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底圩鄉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地處廣南縣西北部,東接壩美鎮,南連蓮城鎮、者兔鄉,西鄰者太鄉,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古障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廣南縣城72千米,行政區域面積39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底圩鄉戶籍人口為39938人。
清道光五年(1825年),底圩鄉境域屬者中營(治在今者兔鄉者中村)。1988年,改底圩鄉。截至2020年6月,底圩鄉轄8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底圩村。
2019年,底圩鄉有工業企業86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1]
經濟狀況
2008年底圩鄉農村經濟總收入972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88.00萬元,占總收入的52.33%;畜牧業收入3002.00萬元,占總收入的30.8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824頭,肉牛4618頭);漁收入16.00萬元,占總收入的0.17%;林業收入1118.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50%;第二、三產業收入199.00萬元,占總收入的2.05%;工資性收入245.20萬元,占總收入的2.53%。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245.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66人(占勞動力的6.94%),在省內務工56人,到省外務工1210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鄉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鄉有5967戶通自來水,有1084戶飲用井水,有614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7.14%)。有5630戶通電,有72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0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9.85%、10.25%和70.6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540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5400戶(分別占總數的76.58%和76.58%)。
該鄉到縣城道路為土路;進鄉道路為土路路面;鄉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9.00公里。全鄉共擁有汽車35輛,拖拉機76輛,摩托車3976輛。
到2008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12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74戶。全鄉有9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0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5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9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4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58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2008年末,底圩鄉有農戶7034戶,鄉村人口32124人,其中男性16588人,女性15536人。其中農業人口32035人,勞動力18264人。該鄉以壯族為主(是壯族、漢族、瑤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805人,壯族26687人,瑤族2450人,其他民族182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844戶30178人,參合率96.34%;享受低保2684人(含五保戶72人)。該鄉建有公廁1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917戶,占農戶總數的41.47%。底圩鄉農民群眾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和村衛生所,衛生院面積為460平方米,有醫生21人。
文化教育
2008年,底圩鄉有初級中學1所,一級完小9所,二級完小6所,村小11所,一師一校14個,156個教學班,其中中學24個班,小學132個教學班。學生5714人,其中初中生1003人,小學生4711人,適齡兒童390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19%,年輟學率為0.49%,適齡少年1758人,毛入學率為97.27%,年輟學率為2.84%,殘疾兒童入學率71.43%,殘疾少年入學率為6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為98.79%,15周歲人口文育率為0.86%,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85.48%,教職工總數251人,其中,公辦教師221人(上級借調3人),代課30人(其中財政供養23人,學校自籌供養7人)工人5人,其中小學教師128人,初中教師90人,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為95.38%,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5.18%,小學生均占建築面積為4.43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建築面積7.43平方米,全鄉辦有掃盲班4個,學員50人,文化科技班8個,學員1300人次,全鄉有15-56周歲青壯年19113人,尚有文盲、半文盲502人。 該鄉文化教育工作,以依法治教,以德育人為宗旨,加強師德建設,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整體水平,切實加強教育管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好"普九"攻堅戰為重點開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普九"工作順利通過省、州、縣的複查驗收。
自然資源
2008年末,全鄉有(其中:田11434.00畝,地6931.00畝),人均耕地0.5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擁有林地29515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176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8畝,主要種植油桐、八角等經濟林果;擁有茶園99940畝,人均3.1畝;水面面積10820.00畝;其他面積272318.00畝。有豐富的金礦等資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