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城牆

現存的城牆位于越秀山上。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朝廣州三城合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

基本內容

中文名:廣州城牆

所屬地區:廣東省廣州越秀山

相關記載:《廣東通志》

外文名:Guangzhou walls

建立時間:崇禎十三年(1640年)

文物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廣州城牆遺蹟

據明黃佐《廣東通志》載,當時廣州城「周長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門、城樓、敵樓、警鋪等。「崇禎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將城牆培高七尺,增厚牆基,並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階,以便在城牆上落」。越秀山明朝城牆現存總長度為1137米,除鎮海樓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殘垣,其他有關建築已蕩然無存。1987年,鎮海樓後面連同東、西兩側的城牆已修繕復原,共長180米,雉堞嚴整,恢復舊觀。  此遺址於1989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朝廣州城牆遺蹟

位于越華路西段,即廣仁路正對處。1972年7月發現。城牆呈南北走向,東西寬6.6米、南北長度僅揭開2米。城牆基底距現馬路面3.4米。上面被近代擾亂物和蜆殼土、紅黏土層所覆蓋。城基的底鋪一層長方形和梯形的紅砂岩石塊。在這層基石之上砌起磚牆,兩邊用磚,中間以殘磚與土填塞。東面的磚牆殘高1米許,西面的磚牆殘高0.6米。城牆磚多為青灰色,長0.42米、寬0.22米、厚0.04米。有少數在扁平一面打印「水軍修城磚」、「水軍廣州修城磚」的戳印,為當時廣州水軍燒造。有的在磚側印「番禺縣」3字。北宋初年,廣州的子城還是版築的土城,熙寧元年(1068年)始改築為磚城,並在子城東面擴築東城。5年後,為了保護新發展起來的城西商業區和外商聚居地,擴築了西城。這就是廣州的宋代三城。此處城基是北宋子城的西城牆。

廣州城牆的滄桑史

廣州的城牆是經過很多個朝代,逐步建成的。趙佗與任囂都是看中了同樣的東西,才在同一個地方建立自己的基業。越王城與任囂城一樣,至今沒有找到它們的城牆,顯然是打算以文溪與珠江作為城池的屏障。

趙佗城向西擴張,推進到西文溪畔,以西文溪為護城河。而城東則推進至芳草街附近,這裡也有一條水涌。以前文溪流經豪賢路時,確有一條支流分出,沿豪賢路東行,橫過德政路,匯入東涌。東濠涌,就是利用一條原有的溪流,加以拓寬和挖深的,這是最節省成本的做法。

那麼,廣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築城牆的呢?2000年夏季,西湖路興建光明廣場時,在地底五米處發現了一個排列有序、呈「八」字型的大型木結構建築,考古學家斷定是一座西漢水關遺址。所謂水關,是穿過城牆以通城內外水的閘門。也就是說,西漢廣州已經有城牆了,南越國也屬西漢,這個水關到底是南越國的,還是南越國之後的?由於年湮世遠,缺乏原始的文字記載,已無從知道了。

1996年至1998年,因建設地鐵一號線,在中山五路南側發掘出一段16米長,呈南北走向、分別修建於東漢、東晉和南朝三個不同時代的城牆。

東漢城牆為夯土牆垣,夯築19層,每層之間以草莖鋪墊。夯土中還發現了大量漢代的板瓦、筒瓦和陶器殘片。

東晉城牆是在東漢牆體基礎上擴寬,夯築加固而成,用紅黃色網格紋磚包邊。夯層中發現有青釉瓷器殘片。在外牆基部的磚塊上,發現有「泰元十一年……」的模印字樣。泰元(太元)是東晉武帝司馬曜的年號,十一年即公元386年。

南朝城牆在晉磚牆兩邊填土擴寬,砌磚包邊。在南朝城牆西側發現唐代路面殘痕,東側發現宋代水池遺蹟。考古學家據此推測,唐、宋時這道城牆已廢棄不用了。

這是在廣州首次發現漢代城牆。而且三個時代的城牆套合修築,時間跨度超過500年,在全國也是非常罕見的。

1972年7月,在越華路與廣仁路交匯處發現宋代子城西城牆遺址,呈南北走向,牆基底鋪一層長方形和梯形的紅砂岩石塊。上面砌磚牆相夾,中間填塞碎磚和泥土。在一些牆磚上,刻有「水軍修城磚」和「水軍廣州修城磚」等戳印,可知是當時廣州水軍所造。在一牆磚上又發現有「番禺縣」三字。

1998年2月,在越華路與倉邊路交匯處的銀山大廈建築工地上,發掘出兩段走向與年代均不相同的城牆遺址,在發掘區西側一段呈南北向的是唐代城牆,修城磚塊大而厚實。磚壁發現有「番禺修城大條磚」等磚銘。這是廣州市首次發現的唐代城牆,從方位推測,應為唐代東城牆遺蹟。

南側一段呈東西向的是宋代城牆,牆磚上發現有「修城磚」「景定元年造御備磚」等磚銘。景定是南宋理宗年號,元年即公元1260年。這段城牆應為宋代東城北牆的遺蹟。

南北兩宋,前後凡319年,廣州城經歷大大小小十幾次擴建和修繕,是有史以來最頻密的。北宋1008~1016年,邵曄任廣南東路經略使時,「鑿濠為池,以通舟楫」,人皆稱便。廣州才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濠」。

