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簡稱:海珠濕地)於2022年被學會批准為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科普教育基地。海珠濕地位於廣州新中軸線南段,有着「廣州綠心」的美譽,總面積約869公頃,是我國特大城市中心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屬於典型的城市內湖濕地、河涌濕地和涌溝-半自然果林鑲嵌交錯的複合濕地,積澱了千年果基農業文化精髓,是候鳥遷徙重要通道、嶺南水果發源地和嶺南民俗文化薈萃區,獲評全國自然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範獎等十多項國家榮譽,是粵港澳大灣區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海珠濕地航拍

海珠濕地生態資源豐富,截至2022年8月海珠濕地監測記錄有維管束植物835種;動物1090種,其中鳥類183種、昆蟲類738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22種、哺乳類8種、魚類60種、底棲動物67種。

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孕育出如鹹水歌、龍船、粵劇、廣繡、嶺南書畫[1]等豐富多彩的嶺南民俗文化,為生態科普教育提供了獨特的文化資源。

海珠濕地龍船文化

園區內建有展陳豐富的自然教育中心、產學研一體化的自然學校、「黨建+生態」教育相輝映的黨群服務中心、生機野趣的百果園研學空間、傳承嶺南果基農業的農耕教育基地等特色場域,有4座觀鳥屋、9條科普教育徑、4000多個解說牌等科普設施,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科普環境。

海珠濕地生態科普課程

目前,海珠濕地有專兼職生態導師約40多名,生態科普專業志願者約100多人,先後研發出校本課程、濕地研學、勞動教育等系列精品課程,累計開發手繪地圖、科普折頁、宣傳畫冊、教材書籍等自編科普資料20多款,現已常態化開展生機濕地[2]、濕地研學、嶺南農耕等系列課程以及走讀自然徒步大賽、海珠濕地音樂節、龍船景、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等大型活動,為不同年齡群體提供形式豐富、生動有趣的生態科普教育體驗。近六年來,舉辦精品科普課程及大型品牌科普活動3000多場次,累計參與者達上百萬人次。

參考文獻

  1. 81幅著名中國書畫賞析 ,搜狐,2018-08-10
  2. 濕地,它有着怎麼樣的美稱,搜狐,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