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廢棄物衍生燃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廢棄物衍生燃料

廢棄物衍生燃料(refuse-derived fuel,RDF)是指固體廢棄物經過切碎、篩分、氣流分選等分離過程,將固體廢棄物的可燃部分與不可燃部分分離後得到的可燃部分物質。經過分離處理,可從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得到的可燃部分質量占55%~85%,經過燃燒產生的熱值達12~16MJ/kg。這種系統也可稱為補充燃料系統,因為對於使用煤或其他固體燃料產生能量而言,這種系統僅起一種補充燃料的作用。

簡介

廢棄物衍生燃料(RDF)是通過從混合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將可燃部分分離出來這一特定工藝所產生的。RDF主要是由廢棄物中的輕物質(紙和塑料)組成,這些物質分離出來後生成絮凝物或沒有壓實的cRDF。cRDF顆粒化後易於搬運,則成為dRDF,但是,將RDF製作成顆粒是相當昂貴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人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絮凝狀RDF的使用,這是一種由散裝運輸技術製作成的RDF。一種類似的廢棄物衍生燃料在某些行業內使用,尤其是在水泥行業,破碎的城市固體廢棄物可部分取代部分煤。

評價

在典型分離處理系統中,城市固體廢棄物經過旋轉式篩選機去除玻璃和泥土,將剩下部分輸送至切碎機進行破碎。切碎的廢棄物經過氣流分選系統,將「輕質部分」(塑料、紙張、木材、紡織品、食品廢物和少量的輕質金屬)與「重質部分」(金屬、鋁和少量的玻璃及陶瓷)分離。輕質部分經磁分離系統將黑色金屬去除後,可作為燃料。重質部分則輸送至其他磁分離系統回收黑色金屬。鋁也能被回收。重質部分經過磁分離後剩下的玻璃、陶瓷和其他非磁性物質部分則運送至填埋場處理。自1975年起,在衣阿華州Ames建立了第一個生產規模的利用廢棄物生產燃料的工廠。此後,採用類似的技術設計建造了一些廢棄物處理工廠。[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