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原圖鏈接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英語:The Museu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會南寧,坐落在市中心民族廣場的東側。其藏品圍繞鄉土歷史,兼顧藝術價值,以地方特色文物為核心,也包括了歷代名人書畫、明清官窯瓷器、文萊龍輦等通過文化交流中進入廣西的珍貴文物。它是自治區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第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1]

館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於1934年在南寧成立,初名廣西省立博物館。博物館擁有專屬館舍,且建有圖書資料室,是當時國內少有的步入正規的文博機構。庋藏文物超過2萬件,以明清為主,並不受時人重視,但是已經頗具規模。抗日戰爭打斷博物館發展的步伐,幾經搬遷,損失上萬件藏品,遭受重創。戰後久經籌備,1956年5月1日建成館舍大樓,2年後隨着廣西成立自治區,改稱現名。博物館除了開始徵集革命文物,也組織參與了廣西境內的考古發掘工作,不僅豐富了館藏,也使得藏品有別於同時代的中原文物,地方特色明顯。同時博物館不斷擴展圖書資料,作為自治區級重點古籍保護單位,承擔古籍修復中心的職能。

收藏及陳列

館藏

博物館現有藏品41792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44件,二級1884件,三級2678件。無論是藏品規模還是珍貴文物數目,均處於同等級文博機構排名的末端。藏品可以分為3類:

  • 出土文物:最古老的藏品上溯到史前時代,如80萬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時代的大石鏟。金屬類器物包括商代的獸面紋提梁銅卣、銅馬、銅牛、銅鳳燈、羊角鈕銅鐘、越式銅鼎、干欄式銅倉、漆繪銅盆和漆繪銅筒,以及最為富有地方特色廣西銅鼓。此外還有漢代《從器志》木牘等雜項文物。
  • 近現代文物。

陳列展出

由於藏品年代斷層明顯,缺乏某些重要門類,難以概括歷史進程,所以為布展增加了不少的難度。現有基本陳列3項:

  • 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陳列
  • 瓷美如花——館藏瓷器精品展
  • 文萊蘇丹龍輦陳列[2]

視頻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改擴建項目影片
航拍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這樣的建築令人大開眼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