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定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康定點地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康定點地梅

拉丁學名:Androsace

limprichtii Pax et K. Hoffm.

別 名:川藏點地梅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族:報春花族

屬:點地梅屬

組:高山組

康定點地梅(kāng dìng diǎn dì méi),學名:Androsace limprichtii Pax et K. Hoffm.,俗名:疏花康定點地梅,異名:Androsace limprichtii var. laxiflora Androsace sarmentosa var. laxiflora,是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草本植物。四川省西藏自治區,海拔3300 ~4100山坡, 山坡林中, 石縫潮濕處, 陽坡。是中國特有,非人工引種栽培。 [1]

康定點地梅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由着生於根出條上的蓮座狀葉叢形成疏叢。根出條節間長1-3厘米,幼時被白色長柔毛,老時近於無毛,紫褐色。

葉3型,外層葉卵形或闊橢圓形,長4-6毫米,先端銳尖,中肋明顯,下半部膜質,近於無毛,先端邊緣具疏緣毛;中層葉舌狀匙形,多數,長5-7毫米,中部以上密被白色長柔毛;

內層葉具柄,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2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兩面被白色長柔毛並雜有短伏毛;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新枝上的葉同內層葉,但較小。

花葶單一,高8-10 (20) 厘米,疏被白色長柔毛;傘形花序 (5) 8-10花;苞片橢圓形,長2-4毫米;花梗纖細,長6-12毫米,密被毛;

花萼鍾狀,長約3毫米,分裂達中部,裂片狹卵形,先端鈍,背面被柔毛,近頂端稍密,邊緣具緣毛;花冠白色至淡紅色,直徑8-9毫米,裂片倒卵形,喉部微隆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康定點地梅生長環境

康定點地梅生長於海拔 3400-44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中和溝谷、路邊濕潤處。

康定點地梅分布範圍

康定點地梅產自四川西部(乾寧康定九龍)。模式標本采自康定。

分類文獻

Androsace limprichtii Pax et Hoffm.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7: 193. 1921; Hand. -Mazz.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5: 289. 1927, et 16: 165. 1931. p. p. speclmine Xinzangense excluso. ——Androsace sarmenosa var. watkinsii auct. non Hook. f.: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22 (IV-237): 183. 1905. p. p.

下級分類

疏花康定點地梅 Androsace limprichtii var. laxiflora

康定點地梅(原變種) Androsace limprichtii var. limprichtii

參考來源

  1. 康定點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