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庚子末,我在這裡看海(許清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庚子末,我在這裡看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庚子末,我在這裡看海》中國當代作家許清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庚子末,我在這裡看海

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句話一直被我認為是看景不如聽景的溢美誇張,直到踏上這片土地的一剎那,我的概念被徹底顛覆。這裡的海讓我感到語言的蒼白。

藍色的大海,能夠興奮每一個內陸人的神經,我更不排斥任何一片水域。旅居三亞,讓我擁有一段與海相伴的悠然時光。這裡的海水,任何一種顏色。任何一種形態,都源於純淨的質地,它無可比擬的、原始的清澈成為三亞風光的核心,在污染嚴重的地球村里它是最純粹的海,最海的海。

銀白色的沙子,細、柔、爽、滑,陽光下的每一灣沙灘,都閃着細碎的晶瑩,三亞灣應該是最平的沙灘,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天水相連處煙水迷濛,分不清哪一道是海,哪一道是雲,海的深處蒼茫着三三兩兩點點的船。風平浪靜的日子,依然潮起潮落,翻卷的浪花,像排列整齊的羔羊,朝着岸邊跑來。潮水與沙灘相撞,激起的浪花隨着「嘩」的一聲響,碎成一片淺水漂着水沫無聲而迅疾地退去。站在浪花里,一次次等待着「羔羊」的親吻。清清的水,淨淨的沙,潔白與清透的交替不見一絲泥黃,那潮汐似乎只是為了把水中小小的游浮生物送上沙灘,退潮時大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清脫,濕濕的沙灘上,留下五顏六色的小小貝殼。仿佛它每一次撲上來都是為了放下水中的固體物質。

這裡的任何一灣,都讓你獲得不同的感受,沒有最美只有更美。比起三亞灣,三面環山的深月型大東海,海面更為平穩如鏡,深藍與天相接,月彎處的海水則變成一片碧綠,與泳區的淺綠銜接。山的倒影在深深淺淺的水中波動,綠色的樹冠在海里那個神秘的世界搖晃。融融的沙灘緩緩延伸,椰林環繞着的柔軟細沙上,散落着不同膚色享受日光浴的人們。海浪不急不緩地在白沙與綠水之間湧起流動的白色花邊。

比起大東海商業氣息的繁華,毗鄰於它的小東海則是一種幽靜的美,多層次的水岸,給人不同的視線角度,沙灘外山坡上的婚紗攝影基地,以大海為背景,富有風情的建築和精巧的仿真模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情侶。淺淺的月形水岸由白色的沙灘、形態各異的白色珊瑚石群、黑色的巨大礁石群三部分組成。淺水深水有着鮮明的色彩界線,藍的深沉、綠的清翠。坐在海里高高的礁石上,看後浪推前浪湧起的水花,在藍與綠之間永不停歇的傳遞;海浪綿延不絕地重複着它的節奏,似乎就這樣為面朝大海的浪漫,伴奏到地老天荒。海風柔柔地吹來,像嬰兒柔嫩的小手在臉頰上摩挲,似有似無的「噗噗」聲,帶着微微的涼,淡淡的爽在耳邊掠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平靜的海面,從未停止過「暗流涌動」,能量在一點一點的積累中成為躍動的水波,水下的阻力使它漸次升高,接近傍晚時更加洶湧,柔軟的波濤從遠處帶着風激盪而來,越來越近,越盪越高,突然向上一躍以不可敵擋的氣勢猛撲過來,「嘩——」一聲巨響,碎成滔天的晶瑩。那一刻,眼睛裡只有雪霧般的一片潔白,這世界,也只剩下海的聲音。

「除卻亞龍不是灣」給了亞龍灣最美的桂冠,這裡除了更加清湛的海水之美外,它擁有最好的潛水、衝浪、水上飛人等應有盡有的水上娛樂設施,最能滿足年輕人釋放對海的愛戀。遠處的深藍之上,帆影點點,快艇犁出一道道水花。坐在海底玻璃觀光船里,眼前的熱帶游魚翅鱗可辨。水,清到極致,撲向沙灘的白色浪花與翠綠的海水之間,夾着一道寬寬的無色水帶,明晰的界線像用筆畫出來一般,它保留了水最本真的物理特徵,無色、透明,把陽光打在水波紋路上的線條透進水底,像千萬條根須在浮動。小小的貝類,袖珍小蟹的纖纖細爪和半透明的殼,一起隨着清波涌動。八公里長的銀色沙灘,婀娜在椰林與浪花之間,它的長度是夏威夷的兩倍之多。前呼後擁海浪把厚厚的沙子推向沙灘,不同於三亞灣退潮的清脫,沙子隨着退潮又被帶走,千百年來的海浪就這樣不厭其煩地推來送去,讓這裡的沙灘格外鬆軟,無論你站在齊腰深的水裡,還是沿着浪花的軌跡行走,都能享受到它的柔滑的深度包容,隨着潮漲潮落,沙子沒過腳踝,從腳趾縫裡滑走。如果穿着拖鞋站在水裡,潮水會從你的腳下挖走一大塊沙子,致使拖鞋被它脫去沖走。溫暖柔軟的沙灘散發着陽光的氣息,深深的腳窩在沙灘上留下一串串彎彎的曲線。

