的將相和遺址回車巷;邯鄲市邯鄲道內的廉頗將軍府;邯鄲西南的「廉頗墓」;邯鄲市廉頗墓附近的廉頗祠;叢台湖水北岸的廉頗祭祀重地「七賢祠」。這些成為後人緬懷先賢,啟迪心靈的珍貴古蹟。

將相和遺址:回車巷

藺相如回車巷,位於邯鄲市叢台區串城街街區,為戰國時趙邯鄲內城南門裡路西。戰國時趙上卿藺相如曾在此處為大將廉頗回車讓路。回車巷呈東西走向,巷寬2.3米,為古代一車之距,巷深約300餘米。

回車巷在此處,歷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記述。據明·萬曆《邯鄲縣誌》載:該巷於明代萬曆十二年,邯鄲知縣肅察曾在巷牆上鑲有「藺相如回車巷」石刻。寬0.97米,高0.49米(1957年修民房時將石刻取下鑲在水泥座內,文革中被毀)。

清·雍正《邯鄲縣誌》亦載:「回車巷,在南門裡。世傳藺相如引車避頗於此,故名。」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楊肇基撰《邯鄲縣誌》中也有回車巷在南門裡的記載。現回車巷東頭南側,於1981年,由市政府撥款在原牆鑲石刻處建一碑坊。該坊背依西牆,雙檐青瓦,石柱擎頂,青石為基,通高4.5米,南北寬2.3米,進深0.55米,基寬0.75米。坊內置放回車巷紀念碑,碑高1.63米,寬1.1米,厚0.27米。湯振宇撰文,李守誠書丹,張水旺鐫刻。碑坊兩檐之間上面牆面上鑲有石刻橫額「藺相如回車巷」六字,為原河北省省長李爾重書。

邯鄲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後,將回車巷所在地的原趙國古「御街」規劃為古趙文化一條街。該街從邯山書院始,到南門外菜市,全長約2華里,已陸續啟動建設。現除回車巷東段已全部完成古院落重建外,並將其對面闢為20米×15米的回車巷文化廣場。廣場西與御街相通,東、南、北三面古式兩層樓閣已建成,為書畫,工藝、文具、趙特色紀念品等商行。

城街廉頗將軍府

廉頗將軍府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鄲道(串城街),是復原的景觀。串城街位於邯鄲市叢台區,是一條戰漢風格的歷史街區。是古代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將軍府、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趙闕、清真寺、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廉頗祭祀重地:廉頗祠

廉頗祠在廉頗墓旁邊。內塑有廉頗像,牆壁繪有完璧歸趙、秦王擊缶、負荊請罪、小巷回車等壁畫。

廉頗祭祀重地:七賢祠

七賢祠,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的叢台公園內古叢台北側,面南而立,是為戰國時期趙國的七賢而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為「三忠祠」和「四賢祠」。三忠即救趙氏孤兒的韓厥、程嬰、公孫杵臼;四賢為廉頗、藺相如、趙奢和李牧。

七賢祠的入口是閣樓式建築,敞開着的朱紅大門透露出祠內的幾分莊嚴,祠堂門口還有兩處銅色獅雕,祠內便是七賢的彩塑及人物的簡介,七賢的彩塑一字排開,供人敬仰,而牆壁的東西兩側則是家喻戶曉的七賢事跡,即趙奢的「秉公執法」,廉頗、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以及韓厥、程嬰、公孫杵臼的三忠捨身救「趙氏孤兒」等。這七賢既是古代趙國的驕傲,也是而今邯鄲人民的驕傲。

廉頗美食:一簍油水餃

一簍油水餃是河北省邯鄲市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相傳創製人王一香早年與父在趙邯鄲南門外開一肉包鋪。有一天,趙大將廉頗武靈叢台點兵路過南門外時,遙遠聞着肉包香味,廉頗聞着香味趕到肉包鋪店,見食客嘗在嘴裡,贏得了食客的好評,生意大為單位很好。

當廉頗購買包子時,包子已賣完。廉頗說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兒說:「那是生的,還得蒸。」廉頗說:「那得幾個時辰?」王小兒說:「不到一個時辰。」廉頗一聽心急了,就將案板上的包子統統扔進開水鍋里,不到一會兒,鍋里的包子全部漂起來了。王小兒一聽是廉頗大將軍就毛了,趕緊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頗吃完後連聲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

從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鋪改為「一口油」水包館,生意更加紅火。李氏後人繼承了「一口油」的精心製作,成品汁液豐富,包裹餡心,吃時流油,後在北宋年間改為「一簍油」,傳至至今。

廉頗生平

關於廉頗,他的生平如果除了與藺相如先爭後和這麼一段曲折往事,似乎可說的並不多了。公元前283年,廉頗大敗齊兵,在諸侯中嶄露頭角。之後藺相如因和氏璧得到趙王的寵信,惹火了在戰場上拚命的廉頗。藺相如不但化結了矛盾,還讓廉頗折節下服。這一段歷史,成為千古佳話。此後的幾年,廉頗藺相如攜手相繼打了幾場勝仗,讓趙國能揚名諸侯。但是這些勝利都讓喜歡紙上談兵的趙括一人輕鬆了結了。

長平之戰後,廉頗戰敗了趁火打劫的燕國。不久,趙國換了新領導。廉頗得不到賞識,逃到了魏國。失意的廉頗對趙國依然眷戀。這時,趙王也想召回廉頗,派人去考察。使者因為受惡人指使,回來報告說廉頗雖然老了,但是胃口很好,吃嘛嘛香。就是腸胃功能不好,一會兒的工夫上了三趟廁所。這一句斷送了廉頗的前程。不久,廉頗又逃到了楚國,外來的和尚經也不好念,廉頗還是不能被重用,鬱鬱而終。

相關文獻

據(明)《成化中都志》記載:廉頗墓在(邯鄲)城北三里,城南有冢存。

相關詩句

《廉頗墓—題於廣平府邯鄲縣南》

(清)王佩蘭

氣吞六國掃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風。 百戰邊關摧勁敵,千秋日月照孤忠。 老成持重兵容肅,權佞交讒計劃空。 今日荒墳憑弔處,摩挲青史蔚豐功。[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