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府店鎮

中文名 : 府店鎮

所屬地區:河南省偃師市

府店鎮位於偃師市登封市鞏義市交界,207國道、偃登公路穿境而過,南北與鄭少洛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相通。距偃師20公里,洛陽40公里,鄭州90公里。龍少快速通道、府李、府佛、府寨等公路,貫東西穿南北,把全鎮29個行政村聯為一體,形成鎮村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全鎮網絡健全,程控電話及廣電網絡輻射各個行政村。尤其是實施"小城鎮戰略"以來,按照"一點、二線、三塊"的科學規劃,鎮區面貌日新月異,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城鎮功能日趨完善,成為全鎮招商引資的平台和經濟文化中心。府店鎮也是唐代著名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玄奘大師的故鄉。[1]

目錄

歷史古蹟

府店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時期,滑國在此建都,遺址保留完整,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緱山風景秀美,緱山曉月為偃師八大景之一,其 頂立有名揚四海的神州第一碑-"升仙太子碑",碑文系唐女皇武則天親筆所書。1997年"國際武則天學術研討會"在府店緱山舉行。"軒轅關"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居偃師至登封要衝,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產業結構

府店鎮礦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全鎮已探明礦藏有原煤、鋁礬土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等十幾種之多。其中鋁礬土儲量1500萬噸,居全省之首。原煤儲量2億多噸,具有煤質好,埋藏淺,分布合理、地下水量小等得天獨厚的開採優勢,開發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府店屬季風暖溫帶氣候,適宜多種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棉花、油菜等。隨着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已由傳統糧食作 物生產向高效經濟作物種植轉變。牡丹、葡萄、苜蓿、蔬菜、藥材等種植業與牛、羊、鹿等養殖業發展不斷加快,初步形成"兩區一帶"的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一 條龍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

府店鎮工業優勢明顯,鄉鎮企業及私營企業發展迅猛。工業由開採業和手加工業發展而來,形成以耐火材料、鋁礬 土開採、煤炭開採、石材加工為主的產業結構。截止至2009年,全鎮有各種形式的大小企業180餘家,多數從事加工業。

基礎建設

全鎮網絡健全,程控電話及廣電網絡輻射各個行政村。尤其是實施"小城鎮戰略"以來,按照"一點、二線、三塊"的科學規劃,鎮區面貌日新月異,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城鎮功 能日趨完善,成為全鎮招商引資的平台和經濟文化中心。

府店鎮科教文衛事業健康發展。全鎮共有17所小學,4所初中,在校生7580人,教職工350人。多數學校建設達標,管理科學,為府店鎮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全面進步,有力地保障了全鎮經濟發展。

2007年年初,鎮政府投入資金8萬元購買鏟車一輛、垃圾清運車兩輛、灑水車一輛,專門用於G207沿線兩側路容路貌的整治,並從社會上聘用6名專業保潔人員對G207兩側20米內的堆積物、簡易棚進行了集中整治,共清運礦石堆、煤堆23處8200方,取締簡易棚、衝車點15處,清理道路兩側廣告標語35條,修建花壇34個,補修綠化帶3200米,疏通邊溝1000米,使國道沿線的環境大為改觀。各村按照"三清七集中"的要求,重點開展了清路障、治理廣告標語、建垃圾填埋場等集中整治活動。全鎮共出動勞動力38523人次,清理垃圾98260方,拆除違章建築196處,整治河道500米,修建垃圾池185個,綠化道路7800米。同時,各村也成立了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建立健全農村村容村貌長效保潔機制,明確了環境衛生專管員和監督員 。


視頻

航拍偃師之府店鎮⑤唐窯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