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龐天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龐天壽(1588年-1657年),順天府大興縣人,明末著名宦官崇禎時御馬監太監、隆武時司禮監太監、永曆時司禮監掌印太監。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簡介

崇禎年間,於北京皈依天主教,其洗禮名為亞基樓(Aquileo)。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他南渡南京,投奔弘光帝。

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他逃亡福建,投奔隆武帝。

1646年,奉命與傳教士畢方濟前往澳門求援。8月隆武帝被俘虜,投奔永曆帝。

龐天壽早年領洗入一般認為他在促使南明永曆帝後宮信仰天主教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傳統史家將其歸入佞臣,而教會史家則相信其始終效忠大明,虔奉天主。

天主教

是基督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教會。天主教會以羅馬教宗為領袖,故又稱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羅馬大公教會、羅馬公教。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穌會將基督信仰傳入中國,經當朝禮部尚書之徐光啟與利瑪竇等耶穌會士討論,取儒家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兩者分別代表着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視頻

龐天壽 相關視頻

經典課堂 | 祛魅辯證法:世俗時代的宗教
教宗方濟各 台灣預告片 (中文字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