有人說這裡是東方夏威夷,實感這種讚譽大可不必,亞龍灣就是獨特的亞龍灣,它的美無需任何比擬。

蜈支洲島的海水,聚集了三亞海最豐富也最明艷的色彩。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無法相信它是海的自然顏色。它像一塊散開的巨大絲緞裙擺,環繞着美麗的島嶼。站在觀海岩上,倍感海的遼闊、豐饒、富麗。天水相連,不過是肉眼的局限,想象也只是一種物質到另一種物質的轉換,極目不可忘盡的、深邃的藍,蘊藏着無涯的神秘,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或許就是視覺與想象的重合。正午陽光直射下的海面波光跳躍,耀眼的銀亮,像千萬隻銀鴿歡快地扇動着翅膀。環顧海面,深藍、蔚藍、淡藍、鴨蛋青、幽綠、翡翠綠,清綠、淡綠、一道道相互映襯,卻又明媚清晰;排列有序,卻又萬千靈動地從天邊鋪展過來。極目處由於藍的格外深邃,海與天的界線更加明晰。浪花不時地捲起,用它如雪的白,點綴着閃光的彩色「絲緞」。造物主的厚愛,給了大陸架延伸部分最好的鋪墊;海藻、珊瑚等組成豐富的游浮生物世界;讓這片大海呈現出天然的璀璨。

俯瞰那尊「探海神龜」巨石,臥在湛綠的海水裡,鑲一圈飛舞的浪花。黑色的礁石上長滿一片片鮮嫩的青苔,集滄桑與鮮活為一體。如銀的沙灘、深綠的椰林、嬌艷的三角梅,半環着島嶼。這片汪洋澤國,就這樣年復一年地演繹着上蒼賜予它的神奇之美。

走在「神龜」側面的情人島上,戀戀不捨的回首中,痴痴地望着那一波浪濤遠遠地追過來,像掀起的一座小山,它的頭上頂着一圈飛卷的浪花,陽光從它的後面打過來,清透的、湛溜溜的綠色,激發我心底澎湃的喜愛:「這哪裡是海水?分明是液態的翡翠!」

西島,南山,以及三亞所有的海灣,在椰林的襯托下,展現出大海最美的風韻。椰風、海韻、陽光、沙灘的最佳組合,成就了三亞的旖旎風光。夕陽下的「椰夢長廊」與海相依,金色的陽光從椰子樹長長的葉間灑下來,神性排列的裂葉上,彎成細月般的葉軸上,鍍上一層金黃,秀髮般飄逸的影子,投射在明明暗暗的地上,飛禽尾羽般的漂亮葉子,不搖自風情,和無風三尺浪的大海相互呼應。椰果的清香伴隨着樹下吹奏者的薩克斯聲,在林中緩緩瀰漫。椰夢長廊里看海,如夢如幻,但願椰夢長此不醒。

夕陽抖擻了一天中最後的光焰,給海面鋪上了一道金桔色的光橋,橋之外的海面,漸漸變成了一片墨藍。橋越來越短,光越來越柔和,太陽貼近水面,橘紅色的晚霞把天與海連在一起,一對老夫婦,穿着寬鬆的太極拳服,從長廊下走向沙灘,一對夫婦牽着孩子的手向海水走去。海面變成了幽暗的橘紅,太陽一點一點沒進海里,餘暉留在水上的天空,老夫婦背靠背坐在沙灘上,光暈把他們的輪廓塗抹成一個大寫的「A」。天光剪出一組剪影:兩棵優雅的椰樹中間一個大寫的「A」和海邊那個提着小水桶的男孩兒。東方大國的成功抗疫,才有幸享受太平盛世的祥和。

一千多年過去,三亞經歷了歷史的滄海桑田,流放逆臣的南荒之地,變成了今天的度假天堂。大自然賦予的神韻,讓它成為一顆耀眼的世界明珠。鹿回頭公園裡的神鹿雕塑,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思考,神鹿回眸的淚光里一定閃爍着一句話:「為什麼要殺我?」也許是「為什麼要趕盡殺絕?」淒婉的眼神軟化了那個黎族青年手中的弓箭,神鹿變成了美女,留下一段愛情佳話。如果當初神鹿被射殺,鹿城的歷史將怎樣改寫?

最近讀葉沉的一篇文章《庚子這一年》其中一句話「努力尋求與大自然最和諧最美好的共存之道。」這是庚子年的災難留給這個世界的警示,不管新冠病毒來源於哪裡,但願野生動物不再被濫殺,所有的海域都不被污染。

腥風血雨的一年即將過去,不放棄任何與海相處的機會,讓這純淨的海水,滔天的巨浪,盪盡這個世界所有的災難,讓清新的海風吹散庚子年留給我的至暗與煩惱。[1]

作者簡介

許清清,1954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井陘縣胡家灘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