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應姓來源有四個:一是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二是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樂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三是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門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四是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將其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今河南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稱應侯,伯爵,建立了應國。
在應侯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國名號為姓氏,稱應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應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樂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應樂史,亦稱應人、應師,就是在王族宮廷樂隊中執掌演奏應鼓,不包括編鐘、編磬等成套大型組樂。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春官•小師》中記載:"擊應鼓。鼙也。"在典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中也記載:"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後泛稱小型打擊樂器的演奏樂師,這在典籍《樂書》中,對應樂史給予了更詳細的解釋:"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
在應樂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應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應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門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應門史,就是專門職掌君王出入之門的官吏。西周時期,君王出入之門為正門,君王是"應天之命"而為人君,因稱天子,天子行走之門就是正門,因此稱應門,負責守衛、管理應門的官員就是應門史,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在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在《詩•大雅》中有"乃立應門"之語。
在應門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應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應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歷史上,有西域人、蒙古族冠漢姓為應氏者。翔實情況,仍需考證。
傳說大禹治水事,曾受應龍的幫助,其後人為紀念,自稱為應氏。
第五個淵源
河北涿鹿縣黃帝城遺址,傳說黃帝令應龍擒殺蚩尤於此地。
應龍氏部落以龍為圖騰 通過姓氏,我們知道自己的血脈傳承。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姓氏讓我們知道"我"是誰,從哪裡來。應姓是古老的姓氏群體,源於我市,現有人口60餘萬,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23%。按當今人口排序,在全國姓氏中居248位。
應姓起源與古代圖騰崇拜有關
"圖騰"是印第安語"親屬"的意思。遠古圖騰帶給我們太多遐想,而古老的應姓就源起於這種神話與現實的交匯。如果不是走進位於我國北方廣袤的遼河流域,目睹遼西早白堊世義縣組含胚胎的翼龍革質蛋化石,就不會想到千萬年前龍出遼河和一個遠古氏族部落對"龍"的精神崇拜;如果不是走進內蒙古老哈河流域赤峰紅山文化遺址,看到5000年前玉雕龍和夏家店下層文化墓地出土的彩繪夔龍紋陶瓿,就不會想到3000多年前商、周時代青銅器花紋的前身出自這裡和人類早期的播遷及遠古文明的融合;如果不是站在華山腳下品味廟底溝文化遺址帶有玫瑰圖案的彩陶,就不能真正解讀"華山玫瑰燕山龍",解讀5000年前北方古文化與中原古文化交匯以及華夏民族起源的真正含義。
翻閱《史記•五帝本紀》,最初讓人們對龍的概念有所認識的便是應龍。《辭源》對應龍的解釋是:"有翼的龍。龍五千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遂殺蚩尤。"五帝時期,龍作為半神半人的形象趨於明朗,逐漸開始走出神話。這是人類氏族社會脫離原始部落開始邁向古代文明的標誌。而這個故事發生及應龍的出現地正是五帝時期的燕山以北地區。遠古時期,應龍氏族就是一個生活在我國北方以翼龍為圖騰的部落。他們漁獵、繁衍、徙居於老哈河、大凌河、遼河、桑乾河及黃河、燕山以北的廣大地區,並把部落名稱"應"帶往不同的居住區域。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湖草原上的應昌城遺址,桑乾河上游雁門關的山西朔州應縣,青海湖海心山上的應龍城遺址,傳說都曾是應龍氏部落的分支,他們徙居這裡並融合當地其他部族,使這裡有了象徵自己部落的名稱或地名,這便成為應姓以圖騰和地名起源的發端。 夏、商時代已有"應"
傳說應龍氏部落戰敗蚩尤部落後,黃帝最初封應龍氏於山西省長子縣慈林鎮應城。據考證,五帝時期,長子縣是炎黃部落集團的活動區域,是堯帝長子丹朱的封邑。應城地域山清水秀,然而位於城北的鳳凰山地勢險要,阻礙了洪水下泄,每遇洪水,必首沖其城。應龍氏部落便再次南遷至伏牛山下的滍水之陽(今河南平頂山市新城區一帶),與這裡的蚩尤遺族相互融合,他們是平頂山地區的先民。長子應城夏時已有,商時為周部落所據,後為辛甲的封邑。《魏書•地理志》:"應城,辛甲封邑。"辛甲原為商臣,因勸諫紂王不被理睬而棄商奔周,先為周太史,後被周文王封於此邑。1957年,在應城出土了周幽王時期的陶片、陶鬲等文物。另有古城垣、井田制遺蹟,記載着這裡古老的歷史。
