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溪新城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洛溪新城中學(廣州市番禺區洛溪新城中學)創辦於1993年,是一所現代新型學校。校園占地52730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開[1]

辦學規模

學校創辦於1993年,是一所現代新型學校。校園占地52730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開。教室明淨通風,全部裝配了大屏幕多媒體教學平台;實驗室和各種專用室共69個,教學功能齊全,儀器設備均按省一類標準配齊;圖書館藏書已超過10萬冊,閱覽室座位450個;學生公寓可滿足所有高中學生住宿,每間宿舍最多住8人,並配有太陽能熱水器。有標準4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和多個球場,體育設施和藝術器材可滿足教學活動和體藝特長生培養的需要;校園內建有多個生態綠化園區,其間安裝有小桌凳方便同學們休閒、小憩、讀書或討論[2]

目前,學校共有66個教學班(高中班36個,初中班30個),教師230人多人,高中教師本科率達100%,初中教師本科率達94%以上;有中高級教師共90人,省、市、區優秀教師和教研中心組或學科帶頭人共50多人。教師工作踏實、敬業愛生,整體素質高。

辦學理念

「以生為本」是我校的辦學理念,我們認為:尊重、信任和依靠學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訣。為此,學校團隊、學生會、各班委會幹部均通過競選產生,為每一個渴望展示自我的學生提供了機會;學校體育藝術節、學生綜合才藝大賽以及文學社、學生作品展等60多類校園活動,使校園生活洋溢着青春的朝氣和活力,為同學們的個性張揚和全面發展提供了平台,近三年學校的120多個學生活動項目在省、市級獲獎。學校通過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以及組織學生參加香港澳大利亞的教育交流等活動,有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空間,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希望每個班都建設成一個「溫馨的家」,讓每一個學生都在這個大「家」里健康成長。

我校為學生好學而設計、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的生本課堂模式,放飛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讓學生學得輕鬆,活潑,主動。近年來,我校教師應邀外出作經驗介紹和專題報告100多人次,接待來校交流的專家和同行1000多人次,編輯出版了7本校本教材、5本老師文集,有7項成果被評為廣東省生本教育階段性成果一等獎。我校2005年4月舉辦的「生本教育實驗研究性階段性成果總結會」吸引了珠三角300多名校長和教師來校觀摩。廣東省教科所所長郭思樂教授說:「洛城中學的生本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有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生本教育對我們的好處很多很多,......總之它能圓我們'高分,高能』的夢想。眼看初三就要結束,我真的很捨不得初中這三年的生本教育模式,因為生本教育陪着我成長,教育了我,成就了我。'生本教育』使我認識到:學習生命的一部分,學習是快樂的。我深深的祝福生本教育能越走越順,更希望我的高中教育也能享受生本教育給予的生機與活力。」

所獲榮譽

先進的教育理念換來了理想的教育成果,使洛城中學成為當地一所有較高社會專戶的優質學校。學校初中升學成績長期保持在番禺區50多所中學中的前幾名,總分平均分每年都超出區平均分60分以上,升學率達100%,2005年有85%的學生升入了市一級以上的高中學校。學校高中加工能力強,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學生「低進高出、高進優出」,高中畢業班工作連續多年獲廣州市二等獎,2005年高考上線率超過90%,部分學生從此跨進了重點大學的校門。廣州教育局領導考察我校時曾說:在完全中學中象洛溪新城中學這樣初高中都發展得這麼好的學校不多。

近三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區級以上獎勵共360人次(其中省級19人次,市級80人次),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在區給以上發表和獲獎的達142篇。學校獲普及高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省市區集體獎勵或榮譽共22項,2004年獲「第十屆廣東教育管理科學優秀成果吳漢良獎」一等獎,現已成為多個教育科研課題的實驗基地或試點學校。我校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喜人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視頻

洛溪新城中學 相關視頻

洛溪新城中學
洛溪新城中學師生大課間活動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