北宋1044年,廣南東路經略使魏瓘在東面修築了子城,又疏浚東江門,鑿東西澳建水閘,每天定時啟閉。1049年,儂智高率眾造反,圍攻廣州五十多天,子城固若金湯。朝廷論功行賞,認為魏瓘築城有功,遷升至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復知廣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給禁卒五千,聽以便宜從事。雖然受到朝廷嘉獎,但魏瓘卻把頭髮都熬白了,他在詩中嘆道:「誰言嶺外無霜雪,何事秋來亦滿頭。」

後來經略使呂居簡、轉運使王靖再重修東城,子城併入。1068~1077年,由於廣州商貿興盛,珍貨山積,經常受到盜匪的光顧,動輒殺人放火,令商人損失慘重,經略使程師孟便大興土木,修筑西城,以防盜賊。1153年,經略使方滋重新修葺中城、東城和西城,從此,廣州有了「三城」之稱,「周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計一十五萬一百九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廣二丈,下廣三丈五尺」。

1210年,經略使陳峴又在城東南與西南各修築雁翅城,以加固南面的城防,形成了中、西、東三城加兩翼城的格局。宋城南至今大德路、文明路,東至今芳草街附近,北至東風中路。

明代三城合一時,沿今盤福路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修築城牆,1563年,明總督吳桂芳主持在南城外加築外城,因為外城臨江,就沒有再鑿濠了。1647年,清總督佟養甲築東西二雞翼城。其後除維修倒塌的城牆外,再沒有築新城牆了。廣州的城牆修築史,至此告一段落[1]。

從有文字記載的周秦算起,廣州的築城歷史,大約可以依次分成這麼幾段:南武城(傳說)、任囂城、趙佗城、越城、番禺城、南城、子城、東西南瓮城、東城、西城、雁翅城、雞翼城。

廣州城牆的具體位置,從今天的馬路可以找出痕跡。越秀北路、文明路、大南路、大德路、人民路都是在原城牆基礎上建的,城牆到市一醫院,從今天市一醫院中心大道穿到盤福路,穿過解放路上越秀山,連結今越秀山上的一段城牆,從東邊下,連結越秀北路,這就是廣州城牆的範圍了。另外,也可以從濠的走向看。所謂濠,就是護城河(涌不是護城河),建在城牆外。廣州有東濠、西濠、玉帶濠、南濠(在海珠路,由此也可以看出城牆曾在此,其後才擴張至人民路)。

昔日有一條寬闊的河涌從蘭湖(今流花湖)向南,經今醫國街、盤福路到東風西路一帶。東邊是高聳的城牆,在盤福路與東風西路交界處是北水關,即城裡六脈渠的一個出城口。河涌到了東風西路,即以接近90度角轉向西面,出北水關,然後再以近乎90度角轉向南面,在第一津接通西濠,直下西堤。

明1556年來過廣州的葡萄牙多明我會士克路士,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他在西城外看到的廣州:

這座城(其他城也一樣)沿江築城,很象是在濠塹之內,因為城的另幾面是被一條灌滿水的寬大濠塹圍繞。這條濠和城牆之間有足夠的地盤,可集合一支大軍。挖掘濠的泥土堆在它和牆之間,因此牆根部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不過在濠以外此城仍有一大缺點,那就是在河對面岸上,城牆和濠之外有一個可俯視牆內全城的山頭。(《中國志》)

這位葡萄牙人所處的位置,顯然是在第一津附近,他在文中還提到,在河對岸可以看見城裡有一座漂亮的高塔,那就是六榕花塔。他說的山頭,應該就是第一津與蘭湖之間的西山了。

廣州的城牆有多高多厚呢?清順治年間,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受命南征,史稱「兩王入粵」。1649年,清軍圍攻廣州,南明軍民堅守孤城長達九個月。尚可喜在景泰坑鑄造六七門紅衣大炮,架在西山上,往城裡日夜猛轟,光孝寺後面的城牆被轟塌了一大截,但還是攻不進城裡。據克路士的記述,廣州的西城牆「城門宏偉高大,堅固而構築良好……城門牆厚有十二步,城門從上到下包有鐵皮。」(真的?假的?)根據歷史記載,清代廣州城牆全長約9700米,高約7.6米,寬約6米。

從歷史上看,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大抵屬拆牆派;而以政治歷史聞名的城市,則屬保牆派。北京的城牆是1949年以後才拆的,還引起了激烈爭論;天津、上海、廣州這些沿海城市,很早就開始拆城牆了。1905年前後,上海和廣州有人提出拆城牆的動議,招來國粹派的反對。後來上海搞折中,在城牆上開鑿了許多小城門,方便出入,而廣州則把南面的城牆拆了。廣州生意以珠江水路為主,先拆了南城牆,方便交通。

1918年以後,廣州開展大規模市政建設,城牆被全部夷平了,利用城牆基開闢馬路。[1]

參考文獻