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欣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康欣,女,漢族,1986年4月23日出生在北京。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康欣,1994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1998年5月入選北京體操隊,1998年11月進入國家體操隊,2001年就在第九屆全運會體操比賽中摘取了女子全能的冠軍,可謂一步三級。帶過康欣的教練有鮑獻琴、王立明、王欣等。2004年8月,雅典奧運會後,康欣正式退役。

中文名 康欣

外文名 Kang Xin

別 名 豆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86年4月23日

身 高 143 cm

體 重 37 公斤

運動項目 體操

所屬運動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女子體操隊

專業特點 平衡木

個人其它信息

性格:有點內向

最痛苦的事:受傷

口頭禪:有毛病吧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最尊敬的人:父母

最喜歡的食物:冷飲

個人生平

1986年4月23日,康欣出生在北京。

康欣身材嬌小,因此1990年的一天,她和媽媽乘地鐵,被北京東城體校的陳斐老師相中,走上了體操之路。

1994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1998年5月入選北京體操隊,1998年11月進入國家體操隊,2001年就在第九屆全運會體操比賽中摘取了女子全能的冠軍,可謂一步三級[1]

帶過康欣的教練有鮑獻琴、王立明、王欣等。

2004年8月,雅典奧運會後,康欣正式退役。

個人特點

康欣訓練特別專心,有一股執着的勁,技術進步特別快。是一位很有發展前途年輕的優秀體操運動員。

康欣的腳尖和膝蓋柔韌性很好,但她的整體身體條件並不是非常的出類拔萃,在體操運動員中只能算是不錯而已。她不是特別聰明,對動作要領並不能立刻理解吸收。但所有教過她的教練對她的一致評價就是:訓練時特別專心,有一股執着的勁頭。別看她眼睛大大的,臉蛋圓圓的,一副可愛的模樣,可訓練的時候從來看不到她笑,嚴肅得令人吃驚。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取得如此的好成績,恐怕也正得益於此。

憑藉紮實的基本功和科學的訓練,康欣在國家隊的進步非常快。而良好的臨場發揮加上整體水平的提高終於使得小小的康欣在九運會女子體操全能比賽中技壓群芳,拔得頭籌。

主要成績

2000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團體季軍,平衡木第五名

2000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平衡木第五名

2001年美國杯體操比賽中團體季軍

2001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暨九運會體操預選賽平衡木第四名

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女子體操全能冠軍、團體季軍、平衡木第五

2001年國際青年體操邀請賽團體亞軍、個人全能亞軍、平衡木冠軍、跳馬冠軍

200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個人全能冠軍、高低槓第五、平衡木冠軍、自由操第六

2002年獲得意大利COMO杯團體冠軍、個人全能亞軍、跳馬冠軍、平衡木冠軍

2002年8月獲得「李寧杯」國際體操挑戰賽平衡木冠軍、自由體操第六名

2002年第14屆亞運會團體冠軍、個人全能季軍、平衡木冠軍

200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團體亞軍,個人全能、平衡木季軍

個人賽事

九運會體操大戲昨天漸入高潮,北京隊的康欣擊敗各路明星,摘取女子個人全能金牌。

代表北京隊出戰的是康欣、白春月張楠,有意思的是預賽中排名第三的康欣並非北京隊的領軍人物,在隊裡只是三號種子。

比賽開始後,康欣的發揮出人意料,非常優秀。最後一輪惟一能與康欣競爭的只有廣東隊的齊麟子。康欣的最後一項比賽是高低槓,至少需要得到9.3分以上才能確保金牌到手,因為齊麟子在平衡木比賽中第5個出場,僅僅落後康欣0.47分,很難說這個差距能夠抵消東道主的優勢。第四輪就開始輪流重點照顧康欣的攝影記者全部圍在了高低槓場地周圍,焦點鎖定在這位13歲的小姑娘身上。北京隊的教練和全場觀眾都為她捏着一把汗,大家都清楚地記得團體比賽中,她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落槓,使北京女隊退出團體金牌的爭奪。結局是喜劇式的,康欣沒有讓錯誤重複出現,動作完成得乾淨利落。當她從高低槓上穩穩落下,所有的人都禁不住為她喝彩。9.337分!這樣,齊麟子就必須獲得9.807的高分才有可能從康欣手裡搶走金牌。大家都明白這樣的大逆轉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國家隊總教練黃玉斌已經走下場地向北京隊表示祝賀。就在記者們忙着採訪康欣時,大屏幕上打出了齊麟子的分數——9.75分,這樣她就以0.057分之差獲得銀牌。

進入國家隊僅僅半年的北京姑娘康欣就這樣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眼睛大大的,笑得甜甜的。

退役

2004年8月,雅典奧運會後,康欣正式退役,結束了她的體操運動員生涯。

退役後生活

退役後的康欣並沒有遠離體操,她選擇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東城體校,幫助更多的小孩圓體操夢。

在東城體校,康欣擔任教練,致力於培養下一代體操人才,為中國的體操事業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康欣的運動生涯雖然短暫,但她憑藉出色的天賦和不懈的努力,在體操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退役後,她依然心系體操,用自己的方式繼續為這項運動發光發熱[2]

目錄

 [隱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