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鎮蘭田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康美鎮蘭田村隸屬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位於康美鎮政府駐地3.5公里處。地處南安市中部偏東,晉江東溪下游東畔,聚落分布在泉永公路邊,呈圓形。處丘陵地帶、小山脈從南向北貫穿中部,307省道穿境而過,溪西畔則有「南洪」公路,東南下泉州西門15公里,東北上洪賴8公里,西南離南安12公里。[1]
中文名稱: 蘭田村
行政區類別: 村
所屬地區: 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
年平均氣溫: 20.9℃
歷史沿革
蘭田村在明、清時屬南安縣二十一都,古稱蘭田境。民國稱陳田,後諧音為藍田。1949年解放後一部分與玉湖同屬玉蘭鄉,1964年由蘭田、草埔二大隊合併,復用舊名為蘭田大隊。1984年為康美鄉蘭田村委會,1988年改稱康美鎮蘭田村委會。
遺址
蘭田中部北有明末清初的許仁寨遺址,其南面有其分寨先鋒寨遺址。明末清初社會動盪,百姓生活無着,豐州杏埔人許仁聚義山寨。傳說其下有十七分寨,聲勢大,影響深,後被清兵所毀,民國四年《南安縣誌》卷十八曾有記述。原址現仍找到被燒黑穀米。2005年原址建有寨王公宮,供奉寨王。許仁寨西南肩側,有建於民國16年(1927年)的龍溪寺,供奉觀世音,歷來香火旺盛。蘭田村現有完整的清代建築「五開間大厝」12座,這些古建築曾養育過五、七代人,具有很高的歷史人文價值。
蘭田歷史
查證各姓宗譜,其祖先均居屬中原人氏,入閩後,先後集居蘭田。尤其吳氏宗譜記載吳氏祖先吳祭公系江南楊州府太興縣人氏,唐時跟隨王審知準備雄踞閩省稱王時,吳祭公不服王審知稱王才隱居本省莆田市黃石鎮,後祭公第七子菁公在寧德黃柏(虎貝鄉)開採銀礦,至宋朝菁公第十一世孫邀來公看準一處「三面海水環繞」,「一面山巒起伏」實屬難得吉地,就是蘭田。自遨來公定居蘭田後,面前海灘有自然所生的花蛤、海蟶、海蠣、烏鲶等各種貝類、魚蝦,面前海灘如同銀盤,盤中之物酷似美玉,故將該地取名蘭田,其含意是「蘭田有種玉之稱」。數百年來集居蘭田的各姓村民和睦相處,繁衍生息,先後出了多名舉人、秀才、孝廉等。清乾隆時吳姓還出一個吳大立省進士《與甘國寶拜過把》。蘭田村,民風純樸,物產豐富,封建社會寧德城關不法鄉坤為霸占蘭田村民賴於生存的海產灘涂,群眾不服惡勢力的欺壓與其抗衡才釀成民國20多個年青人在十九年時上白鶴領的恥辱(20個多年青人被押解福州),蘭田群眾為了生存管好海業,全村各姓凡年滿十八周歲的男丁在海產灘涂上均獲一股份,形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封建集體化,成就了「蘭田花蛤」聞名於省內外。蘭田村民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土改時期土豪分田地的鬥爭如火如荼,當時就有黃佬仁、黃成順等多人跟隨土改工作隊張英同志一起參加土改工作,吳妹伍、吳春、吳建如(在朝鮮上甘領戰役中犧牲)吳建周、楊天利等參加抗美授朝,保家衛國運動。
發展現狀
蘭田村近年來先後建立起了草埔供銷社、蘭田幼兒園、小學、醫療所、老人活動中心和電灌站等單位,總建築面積4685平方米。同時抓緊建設中心村和廠房,修建20米寬的蘭青大道、蘭青大橋,鋪設自然村水泥路,在村內主要區域安裝路燈、全球眼。2005年被南安市授予「舊村改造新村建設一等獎」;2006年被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鎮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被中國電信定為「信息化建設示範村」、被南安市授予「2004—2005年度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泉州市授予「寬裕型文明村」;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泉州市授予「2006年度『三農』工作先進單位」;被南安市授予「2006年度新農村建設特別貢獻獎」;至2008年底,蘭田村有十個生產小組,總人口3219人,共853戶,人口自然增長率0.65%,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農業、工業及外出務工為主。總用地面積6186畝,其中耕地1300畝,果園地50畝,工農業總產值140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284萬元,工業企業10多家。村域西面濱江地區以農業為主,東面臨307省道兩側工商業發達。蘭田村是一個工農業同步發展的中心村,經濟直接接受康美洪瀨兩鎮及泉州市區的輻射和影響。
經濟發展特色項目
「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網絡服務平台」是在福建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南安市新農民培訓學校與相關公司經過三年多時間,對全國不同地區的農村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聯合研發的。平台於06年底開始策劃,07年底開始正式研發,並於08年3月份推出財務版塊,推出之後便在整個南安市推廣,迄今為止,已在福建省泉州市753個行政村(其中南安26個鄉鎮,416個行政村,泉港區7個鎮,100個行政村,惠安16個鎮,295個行政村,石獅9個鎮,122個行政村,永春22個鎮,236個行政村)都投入使用,而且我們計劃於09年在整個泉州市2300多個村全面進行推廣。「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網絡服務平台」主要分為「兩大模塊」,第一個模塊是無償服務於政府的模塊,服務於政府的模塊有聚焦三農、村務公開、村財管理還有鄉風文明;第二個模塊是服務於三農的模塊,服務於三農的模塊有農家店、勞務需求、星火科技、企業展品。
未來發展規劃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人為本,正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海峽西岸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加快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步伐,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運用生態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念,協調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資源的關係,繁榮城鄉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全力打造生態蘭田、和諧蘭田、小康蘭田、信息化蘭田、城市化蘭田。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落實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農業結構調整不動搖,堅持農民增收不動搖,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做好科技興農和農業產業化,全面開展蔬菜、畜禽等農業科技示範工程;建立濱江農業綜合開發區;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並積極培育其產業鏈,使其向農產品加工、營銷等後續環節延伸,努力把蘭田村建設成城郊農業、觀光農業和科教示範農業基地。調整行政區,撤併部分村民小組,搬遷部分零散村莊,改造部分老村莊,整合資源,節約土地。依據泉州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在蘭田全面建設小康住宅、小康設施和小康環境,把蘭田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社會文明、人民富裕、並具有獨特建築風格和經濟特色的小康精品新村。結合泉州市農村中心村道路網、電網、氣網、給排水網、信息網和林網「六網」建設規劃。逐步推進蘭田村農業化、工業化、農田標準化、農民知識化進程,縮小城鄉差別,加強蘭田「六網」建設,加快蘭田城鄉一體化進程。
視頻
宣傳片-蘭田村(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