殷時已有應國。《汲郡古文》稱:"殷時已有應國,王步於應。"今本《竹書記年》雲:"盤庚七年,應侯來朝。"按照殷墟甲骨卜辭"王步於應,應侯來朝"等記載,說明商已有"應",是商時方國,且與商王朝保持着密切關係,也說明應姓存在着其他脈源。商時應國與西周應國均因地名封國,同屬一地,只不過是武王滅商,商應國隨之而滅,由姬姓應侯取代建立西周應國。
西周封國得姓成為應姓正宗
西周初年,周武王在商朝基礎上建立周朝,封其四子姬達於應地為應侯。姬達是周王室庶子,又稱應叔。周朝嫡長子承襲王位,庶子分封別處,以地名、國名或爵名為姓。庶子受姓支配為藩,失去原姓後,又因是從原姓中派出,仍保持貴族身份,享受很多特權。姬姓應國從第一代應侯起,其子孫以國為氏,但仍是周朝貴族身份。
西周時為鞏固王權,大封同姓諸侯,以藩屏周。"封建"自此開始,姓和氏的區別更趨嚴格。男子為氏,女子為姓,"氏"曾經為貴族所獨有,丟"氏"即是丟掉貴族地位。故"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夏、商、周三代以前,有貴族身份的男子只稱氏與名,而不稱姓。只有婦人稱姓,至於庶人當然無氏,故只稱名。因為姓、氏的區別,我們祖先3000年前就規定同姓不通婚,氏重在"別貴賤",姓則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變,姓則是不可改變的。"姓者,生也","因生賜姓",這是血脈傳承的標誌。"氏者,旁支別屬也。"姓重血統而氏重地域。直到秦滅六國後,將先秦以前世襲的宗法制度打破,使一些受分封的王子王孫和貴族淪為庶民,姓氏才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說氏或兼稱姓氏。正如清代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史記》始混而為一。"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我們的祖先不但創造了血脈傳承的文明法則,也為後人回溯歷史、尋根問祖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西周的大分封,形成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萬家姓氏的大裂變。姬姓應國立國350餘年。姬姓應國是應姓人口得姓的最為鼎盛的時期,而源於姬姓的應姓是今天應姓繁衍傳承的主要流派。 西周官位世襲形成應姓分支 西周之初,周公姬旦輔助年幼的周成王姬誦制定了一整套王權禮制。周王為天子,中央政權實行三公六卿制。周天子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王族子孫及有功異姓諸侯。嫡長子繼承天子之位,庶子封為諸侯國君。同樣,諸侯國君的嫡長子繼承國君之位,其庶子稱為公子,只能任卿大夫。卿大夫的封地不能叫封國,只能稱封邑,又稱食邑、食采。邑即城。卿大夫的官職也是由嫡長子世襲。西周官位世襲,也產生許多姓氏,如西周設有專為天子及王族樂隊執掌演奏擊應鼓的"應樂史"和專為負責守衛天子行走之正門的"應門史"。在應樂史和應門史的後裔子孫中,他們以先祖官位為貴,省文簡化為單姓應氏,世代傳承,也成為應姓的一個小支脈。
後代有他姓融入改姓為應 山東省金鄉縣西周莊周姓族譜尊后稷周棄為聖元始祖。清乾隆四年族譜記載明代自山西遷入,至明末清初時傳至五世周應舉,因人禍徙於山東菏澤應家樓村避難,匿周姓而名應舉,以應為姓。生應升兄弟二人為應家樓開村始祖,至今應家樓已有應姓2000餘口人,後代亦有遷往各地,這是如今知道的同宗而不同支脈的應姓分支,也說明應姓傳承中亦有他姓融入。 [1]
得姓始祖
應姓始祖,為應侯,字伯爵,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為應侯,爾後立國為應國(今河南省寶豐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為族徽,子孫以國為姓。姬達更名為應叔,字儒林,號仁壽諱韓,即應氏太始祖。應叔等先祖們在應國歷經350餘年的治國安邦,創造了西周時期應國的輝煌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貢獻。
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25-220)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嬴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東魏時期遷治潁陰(後為長社,今河南許昌)。隋、唐兩朝為許州潁川郡。
淮陽郡:西漢漢高祖劉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姓九國之一,都城在陳州(今河南淮陽),漢惠帝後改為郡,其時仍為國,至漢成帝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淮陽市、鹿邑縣、太康縣、柘城縣、扶溝縣一帶地區。東漢朝章和二年乙酉(88年)改為陳國。隋朝大業年間(605-618)及唐天寶、至德年間(742-758)又曾多次改陳州為淮陽郡。
堂號
應祖立有祖訓:"天下應姓是一家,四海兄弟分堂立"!
汝南堂:也叫汝南第,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淮陽堂:漢初,應曜在淮陽山里隱居。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露了一下面。當時的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擇善堂:浙江省縉雲縣三溪鄉西應村應氏祠堂,堂號為"擇善堂"。語出《論語》。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應氏宗祠,堂號為"燕翼堂"。"燕翼"的意思,就是希望散居在各地的子孫們,都能像燕子回巢一樣,回到祠堂,來看看祖先居住的地方。每年結合祭掃活動,都要舉行對年滿16歲青年進行"成人節"教育活動,向青年學生講述前賢典型故事,介紹"燕翼堂"牌匾的來歷,要求青年學生牢記祖訓,不忘故里家鄉。
報本堂:浙江省寧波市古慈城應氏宗祠,堂號為"報本堂"。
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應氏大祠堂,堂號為"徵德堂",是祭祀芝英地區應氏祖先的場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